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小学作文 > 二年级作文 >

我推荐的阅读书单作文

2017-04-29 
我推荐的阅读书单——给一线语文教师们的推荐 我一直深信,一个教师的卓越于否,最主要是看能把学生带到怎样的
 

我推荐的阅读书单

——给一线语文教师们的推荐

 

我一直深信,一个教师的卓越于否,最主要是看能把学生带到怎样的高度。而一个教师要想让自己站在卓越的高度,选择读书是最佳途径。可是光知道阅读有好处是不行的,要会阅读,善阅读。人的一生很短暂,应该阅读的书籍却很多,所以选择就相对来说非常的重要。基于此,根据个人专业成长的发展,特向一线语文教师推荐如下书单(不在于量有多大,关键要选择精,抓得准,用得活。):

一、本体性知识推荐

1、汉语知识

《图解汉字起源》

书法家王祥之的《图解汉字起源》一书用与甲骨文或金文相对应的图形和通俗的语言,系统地对汉字各个组成部分进行了解读,揭示了汉字原始的创造构想与发展历程。本书图文并茂,将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科学性融为一体,对古文字、繁体字、简化字一并解读,并用直白的方法讲授给我们,对学习使用汉字者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新教育一直倡导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学生接触汉字就要使用字源解字的方法,从根本上学习汉字,理解汉字,发现汉字的美。这样学汉字是一种能力。

2、文本解读能力

解读神话类:《千面英雄》

坎贝尔的《千面英雄》中,最触动我的一句话莫过于:“神话是众人的梦,梦是众人的神话。”神话不再是远离我们现实世界的英雄传奇,而是透露我们心灵秘密的藏宝图。俄底浦斯恋母弑父,所折射的无非是子女成长“破茧而出”的愿望和最初的性向往。然而,因为社会的诸多伦理,这些欲求只能潜藏于内心。于是涌现为个体的梦——而这梦为太多的人所共享,便成了神话。而每个神话故事,也正如一个个以英雄为主角的梦。用坎贝尔的话说,我们每个人拥有一座属于自己的、未被认可的、初步的、但隐含强大力量之梦的众神庙。梦境脱离了现实的伦理控制,映射出最真实的自我。是的,就是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在神话领域的应用。每个做梦的孩子心里,都有将自己扮演为神话英雄的冲动。而细心读那些神话,才发现英雄们亦不过是不肯死去的欲求。坎贝尔说得再漂亮不过了:“整个社会以充满生机的不朽单元呈现出来……世世代代的个人像身体上的无名细胞一样逝去,但是稳定永恒的形式却保留了下来……拥抱这个超我,每个人都会发现自己因此被提升、丰富、支持和扩大。”如同神话中所描述的那样,人会找到数千年走来的路。在这一刻,个人在神话与梦境中永生。

解读童话类:《巫婆一定得死》《童话世界与童心世界》《童话人格》《儿童的人格教育》

雪登*凯许登的《巫婆一定得死》给我们道出了童话故事的意义。童话故事的意义在于,帮助孩子处理成长过程中必须面对的内心冲突。每个重要的童话故事其实都在处理一项独特的个性缺陷或不良特质。在“很久很久以前”之后,我们开始看到童话故事处理的正是虚荣、贪吃、嫉妒、色欲、欺骗、贪婪和懒惰,这“童年的七大罪”。童话故事背后的“罪恶”,正可以解释为什么童话故事会引发儿童激烈的情绪,也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会特别热爱某些故事。孩童正是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观照自己,不断地追求完美。儿童在聆听童话故事时,会不自觉地把自己内心各部分投射到故事中不同角色上,在各个角色身上“存放”内心对立的各种特质。童话故事把内心各个力量的冲突幻化成故事中各角色的冲突,帮助儿童解决心理上的紧张,以免影响他们对自己的感觉。)为什么女巫一定得死?“女巫”:不论是黑心皇后、邪恶魔法师,还是心怀恨意的继母,凡是对主角造成致命威胁的就是女巫。女巫,象征读者内心的弱点和缺陷。女巫的死,意识着正义战胜邪恶。记得刚读此书之时,一直在想一个问题:这本书于文本解读有何帮助?现在想,读了这本书,明白了一些作者的观点,以后在解读童话故事之时,就有了一些借鉴作用。

美国布鲁诺*贝特尔海姆的《童话世界与童心世界》写到:“这些故事是从儿童的真实心理和情感存在状态出发展开的。他们以一种儿童不知不觉就能明白的方式谈论他们严重的精神压力,提供暂时的和持久解决紧迫困难的样板,但并不忽略成长所必须的最重要的内心斗争。”生活中各种各样复杂的事情常常使儿童感到困惑、恐惧、孤独、痛苦、不知所措,这是成长必须经历的,而童话却借助故事帮助儿童解决内心的矛盾和恐惧。“童话的形式和结构使儿童心中浮现出一些形象,根据这些形象,他可以构造幻想,并用这些幻想更好地指导生活。”这些伟大经典的故事不仅影响着孩子们,也同样影响着我们这些大人们,想想童年时读的《丑小鸭》、《海的女儿》《灰姑娘》这些经典的故事,它们曾经给予我们的心灵以多大的力量。童话对人们的影响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

