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三篇文章同时发表在2016年5月9日的《濮阳日报教育周刊》上

叶之告别
花蕊告别花萼,初绽花信,收获一瞬的惊艳与芳华;雏鸟告别心底的畏惧,振翅高飞,翱翔于九天之上;少年告别苍老的父母,独自漂泊,闯出自己的一片天……而我,亲眼目睹了一场叶的告别,那是
生命,是不息,是重新开始前进的力量!
夏天快到了,卖花的摊子日渐多起来了。实在是禁不住小贩“实在好养”的诱惑,我抱了一盆文竹回家。我兴致勃勃地把它摆在了我的书桌上——嘿,一抬头便能看见一片如云似雾的绿意,真叫人心旷神怡!
但是,这种欢乐并没有持续很长时间——也不知是水土不服还是我照顾不周,这株葱郁如云如雾般的植物竟呈现出一种颓势。它细小的绿色叶儿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黄了起来,且日益严重。如形如枯槁的老人一般,大片绿色的云雾转为枯黄,我心疼极了,跑去咨询妈妈。
“你得把枯了的叶子剪了。”她建议道。
“不,那样光秃秃的多难看啊!”我对妈妈提出的建议嗤之以鼻。
“其实有时,告别反而是一种开始。”妈妈语重心长地说道。
我抱着试一试的念头剪去了枯黄的枝叶,那些脆弱的、失去水分的叶儿簌簌地落入泥土中,洋洋洒洒,仿佛一场无声的告别……我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过了几天,当我再去看它时,奇迹出现了:原本光秃秃的枝干,竟又长出了新的叶片,叶片呈一种鲜嫩的绿,格外清新雅致。我惊讶地发现,原本落到泥土的落叶,经过这几天的作用,已经彻底融入在泥土中了,做了新生叶子的养分。换言之,落叶告别枝头,是以另一种方式继续生长。它的生命,永远不会结束……
叶之告别,并非生命的终结,而是生命以传递的形式重新出发,是新的旅程,也是生生不息的力量!
教师点评:文章切入点很好,以叶的告别来表现“告别并非生命的终结,而是生命以传递的形式重新出发,是新的旅程,也是生生不息的力量”这样的主题,描写细腻,叙述具体生动活泼。
河南省濮阳市实验中学初四(10)班 李想 辅导教师:李茹
守护那棵树
从我刚记事开始,我就记得门前有棵树。听奶奶说那棵树原来不是伞状,是爷爷经过很大的功夫才把它修成伞状。年少的我以为那是爷爷的创意,长大后我才知道它真正的含义。因此我决定,要倾其自己的一生去守护那棵树。
依稀记得每天晚上吃饭的时候,我总拉着爷爷奶奶去树下吃饭,他们一开始不想去,最后还是哭笑不得地端着碗去树下吃饭,印象中记忆最深的就是爷爷奶奶总把好吃的菜放在我面前,而且不断地往我碗中夹菜,生怕我吃不饱一样。而且吃过饭,我总是不让他们走,要他们给我讲故事,不知不觉中自己已经睡着了,醒来时发现自己正躺在床上。现在想想,爷爷奶奶真是爱孙心切啊!
渐渐地,我发现他们对我的爱才不止如此。请看这样一幅画面:奶奶炒菜的时候放了一些我不爱吃的肉,吃饭的时候我一看盘子中有肉,我的脸色一下子变了下来,我大声地对奶奶说:你不知道我不吃肉吗,还往盘子中放肉?奶奶一声不吭,这时候我才发现奶奶正在从盘子中挑我喜欢吃的菜放到我碗里。蓦地,我的心不知怎的像针刺一样痛,我怎么能这样呢?奶奶总是对我无微不至的照顾。难道奶奶一点做的不如自己的心意,就不能原谅奶奶了吗?想到这我笑着对奶奶说:“奶奶吃饭吧,我吃我喜欢吃的菜不就行了吗?”奶奶像没听见我说话,仍然不停地从盘子中挑出我喜欢吃的菜,看到这一幕我的眼角禁不住湿润了,虽然这件事已经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了,但我的内心仍然感到愧疚。
现在我上了初中,每逢过星期天,我总是回家看爷爷奶奶,猛然间才发现我长得比他们都高,但他们仍把我当小孩,把好吃的都拿出来给我吃,吃饭的时候,爷爷奶奶总是习惯地端着饭碗到树下吃饭,仍然把好吃的菜都夹在我碗里。岁月不饶人,当我吃完饭我和爷爷奶奶说话,无意间我发现时光赋予了爷爷奶奶更多地银发,脸上的沟痕也加深了许多,双手也变得十分粗糙。
走到门外,发现那棵树仍立在那里,枝叶已没有了往日的茂密,枝干也疏松了许多,显的格外的凄凉,但爷爷奶奶仍每天都在树下吃饭。那棵树仿佛成了爷爷奶奶生命里的一部分,虽然它显得日益衰老。作为孙子的我,现在才明白原来伞状的树代表爷爷希望我们一家人要永远团圆,不要分离。啊!爷爷真是为我们操碎了心。
时光啊!不要让那棵树变得光秃秃的只剩下稀疏的树干,请还给它往日的生机。时光啊!请你把衰老和瘦弱都带走,还给它强壮的身体。我要守护那棵树,守护那份不老的亲情!
