圪垱店毛虫,以团队的名义成长
最初知道圪垱店毛虫团队,是在我的博客留言里,我曾把它误以为博爱的圪垱坡,后来才知道这是武陟县圪垱店乡中心校的一群毛虫在网上的名字。“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或许能走得更远”,在今天,以团队的方式成长、以集体的方式站立真的是教师成长的一种最佳选择。就像我们在萧山开放周中,在银河小学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只有珠穆朗玛,不是喜马拉雅”。一个区域的新教育,一个学校的新教育,如果只依靠某个人,是远远不够的,宽度决定着高度,珠穆朗玛之所以引人瞩目,也是得益于喜马拉雅的雄壮。因此,能看到我们这些普通的农村学校以这样的方式带动教师成长,不能不说是一种欣慰。在这个团队共有的博客上,呈现在眼前的是一篇篇博文,透过这些充满激情和梦想的文字,我在想,这背后站着一群怎样的教育追梦人呢?
几番约定之后,终于有了今天的武陟县圪垱店新教育现场会。早上七点我从市教育局出发,五十分钟后,准时来到了大城小学——圪垱店乡一所普通的农村小学。车还未到校门口,就看见远处泛黄的麦浪,让我欣喜不已。“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妇姑荷箪食,小麦覆陇黄”,我不知道当孩子们漫步田野,吟诵着农历课程中和“小满”“芒种”有关的诗歌时,心中会充溢着怎样的感觉。今天,即便是乡村的孩子,能够随时放眼田野,享受泥土的气息已经成为一种奢侈,越来越快的城市化进程,让真正的乡村面临消逝。幸运的是,我们的这所小学校就坐落在田野之畔,学校门前几米开外还有一片杨树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里的孩子或许更幸福,因为他们离土地更近,离真正的生命更近。
“开启童心,润泽生命”,校门两侧的八个大字映入我们的眼帘,能润泽生命的教育也正是我们所追求的。走进学校,才发现这座学校真是小巧精致,随处可见的草坪、鲜花,还有很多校园里都难得一见的高大的雪松、柏树在校园离错落有致,少说也应该有几十年的树龄了。因为这些花草和树木,让学校格外生机勃勃。这次活动虽然只是一次普普通通的现场会,却吸引了武陟县教育局薛局长和教研室李主任前来参加。大家对新教育的一腔热情令人感动。据武陟教研室苗主任介绍,这所学校一直有“贵人”相助,一位在联合国工作的本地老乡曾多次对学校进行捐助,让这所小学校成为名副其实的花园学校。而今天,我们的新教育实验又在花香之外平添一些书香,让孩子们的童年丰盈而润泽。
活动开始之前,大家在校园里随意浏览着校园文化,“做一件让世界变得美丽的事情”、“你是特别的,你是最好的”,“只要上路,天天走,就会遇上隆重的庆典”……一幅幅大型的宣传喷绘在班级外墙上格外显眼,不过,真正走进新教育的人知道,这可不是几幅简单的喷绘,这里有着我们共同的语言密码,有着师生共同穿越的一段生命旅程,这背后,是教师和学生一起共读的一本书,一起走过的一段岁月。因此,对于生活在这些校园里的孩子们来说,这些画都有着神奇的魔力,是能够开启他们生命密码的东西。
