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小学作文 > 六年级作文 >

距离作文

2017-04-30 
src="http://pic.sucaiw.com/up_files/swf/5beb19a315/sucaiw-12swf200110.swf" quality="high" pluginspag

src="http://pic.sucaiw.com/up_files/swf/5beb19a315/sucaiw-12swf200110.swf"
quality="high" pluginspage="http://www.macromedia.com/go/getflashplayer"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width="680"
height="338">
距离作文

 

距离

这些日子来,枕边放的书一直是龙应台的《目送》,,《目送》吸引了我,对亲人,对家庭,对生活,这些我们天天要面对的,我们已经熟悉到视而不见,忽略不计的,让我们喜欢也让我们无奈的一切的一切,龙应台作了真切的描述,触动了人性的柔软,善良和美好。当然更多的是共鸣,尤其是《距离》。

 

书中这样写道:每经过一个村子,就有一群孩子狂奔过来。他们不伸出手要糖果,只是站在沙上石上,大大的眼睛,深深地看。这里是寮国,几近百分之五十的人不识字。这些湄公河畔的孩子,也没有学校可去。他们只是每天在大河畔跟着父母种地、打渔,跟伙伴们在沙里踢球。然后每天经过一次的船,船上有很多外国人,是一天的重大记事。这些孩子,距离船里那打扮得像个寮国王子的欧洲孩子又有多远?可不可测量?

 

距离是个什么物件?是能测量,还是不能?是能看得见,还是不能?是能感觉到,还是不能?我怎么也理不清。上学的时候我们从物理中知道,我们可以用带刻度的直尺、卷尺,甚至游标卡尺,还有高科技的超声波测距仪,激光测距仪来测量距离。从地理中我们知道了比例尺的概念,懂得了距离可以缩小还可以放大。但是我们在生活中却发现,有些距离却是无形的,用不到测量工具,更用不上比例尺。 

 

当老师口若悬河的在讲台上唱着独角戏;当学生的问候,老师置若罔闻时,老师与学生的距离有多长?当学生把老师的自行车车带气撒了的时候;当学生偷偷在老师身后泼上墨水时,学生与老师的距离又有多长?但是,当老师给了遇见困难的孩子一个拥抱时,当老师课堂上给了胆小的孩子一个鼓励的微笑时,老师与学生的距离又会使怎样?看见距离二字,情不自禁还是想到了教育,想到了学生。

 

走进校园了,遇见学生,学生总会大声的问候:老师好!我或许给他们一个微笑,或许答应一声,或许回敬一句:你好!似乎感觉学生好满足,满足于自己的问候得到了老师的回敬,自己的礼貌得到了老师的认可,一事一蹦一跳的走开了,目送他们的背影,发现,老师与学生之间没有距离,因为那是心与心的交流。

 

最喜欢星期一,星期一总会有好吃的。那是因为,孩子们周末回到家,父母给他们准备了好吃的饭菜还有可口的零食,他们会把蛋糕、点心之类的零食带到学校,对于住校生来说,这也是他们课间、饭后最美的享受了。提前三分钟来到教室,总会有孩子出其不意的走到你的身后,不容你发现是什么,已经塞到你嘴里了,甜甜的味道,爽爽的心情,一节课下来,都甜在了心里。学生与老师没有了距离。

 

喜欢有争论的课堂。这段时间都在做模拟试卷,一套套,一张张。不能一道道的讲,45分钟的课堂,我只讲15分钟,精讲,剩下的时间教给学生。要求,先独立思考,自己纠错,然后找伙伴商讨,还不会一起找我,至少两人哟。于是看到全班孩子三人一伙,四人一组讨论的热火朝天,真为他们高兴。不时地,他们小组一起反驳我的答案的权威性,于是我们就会展开热烈的辩论,各说各的理由,当孩子们心服口服时,他们的笑脸,丈量了我们师生之间最美的距离。

 

课下总喜欢和孩子们聊天。每每上课前,总有孩子在走廊里等待我的出现,当他们从我手中接走教科书时,我的微笑与他们的笑脸相遇,我们的距离成了零。

 

当孩子们有了伤心事愿意在老师这里得到帮助;当孩子们有了开心事愿意告诉老师时;当孩子们课下喜欢亲近老师,喜欢于老师聊天时;当孩子们乐意倾听老师的教诲,频频点头时;当孩子们在课堂上抬头挺胸认真听讲时;当孩子们在老师面前哭泣时;当孩子们在老师面前欢呼时;当孩子们拉着老师的手一起奔跑时;当孩子们和老师一起打雪仗投雪球时;当学生拉着老师就要与你合影时;当孩子们掏出漂亮的留言本让老师书写时……老师与学生的距离是世界上最美的距离,最美的心与心的距离。

 

距离的远近不能测量,就看我们做老师的如何去做,去定量与孩子们之间的距离。平下身,蹲下来,走进学生的内心,用真爱打动学生,心与心的交换,那才是最美的师生距离。

 

记得一位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一个刚刚开门的大阅览室里,当只有一位读者在里面的时候,这位心理学家便坐在他或她的旁边,实验进行了80次,结果表明,没有一个读者能够忍受在只有两位读者的情况下,一个陌生人紧挨着自己坐下。这表明在与陌生人交往时,存在戒备心理是很正常的,尤其是我们面临的交往对象,他们都处于青春期,自我意识非常强烈,而且又极为敏感,能够与他们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的确是一门学问。师生关系过于疏远,会使学生产生抵抗情绪,过于亲密又会使教育缺少说服力,正常的师生距离犹如弹簧的弹性范围,把握好这个弹性限度,才能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不远不近,若即若离,宽严有度,因势利导,对学生多一份理解,少一份呵斥,多一些尊重,少一些唯我独尊的心态,才能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师生交往就如同朋友交往,给彼此都留下一些空间,这样才能更加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也使老师的教学工作更轻松自如。

 

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话对我影响很深:“一个好的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教师工作是细致入微的,教师的责任是重大的,教师的角色是不容忽视的,教师的身份是至关重要的。任何一个有爱心的教师,只要愿意去探索,愿意用心去贴近学生,用爱去感染和呵护学生,都能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中的指向标,都能成为认真、负责、合格、成功的教师。

 

 

src="http://pic.sucaiw.com/up_files/swf/5beb19a315/sucaiw-12swf200110.swf"
quality="high" pluginspage="http://www.macromedia.com/go/getflashplayer"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width="680"
height="338">
距离作文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