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范文一
生如夏花,绚烂于风狂雨骤之后;死若秋叶,静美于西风猎猎之后;疏影横斜,只摇曳在并不明朗的月夜;暗香浮动,只沉醉在躁热过后的黄昏。这世界的美好常常生于丑恶,恰若一朵水芙蓉,植根在淤泥之中却总能掠水凌空,绽放出真正的美好与纯净。恰若一句经典——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当寒冷的冬天来临时,寒风瑟瑟,万物凋零,给人萧瑟之感。但不要忘了,在冬天之后,就是春天的降临,到那时,阳光明媚,草长莺飞,万物复苏,生机勃勃。出在黑暗、痛苦中的人,不要忘记寻找希望的光明,不要忘记,黑暗之后就是黎明。——十个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字,却总能读得出无限悲伤,痛苦,与绝望前的最后希望。
何谓经典?何谓雅言?这便是。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克里特与迈锡尼堙灭之后的沉寂中,古希腊城邦宛如河畔中的沙砾,黑暗中悄然孕育着人类最初的自我觉醒和理性精神,最终冲破黑暗,一点点散落在爱琴海岸,幽幽地散发着珍珠圆润又历久弥新的光泽,从此让民主、理性的人文精神,成为西方文明的滥觞。在中世纪的黯淡和蒙昧中,阴霾里悄然孕育着对文明的向往和人文精神的复兴,最终一个个震古烁今的人文巨匠高扬起文艺复兴的旗帜,以人类自我的复苏让上帝和万物俯首,以一束文明之光刺破中世纪的阴霾。既之而起的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最终让光明驱走历史的黑暗,让文明战胜人类的愚昧,迎来了黑夜之后壮美的日出。
其实,严寒后的温暖总是比想象中的更敞亮。
其实,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如若没有古希腊三个世纪的“黑暗时代”,雅典与斯巴达的繁荣又怎会让后世仰止?如若没有历史学家口中“黑暗的中世纪”,文艺复兴的光辉,又怎会显得如此耀眼绚目的明亮?如若没有乱世的腥风血雨,风雨飘摇,又怎会呈现出治世盛世的大爱无疆,歌舞升平?春天总是战胜冬天,光明总是替代黑暗,然而正是黑暗和丑恶,才让我们体味与珍惜美之为美的力量和价值。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就像是我们自己,是否曾经你的心幻想着飞过无数绮美的世界,却闭上眼说“不回头,不回头”?是否你也曾悄悄地擦去岁月的泪滴,告诉自己“要坚强,要坚强”?是否有太多的希望,总是在现实的急流中搁浅?是否有太多的梦想,却只有肥皂泡般的一瞬精彩?又是否有过太多的迷惘,太多的伤心,太多的失败,有太多太多的想放弃?那么,再坚持一秒,再坚持到下一秒,再下一秒,再下一秒……那么,记住“风再大,雨再大,不会比太阳大;天再高,地在厚,七彩的阳光依旧触手可及。哭过,痛过,挣扎过,又有什么关系?等那一切都静静走过,相信明天一定会有冬日后的春天日般的、更灿烂的笑靥。”那么,记住,“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是寒冬中对希望的追求与憧憬,是即使处在困境也笑傲的乐观。是教我们为人处世,给人启迪的经典,是陶冶我们情操,真挚深刻的雅言。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范文二
千年的循环依旧,在吉祥的祝福声中,春天悄然而至。春天淡淡的温柔里有着无法隐藏的美丽:温暖而不炙热,明媚而不妖邪,宽容而不凌厉。她用坦然宽厚的笑,解释所有的期待和向往,所有的希望都在这里萌芽。
所到之处,皆是生机勃勃。才去东山一小会儿,犹然在目的桃花、梨花、菜花,让人眼花缭乱,头晕目眩。择个地方小憩一下,也是花丛掩映。山上没有杨柳,只有嫩绿的小草点在河堤上。恍恍惚惚又是一片美。山下遮掩了一大片漫山遍野的映山红,连成一片红色的“血泊”。山上姹紫嫣红,那是春用它那神奇的画笔描绘下来的。
不必说迎春花有多美,也不必说山茶花有多艳,就说淡妆不浓抹的桃花罢?那淡粉的花瓣虽不重重叠叠,就单薄的薄薄一片,中间拖着一簇小小的花芯,整朵花娇小极了,但这些朵小花都簇拥着,就显得比较庞大了。我在桃花海中徜徉。只见那红润的花瓣,润如玉,红似霞,轻若纱,多么娇媚,多么引人。桃花映红了我的脸颊,染红了火热的太阳。我眼见片片花瓣飘落,闻着那沁人心脾的芳香,忍不住轻轻咬了一口。啊,苦。我的内心怦然一振:桃花给予人的是清香,给自己留下的却是苦涩,它这种甘于奉献的精神,哪种花堪比?
就连那渺小的梨花,百里田地成了梨花的世界,银装素裹,在山顶上,一排排,一列列,似白浪般翻滚,如云海般涌向天际。那洁白无瑕的梨花,在风中摇曳,时不时落下几片,铺在碧绿的草地上,成了白色的地毯,都不知该从何处落脚,生怕破坏了这一幅和谐的水墨画。
菜花更是毫不起眼,不过在我看来,它也是一样的,不分高低贵贱。只见一朵朵小菜花簇成一团,在茎梗上一束束的伸展着,连绵成一望无际的花海。目之所及,流光溢彩,蔚为壮观。阳光洒在菜花身上,扩出一片光辉,使它光芒四射。
春的来临,使我的心情焕然一新。它赶走了令人畏惧的寒风,请走了冷漠孤僻的冬雪。“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春不像夏骄阳似火,不像秋冷清空旷,更不像冬风雪交加。春是无季能及的。
六年级:杨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