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开朗琪罗是一位英雄,但他不再需要胜利,胜利让他恶心。他虽是征服者,但他自身也被征服了。
不相信天才,亦不知何为天才的人,请看看米开朗琪罗吧。从来没有人像他那样为天才所俘虏。这天才似乎不同于他的本性;那时一位征服者,冲进他的内心,将他牢牢抓住。他的意志对此无能为力。几乎可以说“他的精神和他的心灵无能为力”。这是一种狂热的亢奋状态,一种可怕的生命力,他的身心过分疲弱,但他无法控制。他不断生活在亢奋之中,体内聚积的旺盛精力然他痛苦并迫使他行动,不断地行动,难得有一小时的休息。
他是孤独的。他恨人也遭人恨;他爱人,但无人爱他。人们对他既钦佩,又惧怕。最终他在人们心中引起了宗教般的信仰。他凌驾于他的时代。他从高处看人,而人们从低处看他。他从不休息,连最卑贱的人都能享受到的温柔他也尝不到,他一生中连一分钟都不曾在另一个人的温暖怀抱中入眠。他从未得到多女人的爱。在这荒漠般的天地里,只有维多利亚·科洛纳的友情曾闪过一道纯洁而冷峻的星光。周围是一片黑夜,只有他炽热的艺术流星——他的欲望和疯狂的梦境——飞驰而过。贝多芬从未经历过这样的黑夜,因为这黑夜只存在于米开朗琪罗的心中。贝多芬的悲愤是社会的过错,他本人却天性活泼,且渴望快乐。米开朗琪罗则忧郁成性,令人害怕,使人本能地躲开他。他在自己周围营造了一片空虚。
英雄不一定必须是开疆拓土的元老帝王。不屈不挠、永不停息得做斗争的战士也配称作英雄。米开朗琪罗的体内强烈的工作的愿望,使他的痛苦日复一日。如果能无所作为该有多好!但是办不到。这便是米开朗琪罗的悲哀——伟大一日便意味着痛苦一日。而我认为他的不幸的关键在于——人们往往很少看到或不敢看到的——缺乏意志力和坚定的品格。他很难把一件作品完成,因为总在否定自己,想做出最好的作品。
我眼中的米卡朗琪罗是一位英雄,但不是我向往的英雄。我想悲剧英雄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不应该像他那样激烈地反对自己,否定自己,摧残自己。让我们把握住心中的自己,向伟大的事业奔驰,而不要像他一样局促于一片狭小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