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小学作文 > 二年级作文 >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片段作文

2017-06-02 
在“空间与图形”这部分知识中,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概念比较抽象,由线到面,对小学生来说,是认识上的一个飞跃。如

    在“空间与图形”这部分知识中,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概念比较抽象,由线到面,对小学生来说,是认识上的一个飞跃。如何在教学过程中顺利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使学生能在原有认知结构基础上较好地完成新知识的构建过程,这是一个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前段时间,听了一节《面积与面积单位》,老师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去体验、思考、构建“面积单位”,教学效果很好,现择取其中的两个教学片段如下:

片段一:联系生活    巧妙导入

上课前,老师先让学生猜测自己的年龄,一个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猜对了以后,老师和该学生击掌祝贺,击掌的同时,老师提出了一个数学问题:

师:我们两个谁的手掌面大?

生:当然是老师的手掌面比我的大了。

师:请你再摸一摸脸蛋,脸蛋和手掌比,哪个面比较大呢?

生:脸蛋的面比较大。

师:请你从身边找出物体的面快速摸一摸,哪些面的面积比较大一些,哪些面的面积比较小一些?

生汇报。

师:看来,所有物体的表面都是有大小的,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物体的面积。

评析:

老师从随意的谈话入手,创设了一个司空见惯的击掌游戏,将学生的学习引入到本节课的重点——面积的意义。这样一来就将原来的数学内容转化成学生非常熟悉的身边的事物,使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格外生动,课堂也随之清新流畅,格外亲切。

片断二:设计精当,错落有致

在理解了面积的意义后,认识面积单位时候,书上的认识顺序是从小到大,依次认识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而在实际生活中,和学生生活联系紧密的,学生比较容易建立的面积单位是平方分米,老师在这里把教材作了调整,先认识平方分米,教学过程如下:

师:请大家打开学具带,拿出手工纸。(出示一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纸)请你拿出尺子,量一量它的边长是几分米?

学生汇报。

师: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表面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

学生汇报:手掌面的面积、插座的开关盒面面积等等。

师:请你把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纸藏起来,看谁能凭着感觉,只用剪刀和白纸 ,自己剪一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剪好后再比划一下大小。

学生动手才做,剪的接近1平方分米的学生兴高采烈。然老师让学生先估计一下数学课本封面的面积,再两人合作测量。

  老师拿出一块橡皮,问:用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测量橡皮的面积可以吗?怎么测量?

一学生迫不及待地站起来:我能用很小的正方形测量,说完举起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老师很惊讶: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你发给我的学具袋里有这么一个小的正方形,我觉得可以测量橡皮的面积。

师:本来我还想郑重起的向大家介绍呢,干脆大家把它拿出来,有谁知道它的面积是多少吗?

生:可能是1平方厘米。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用尺子测量了它的边长,是1厘米,所以我想它的面积应该是1平方厘米。

评析:

在这个环节里,老师大胆调整了教学资源,从学生熟悉的,容易感知的平方分米学习面积单位,语言风趣幽默,教育机智强,学生不经意的回答也能被老师捕捉,并成为一个闪光点。同时,在这个环节,老师在设计上,和以往的教学比,多了一个动手剪平方分米这一块内容,对老师来讲,是个创新,加深了学生对面积单位的感性认识,尤其是引出平方厘米的时候,学生提前拿出了老师准备的教具,显然出乎老师的意料,但是老师因势利导,也成了这节课美丽的风景。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