教师点评:平凡的叙述中可见亲情的伟大,爷爷奶奶不断地为自己在碗里加菜,看似一个不经意的举动,这恰好成了作者情感的寄托与触发点,对树的守护,也是对亲情的一种彰显与赞美!
河南省濮阳市实验中学初四(9)班 刘茂林 辅导教师:李茹
(此文发表在2016年5月9日的《濮阳日报教育周刊》上20160509)
守护那首歌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我问燕子你为啥来,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半睡半醒之间,一阵阵悠扬的歌声轻轻将我唤醒,起身打开柜子那半旧的一床被子,散发着阳光的气息,伴着那童年的歌谣将我拉进回忆。
小时候,在我的眼里除了爸爸妈妈,我最爱的就是姥姥姥爷了。那时的姥姥和姥爷才50多岁,黑色中隐约的白发也未能遮住他们年轻时的勤劳能干。每次和姥姥姥爷出去玩,走着走着就走不动的我常在他们面前耍赖,有时甚至直接躺在地上打滚,死活不起来。万般无奈,姥姥只好把我抱到姥爷的肩上,让姥爷背着我走。我开心地手舞足蹈,忙喊道:“姥姥姥姥,你给我唱个歌吧。”姥姥带着溺爱的神情对我笑笑,然后唱起“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我问燕子你为啥来,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就这样,我们两老一小伴着歌声向家走去。
长大后,我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姑娘,回去看姥姥姥爷的次数也越来越少。前几年暑假,妈妈终于批准我去姥姥家撒欢,我高兴的又唱又跳,搭公交车去姥姥家。撒了一整天“欢儿”的我爬到床上倒头就睡,而半夜却被一阵阵燥热热醒,我烦躁的,在床上翻过来翻过去死活睡不着。睡在隔壁的姥姥听到了我的折腾,拿着那把大蒲扇忙走过来。上到床上,坐在我身边说道:“是不是热醒了,来,我给你扇扇。”一阵风轻轻地拂来,我的心里瞬间平静了许多,她无奈的笑笑又唱起那熟悉的歌谣“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我问燕子你为啥来,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
后来啊,当姥姥姥爷佝偻着背,互相搀扶着向前走的时候,我不得不承认,陪我长大的这对老人老了。十几年,我亲眼看着这对老人青丝变白发。而前段时间,我和母亲一同去看望他们的时候,姥姥却神神秘秘的走到里屋捣鼓了一会,不让我看。不一会,姥姥从屋里搬出来了一床被子说“丫头啊,这是姥姥亲手给你做的一床被子,可舒服了,我和你姥爷老了,再过一段时间,这手啊,可能就握不住针了。趁我现在还没老,想给你做点东西。”看着被子上细密的针脚,我的眼睛又湿润了。姥姥又说:“看看,这上面还有好多小燕子呢,你还记得不?小时候你天天粘着我,让我给你唱小燕子嘞。”我重重地点了点头,张张嘴,什么也没说出来。
时间的脚步太过匆忙,不知不觉间就带走了我和姥姥姥爷之间的无数记忆。时光啊时光你慢点走,我愿用我以后的生命,去陪陪这对老人,我愿用我一生的时光去守护这首歌:“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我问燕子你为啥来,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
教师点评:文章以“小燕子”这首歌作为线索串起文章,思路清晰,读完文章后,分明地感觉到,这哪里是守护这首歌,这是对姥姥姥爷对自己的那份爱的守护,以小见大,立意深刻。
河南省濮阳市实验中学初四(9)班 郭楠 辅导教师:李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