学校规模不大,总共只有七个班,15位教师,为了更好地推动实验,学校出资装配了两个多媒体教室,方便孩子们上绘本和看电影。在资金颇为紧张的农村小学,这样的举措确实也显示出了校长的远见。参加这次活动的有来自各乡的140位实验教师,因为场地限制,大家都挤在教室后面,专注地听着,像孩子们一样。晨诵、午读和暮省,是新教育倡导的儿童生活方式,在一首首经典童诗和绘本的穿越中,孩子和老师都被深深地吸引着。今天呈现的两节绘本课中有一节是《你很特别》,这是一个关于帮助孩子确立自我认知的经典故事,一节课下来,“胖哥”“威美克人”“星星”“灰点点”成了师生之间的语言密码,“你很特别”“你是特别的,你是最好的”,这些意识也不断地渗入孩子们的内心,如何对待别人的评价,如何确立自我意识,这些德育难题就在这些密码中悄然化解。“星星”也好,“灰点点”也罢,只是外人强加给我们的评价,如果你不是特别在意,它们就不会成为你的负担,阻碍你前行。要知道,“你很特别”,课堂上,老师不失时机的把孩子视作“胖哥”,让学生体验书中的故事。这样的故事之所以打动孩子们,正是因为它们是从儿童的视角入手,把一些空洞的道理用儿童乐于接受的方式传递出来。只是,如果能把这样优秀的童书和孩子们的班级文化营建、德育活动设计结合在一起,就更好了。如果一个孩子在小学阶段,每次遇到困难的时候,都会借助自己读过的书中的一个伟大人物也好,形象也罢,不断地激励和鞭策自己,让那些伟大的人物和形象成为生命成长的镜像,这应该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呵。
两节课之后,是学生成果展示。地点就放在校园里。校园里的小亭子,稍加布置,变成了孩子们展示的舞台。朴素的乡村孩子,朴素的新教育晨诵:
感谢生活
让我学会了像一棵树一样
站立 沉默 缓慢地生长
有开花的时候
也有结果的时候
用自己的方式
记载一段必经的岁月风雨
感谢生活
让我学会了像一只小鸟一样
歌唱 飞翔 在高处栖息
沿着季节的方向
追寻温暖的日子
远离寒冷、恐惧、潜伏的危险
此时的阳光
仿佛一架怀旧的时钟
走一步都会发出一声轻微的叹息
让我们沿着一声熟悉的呼唤
轻松地走回童年的深处”
听着这样的诗句在孩子们的口中吟诵,令我们心怀感动。我在思考,今天的我们能否用自己的方式缓慢生长,开花,结果,能够在不解和疑惑中坚守生命成长的规律,能够真正汇聚美好,成为美好,带着孩子们在高处栖息,能够真正走回童年的深处?
怀着这样的想法,我们对圪垱店毛虫团队充满了敬意,在金校长带领下,他们以集体的方式站立,坚守着教育的本真,坚持着自己的理想,而阳光下我们也分明看到了即将开出的花朵。“我们有时也会耐不住教育的寂寞而倍感落寞,有时也会禁不住外面世界的诱惑而跃跃欲试。让我们沉下心来,默默思索:学校管理,教师第一,学校管理,读书第一,学校管理,研训第一”,这是大城小学秦玉星校长掷地有声的一段话,而小岩小学的陈舒校长则说出了更为专业的话:“新教育的明亮,强烈地表现在它所倡导的’三个共同上’,即共读共写共同生活”。大城小学刘玉香老师则写到:“生命最美丽的时候,不是享受成功鲜花的时候,而是在默默奋斗付出的时候,是实验新教育的时候”。翻看着手中的《圪垱店教育报》,校长教育感言、教师心灵物语、感动校长的文章推荐,我终于明白为什么会有这样一群人迅速成长,是因为校长、教师相互之间的鼓励和编织,也因为乡中心校金校长的身体力行,因为他深度地卷入到师生的教育生活当中,为教师和学生成长织出了一张“夏洛”的网。言语之间,总能听到金校长如数家珍地谈论着某某老师,谈论着某某校长,正是因为这样的共读共写共同生活,最终带来了一个团队的成长,最终让大家以集体的方式站立在一起。我想,新教育最终润泽的不仅仅是孩子们的生命,还有这些优秀的校长和可爱的老师们。期待更多的花开在新教育的田野之中!


朴素的学校大门寄托着大家的理想

美丽的校园一角

贴在墙上的不仅仅是一幅画,而是师生共同穿越的一段生命旅程


这些熟悉的文字,是存在于尺码相同人之间的语言密码


前行的脚步一一记录在这里



幸福的成长,幸福的老师

相信新教育,也相信我们

班级合家福

圪垱店教育报

与书同行

教师随笔

会议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