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的晚上我正陪儿子一起上课,凯在微信中给我发来了短信。
“老师,您忙吗?”
“正陪孩子上课。有事?”
“嗯。”
“说吧。”
“我给您打电话吧。”|
“在课堂上,发信息吧。”
“我不知道该怎么说?”
“打架了?”
“是的。”
“你受伤了吗?”
“嗯,但不严重,我的衣服被扯烂了。”
“和谁PK?”
“宁。”
“战绩如何?”
“我把他鼻子打破了,流了血。他把我手挠烂了。”
“为你俩的勇猛点个赞。”
“老师,其实不怨我,上课的时候他一直说话,我就批评了他,他恼了,下课要找人打我,我于是就和他开战了。”
“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嘛。”
“老师,他说周五的时候找人打我,我不找事,但是他要找人我肯定不会无动于衷的。”
“请选择打之后告诉老师还是打之前告诉老师?”
“我肯定会先告诉老师的。”
“你很睿智。”
“老师,他说要找人打我。”
“呵呵!你俩个谁的人缘好?”
“我觉得我的好。”
“你去喊别的同学打架会有几个人帮忙?”
“现在都九年级了,谁还打架?没意思。”
“那你放心好了,他的人缘更喊不来人帮忙。”
“老师,我明白了。”
“明白什么了?”
“他只是吓唬我而已。”
“我喜欢会动脑筋的孩子。”
“老师,你看我的T恤圆领变成了长领。”
“呀!我突然感觉长领更好看,以后你就买长领的T恤,脖子不显胖。”
“哦!老师打架真不好。”
“有感悟了?说说看。”
“回到家我家人又训我一顿,让我给你道歉,不要总是给老师找麻烦。”
“哎,你不是给我找麻烦,而是给你自己找麻烦。”
“对对,我错了,老师你批评我吧。”
“我要表扬你。”
“为什么?”
“因为你很诚实地告诉我这件事,把被动批评化成了主动认错,这是很宝贵的品质。”
“真的吗?谢谢老师。”
“宁那边你打算怎么办?”
“他不找我的事,我们还是好朋友。”
“君子胸怀坦荡荡。”
“噢。”
“明天咱看看宁是否是第一个找你和解的人。”
“老师,我先找他吧,毕竟我先动的手。”
“到底是高素质的孩子。”
“老师,你忙吧。我写作业了。”
“好。”
回到家,我把对话的截图发给了宁的家长。
第二天早上,宁的爸爸就早起到学校“教训”了自己的孩子。我装作不知,拿出两个拖把,一个给凯,一个给宁,他们俩对视一笑,开始了长达两周的劳动改造。
把一切看得简单些,让花,悄无声息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