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小学作文 > 六年级作文 >

我的读书报告作文

2017-05-06 
我的读书报告——八三班成长课之探索2013.3.18星期一晴 寒假前,我推荐了几本书让孩子们阅读;开学后,我又用了
 

我的读书报告

——八三班成长课之探索

                                   2013.3.18   星期一   晴

 

寒假前,我推荐了几本书让孩子们阅读;开学后,我又用了两周阅读课的时间,让孩子们互相交换寒假所购书籍继续新的阅读。

怎样检验阅读效果?怎样再掀读书热潮?怎样将读书进行到底?我一直在思索有效的总结方式。共读?不现实。我们语文组的计划已规划好,我和我班的孩子们没有多余的时间来共同阅读这几本书。写读书笔记?孩子们已厌倦了这种形式,效果不一定好。

幸好我们拥有一个爱读书的校长,幸好我们在一个爱读书的学校。我又开始了模仿。我挑了十几位“读书高手”,让他们选各自感悟最深的那本书,把所得所思以ppt的形式,展示给大家。

展示时间为“天天成长课”上。

第一位董沁华同学,所做报告的题目是《我眼中的玄奘——读钱文忠教授<玄奘西游记>有感》;第二位是王昊同学,所做报告的题目是《月满西楼,伊人独伤——忆清照》。

 

师之反思:

 

沁华——

    ①对所讲内容不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而是对着屏幕读了下来。从中可以看出他对自己所要表达的内容并不熟悉,也许大部分内容是网上搜索得来,自己的所感所思并没有说出来。

②基于上面的原因,导致他至始至终都没有和下面的听众进行目光交流。整个过程下来,感觉是读了一些文字而已,并不是讲述。也许他不能理解诵读和报告之间的表达形式是不同的。

③读错佛经的字音,如《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般若”应读bō rě。

④这个孩子发言的最大特点也是弱点,就是语气语调从头至尾保持一致,没有变化,显得呆板。

⑤最后,沁华的结束语是送给大家了一句话,很精彩——放慢你的脚步,等待你的灵魂。

 

王昊——

①理解这种发言形式。导入采用李清照的故事,引起听众的兴趣。

②采用背景音乐。所选的背景音乐倒还符合报告内容,只是声音有点儿高,干扰了听众注意力。

③也读错了字音。如《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簟”应读diàn。

  ④语气语调自然。可能因为紧张,也可能对自己所介绍的诗词并不熟悉,同沁华一样,也是背对听众,没有与之目光交流。 

 

同学点评

   

罗锦辉:听了沁华的报告,想了《西游记》的玄奘,感觉差别很大。殊不知,现实世界中的玄奘仍然是这么伟大,没有华丽的映衬,没有传奇的背景,依然风采如故。这一切一切都被展现的淋漓尽致。

而王昊同学的报告,相对来说,反觉得有点单调,清一色的词句,若有一些故事结合,也就完美了。总之,像白开水一样乏味。

    翟玉甜:今天的读书报告中,董沁华介绍的是玄奘。因为他是看着自己所做的图片上的文字念,有些无聊,但是他讲的很仔细。王昊的报告上有音乐配合,报告的题目也很诗韵。内容讲的是李清照,介绍了她的身世,介绍了三首李清照所创作的词。惟一不足的是,内容太少,到了后面的李清照的图片应该与介绍李清照背景时放在一块儿。

    这个报告也让我学到了许多的知识,也更了解了这两位古代名人。

   李伊:《读书报告之感》

   今天的读书报告,我来简谈一下感受吧!第一位是董沁华,我们班的“君子”,读书多,我心里以为他肯定会让我们大吃一惊,可但他只注重他的感受。的确,他在领悟方面很好,但整个过程他只是照着屏幕读,因为我没有读那本书,没办法从内容上体会他多讲的玄奘的精神等。因此从形式上说,只是读,没有自己的交流。

    第二位是王昊。他对电脑感兴趣,制作的ppt很漂亮,整个流程很完美。而且他根据所作词来讲背后的故事,这种方式要学习,并且我认为他的“赏析”很漂亮,但是不是自己的呢?我很怀疑。我觉得应该拿出自己的见解同大家分享。

    张皓:听过报告后,面对沁华的冷冷清清,我不由自主翻开了书。演讲者最大的亮点是将定格的人物,颠覆或神化,可沁华却将所写照念,原来定格的“三藏”还在原处定格,内容不可取。可从三藏背后看出精神。

    本以为王昊的“李清照”会更加好听,可他以词来报告,不能说跑题,只能说没有对住观众的胃。

    张昕怡:今天听了两位同学的读书报告,我总结了他们的优点和不足。

    沁华同学所讲的内容十分多,整个屏幕都充满了文字,使人看了有点儿不耐烦,而且还要听他读,有点儿枯燥无味。但他的结束语很精彩,体现了他的个性。

    王昊同学的报告加入了音乐,更加有了韵味。中间与观众交流,时间把握的比较好。但是有读错音的现象。

    我自己的感受是读书报告首先要熟悉自己所讲的内容,不读错音,而且要有自己的见解,学会与听众交流,不能只是光读。

    董浩:今天沁华和王昊同学给我们做了一个演讲。看完之后,我觉得沁华说话总是很平淡,当讲到玄奘的精神时,语气应该高一些。还有从头到尾没有看过观众,而是一直在对着屏幕念,太过于程序化,没有加入个人情感。优点是讲得很周到,很仔细,虽然是照着念的。

