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范文一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发件人:幻城<1165130740@qq.com>
在生活中,我们会看到许许多多可怜的人,并且会同情他们。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他们为什么这么可怜,因为他们有可恨之处。
不养老的事大家见多了吧,前两天刚刚报道一个的老太太,前前后后生了七个儿女,没有一个给她养老,儿女们说:钱自己还不够花的呢,哪有条件养老?!”老太太哭诉说儿女不懂事,不孝顺,人们也纷纷在网上谴责这些无良的儿女,人们只是看到了儿女们的错,却忽视了老太太自身的问题。据说,她年轻时也对父母很不好,对待儿女也很粗暴,因此儿女们对她心生怨恨,想要报复她,因此老太太自己也很孤独,痛苦。父母是为人师表,本应该给儿女做好表率,既然老太太没有做好表率,那么儿女不孝顺老太太也是正常的,这就叫自食其果。
生活贫穷,吃低保的人太多了,他们生活贫穷,甚至是吃不饱饭,好像很可怜。但在这背后,也有他们自己的责任,回想一下,他们自己年轻时奋斗了吗?努力了吗?如果真的是努力了,没有收获成功,那也就罢了,没有什么好后悔的,但正真努力有没成功的并不多。只因为他们太懒,不愿意付出,贪图享乐,那好,懒惰就给你点颜色看看。
所以,我们不要老是觉得自己可怜,想想自身的问题,反思反思自己,肯定是自己做的有什么不好或不对的地方,不要老把责任推卸到别人身上,要明白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的道理。
为了自己不成为可恨的可怜之人,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给别人做表率,为自己的将来负责,这样我们无论如何也成不了可怜之人。
济南27中学九年级姓名;张昊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范文二
古人云:“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知道犯错,就能改正,就是最好的事了。可是,现实生活中真的是这样吗?
有些事,真的是只要改正,就是最好的事吗?如果,杀了人的杀人犯,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就可以释放吗?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对于这件事都是不允许的,因为法律中有所规定。但是,我们真的或许不应该去同情那些屡次犯错的人,正如“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因为有了可恨才有了可怜,我们应该怎麽正确对待呢?
负荆请罪里的蔺相如是一个胸襟宽阔的人,他对于廉颇的一举一动丝毫没有放在心上,直到廉颇负荆请罪,他也是微笑着面对廉颇,那种对待犯错的人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也就是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只要我们犯的小错误,能得到原谅,也是一件好事,不是麽?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是一种心态,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也是一种感觉,所以,应该适当选择应该如何面对现实。
记得,那天,我和同学一起去朋友家,在车站遇见了一起令人费解的事。
我在车站的站牌下,拿着两个手机,和同学聊天,忽然过来一个小男孩,“啪”的一声,按在了我的手上,嘴里说:“把这手机给我吧!”我愣了一下,没太在意。就说:“不是我的!”他说给我玩一会游戏我笑笑说:“你叫姐姐,我给你玩。”他很乖的叫了一句,就夺过手机,自己玩,然后就不肯松手。车来了,我们要走,可是他还不肯放手中的手机。我一把拿了过来,就说,这孩子怎末可以这样。他却丝毫没有谴责,而是对我们大吼,说出那些不是作为小学生口中的话。我潜意识的去接近他,想要开导他,不幸的是,他又说我,旁边的人看着我们,我低下了头,的确,自己有些过分,不过,面对这麽一个孩子,我无语了。只是静静的和朋友聊天了,不再理会。可怜之人,真的有可恨之处,但是对于这个小学的孩子,我是可怜他,还是恨他呢?
面对不一样的事,不一样的人,真的有不一样的结果。无论是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还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都需要我们认真对待错误,沿着正确的轨道走向成功。
北京市昌平区第三中学高一:5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