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磨难,只想安慰他人
和同事一起出去巡查,路上闲聊了几句,得知她的哥哥在烟草研究所工作,博士学位,功名利禄可想而知,只是她的一句话,让我有些摸不着头脑。
她涩涩地笑着说:“我哥哥最不爱喝的就是玉米糁了!”
“这是为什么?我觉得玉米糁作为粗粮,满养生的。”我不解。
“那是因为大学四年他喝了四年的玉米糁,看见玉米糁就想吐。”
我更奇了,要说大学的食堂里不止玉米糁吧,总有大米粥、小米粥、八宝粥之类吧!只好硬着头皮问:“那他为什么不喝点其他的粥?难道只有玉米糁。”
她苦笑一下回答:“那是因为玉米糁是——最便宜的。”
从她的话语里我才知道,他的哥哥是家中的老大,当时家里条件很不好,勉强凑够了大学的学费,而生活费就不是那么宽裕了。边工边读,好不容易熬到大学毕业,找了海尔一份不错的工作,后来一道考上研究生的难题摆在面前,若工作,无法上研,若上研,就无法工作,难为之际,他在网上看到了一则信息,有一个烟草单位愿意全费资助他上完硕士,条件是,毕业后必须要留在这个单位。他答应了。
后来的事情大家可以预料,由于他的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取得了今日的成就,而他从来没有忘记当初的苦难,并因此而更加珍惜每一个机会。
生活依然节俭,只是,再也不想喝玉米糁了,因为苦难已经过去,如果提起,只是为了鼓励他人。
我再说说我的童年,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年麦收季节,我们一家天不明就出发了,那时候满天星星,月亮还露着半边脸,刚开始还好,精神很足,天气也凉爽,但渐渐地就不那么乐观了。太阳毫不客气地怒着脸,用炙热慢慢烧烤大地,逐渐的,我们就像煮在凉水锅中的青蛙,随着水温的升高只想抓狂。
刺拉拉的麦穗划在裸露的皮肤上,在经过汗水的浸渍,火辣辣的疼。我们弯着腰,不停地割呀割呀,像一个大脑麻木的智能机器人,享受着感官的清晰放大的难受。腰疼得像是似断非断的样子,站起的时候,需要用手托着,才不至于摔倒。
已是中午一点了,父母仍是没有收工的意向。我只是割了三四行麦子,已觉得无法再继续,而父母,每人至少七八行,却依然是劲头很足的样子。
那只是表象,母亲在捆麦子时昏倒了,父亲喂她喝了一点水,她缓缓醒过来,继续割,我抹了把泪,也继续割。
割麦子只是收获的第一步,接下里要把麦子拉到麦场里。我们家的麦子因为是正午时拉,麦子很干,极为光滑,走到半路,翻车了。我们好不容易拉正了车,再次装好,没走多远,又一次的散架了。
拉第三车的时候,牛累得实在不走了,扑通一下跪在了车前,妈妈用鞭子抽它,它也不走,我甚至看到它的眼里有泪在流,鞭子抽在它的身上,我的脊背一下下的疼,求妈妈不要再打了,不要再打了……
苦难终将过去,成为一种回忆,它对于一些没有经历过的人或许不算什么,而对于深切体会的我们,是切身的疼痛,是永远不可磨灭的鞭策,是对如今的满足,对生活的看破。
我之所以告诉你,不是在刻意表达什么,我只想告诉你,如今的你,真的很幸福,请珍惜所有。如果你正经历苦难,觉得它是一种过不去的坎,我告诉你,这不算什么,曾经的我们比这要艰难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