    王昊开始可能是音乐太高,我坐在后面,没有听清他讲什么。到了后面,他读得也很快,没有一点情感,而且讲解也不透彻。发言的声音比沁华高,而且能与观众互动,

    崔文新:董沁华介绍的有些古板、生硬,只是单纯地读,没有太多的感受,而且后面的几张幻灯片字太多,有些模糊,不能引起观众的兴趣。在介绍玄奘西行路上的困难时,第一个是玄奘一行读错了,应是xing,而不是hang,还有於应是yu,可能是紧张。最后感受倒是挺深刻。玄奘是追求者,使者,但我认为从玄奘西游的这个行为上来说,他更是勇者、智者,狭路相逢勇者胜,勇者相逢智者胜,而玄奘就是那个智者。他给我的整体感觉是大方,自信,不过还是有一丝紧张。

    相对于沁华来说,王昊的幻灯片比较丰富,吸引人,而且搭配的音乐很好,有创意。我给他的建议是把李清照当时所处的社会背景刻画出来就更好了。因为当时李清照所处社会很乱,可以作为李清照后期词风格的原因。缺点是介绍李清照的词过多。后面他说的李清照的“图画”,不是图画,应是图像。王昊上台过于紧张,读音不准,不过比较活泼。

    郭浩祥:沁华内容丰富,但是像是在讲题一样,全过程公式化。这个报告似乎就是念书报告……不过,读得很有腔调,感觉一个冰冷的报告,也略带一份色彩,

    王昊则不如沁华如此公式化。面朝ppt之时,又经常转过身来与同学们交流,过程中又介绍了李清照以及她一生之中的几件优秀之作,使得一个自觉毫无色彩的诗篇也生动起来。

    讲这些的同学,自然是对于这些人或书籍极为了解。当然讲的也生动。

    王欣:《观后感》

    今天,有两位同学用幻灯片来做读书报告,第一位是董沁华同学,第二位是王昊。

    董沁华只是一味地将他所要讲的内容读下来,没有给大家接触,觉得很枯燥无味。幻灯片上的字密密麻麻的,没心情去看。不过,最好的部分便是结束语,他送给大家的话,很有哲理的意味。

     王昊设计的幻灯片符合主题,画面用的是古代图画,很古典,而且还播放了一首古典音乐。他在讲述的时候,时而用眼神和大家交流,时而讲解李清照所著的词。美中不足的是结束时,不够精彩。

    希望下次其他同学可以做的更好。

    冯启宇:看的出来,沁华在网上下载了很多相关资料,说明他做了准备。讲的时候,只是面向电脑,没有和同学们互动,也没有和同学们交谈。讲主人公的故事时只是把他下载的东西读了下来。

    王昊开头好,声音高,站姿也好,并且他在做ppt时,找了相关音乐,比沁华准备的还充分。只是开始时太紧张,说话不流利,显得结结巴巴。有太多的图片,没有太多他自己的感受。

    史功伟:沁华说话流利,结束语不错。只是不面对观众,不与听众互动,流程麻木,不给人以轻松的感觉,介绍故事时太啰嗦。

   王昊说话流利,有点互动。内容太少,不够详实,说话语速快。

    付琴琴:在以前的生活中,我只在历史书中学过关于玄奘的一些知识。今天,在董沁华同学的帮助下,我知道了他的主要成就不是著书立说,而是翻译佛经。玄奘为了中印文化做出了重大贡献。在董沁华同学介绍的时候显得有些枯燥,没有抓住观众的心,没有和观众对视。不过,他所讲的内容十分精彩,结束语也很好。

    对于李清照,我的了解就更少了,我只背过她的一些词。王昊的开头很幽默,还让我们欣赏了她的几首词和她的画像。只是报告的内容很少。

    王文艳:今天两个同学做了读书报告,向我们推荐了两本书。董沁华向我们推荐的是钱文忠教授的《玄奘西游记》,他的报告着重于内容,讲了许多玄奘的故事:玄奘的身世,西行的目的,苦难。读的太多,没有新意,很无聊。讲“玄奘的精神”时,应与他的故事结合起来,才更能体现精神。

    王昊向我们推荐的是《康震评说李清照》,他着重于介绍李清照的背景,她的词,她的家庭生活,只是并没有介绍这本书。

    赵彬涵:沁华介绍了玄奘的身世以及故事,但只是念的,没有交流,可以把自己即兴想出来的说一下。做的内容很好,但是没有自己太多的见解,“我心中的玄奘”应该再说一些自己心中的见解。

 王昊台风比沁华好,但还是很紧张。没有把李清照介绍出来,只是列举了她几首词。他是介绍李清照,而不是单单介绍她的词。

 

发言人反馈:

    董沁华:今天,介绍书时,我和王昊都是念的,我发现弄的东西太多了,讲的我口干舌燥,再讲的话应该简单一点,应该和大家眼神交流,语气要变。

    王昊:自己上台时,小腿一直在抖,真的很紧张,又有点怯场。但是慢慢的调整好了状态,但又因为不熟悉ppt内容而磕磕绊绊,字音又读错,这都是因为不熟悉内容,推荐书中的内容太多,多推荐了李清照,推荐李清照要与书中的内容结合起来。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