解读古诗词类:《唐宋词十七讲》《人间词话》

叶嘉莹先生的《唐宋词十七讲》是1987年应辅仁大学校友会之邀所做唐宋词系列讲座的纪录稿,书中共论析了温庭筠、韦庄、冯延巳、李煜、晏殊、欧阳修、柳永、苏轼、秦观、周邦彦、辛弃疾、姜夔、吴文英、王沂孙等词人十五家。结合他们的历史背景、生平经历、性格学养、写作艺术等方面追寻唐宋词的演变与发展轨迹,讲述中既兼顾他们纵横之间的影响及关联,又特别注意其虽相似而实不同的深微意境,清隽的言辞于含英咀华之中深探词人之用心,实际上,这也是我所读过的唐宋词史中写得最好的一部。

3、大量的文学作品

朱永新《小学生阅读书目》《中学生阅读书目》。

朱永新教授主持,历时6年,在上万份问卷调查基础上,邀请海内外百名专家,学者,教师,学生参与拟订,有文学作品,人生修养,名人传记,科技读物。学生要读的老师必先读,才能在班级共读中给予真正深度的引领。

二、专业知识推荐

1、教育教学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魏智渊的《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涵盖了我们学校教育的全部内容。

苏霍姆林斯基的出现,是一个奇迹。他既拥有深厚的学养(尤其是教育学、心理学素养),又有漫长而扎实的实践(长达30年之久),并且实实在在地创造了一所举世闻名的学校(帕夫雷什中学)。对我们而言幸运的是,他还以超乎寻常的勤奋,把这一切思考记录了下来。这几方面的成就,使得苏霍姆林斯基成为一座活的教育学宝库,其中蕴藏着大量的细节,或者说活的教育学细胞,可能源源不断地给后代的人们以滋养。遗憾的是,虽然苏霍姆林斯基读者众多,但这座教育学宝库的能量,远远没有发挥出来,许多人对苏霍姆林斯基更多的是赞叹,但却不得其门。而赞叹往往源于一鳞半爪的“收获”,如感动于苏霍姆林斯基的勤奋和对学生的爱,或只看到他对阅读的强调,等等。显然,这导致了相当程度上的误读,以及对苏霍姆林斯基真正的贡献(尤其是智力方面的成就)的忽略。  魏智渊编著的《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上、下)》的意义,就在于尝试从苏霍姆林斯基众多的著作中提取框架,梳理出“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的基本结构,然后将他的著作择其精要进行阐述,指出其中的关键,以协助读者理解苏霍姆林斯基的真正贡献,并使之在教育教学中真正地发挥作用。

这两套书配合着阅读,我们会看到魏智渊老师非常详细地解释了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里的诸多概念,如“自尊心”“信任”“个别对待”“两套教学大纲”“自动化阅读”“交集点”等等,编排考虑周到,各章有导读,紧接着是苏霍姆林斯基著作文选(每个文选后面还精心地列出了几道思考题供教师思考),然后是解读,接着是案例分析,最后还给老师们列出了“资源与拓展”(即相关阅读书目或者资料)。语言深入浅出,能帮助一线教师更好地理解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理论,以便更好地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

2、理想课堂能力

干国祥的《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生命中最好的语文课》

如果同时拥有这两本书,应该先看《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然后再看《生命中最好的语文课》。因为在前者中,干老师对什么是有效教学框架,什么是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什么是有效教研模式进行了理论的阐述,并结合了具体课例来说明。而后者是新教育模式框架下一堂堂具体而真实的课例,是进一步体现新教育教学模式精神的。

《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一书的引言给我们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怎样的课才是一堂好课?这个问题我想每个人会有不同的答案。而对于年轻教师而言,怎样在众人面前上出一堂精彩的、打动人、吸引人的好课也是我们最迫切想知道的。读了这本书,我想,我们会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

在这本书中,干老师的每一个课例似乎都在给我们启示,让我们思考。举个例子来说说,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自然之道》,我在教授四年级时也上过。干老师在课例中罗列了几种不同的课文主旨:

1、作者告诉我们要保护野生动物,因为他们和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

2、要爱惜和保护小海龟,要谴责海鸟那种残暴的行为。

3、要维护生态平衡。

4、要按规律办事,如果不按自然规律办事,就像文中的人们一样,往往事与愿违,好心也会办成坏事。

对照以上这四个课文主旨,我回想起当时我教这篇课文时,把课文主旨的定位与第4个很接近。但是干老师的问题却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小海龟有没有按自然规律办事?海鸟有没有按自然规律办事?为什么人们只为幼小的海归担忧,却没有想到这些海鸟如果找不到食物,它们也将饥饿而死,而它们嗷嗷待哺的幼崽也同样会面临死亡?没有想到这些海鸟如果不以这些海龟为食,那么它们势必以海龟鱼虾为食,而鱼虾也同样是美丽的生命?是啊,在教学中,作为老师的我,已经人为地把自然生物划分为高贵部分与罪恶部分,我把幼小的海龟当成是应该被保护的,把海鸟当成是罪恶的了。殊不知,我这样的认为划分,早就已经破坏了自然之道。

这只是这本书中的一个例子,但是对于同一篇课文,干老师却给我了不一样的思考,让我从一个新的角度去解读文本。我想,能带给我们思考的书应该是一本好书。

3、完美教室

美国雷夫•艾斯奎斯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

雷夫·艾斯奎斯和他的第56号教室,确实是无数父母向往的教师和教育圣地。这位令人敬佩的美国教师,用超凡的勤奋和卓越的教育才能,解答了他在教师职业发展过程中的探索与思考。虽然国情不同、文化背景各异,但我们仍能从书中发现中美教育面临的许多相似之处。了解这些相似之处,或许有助于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教师职业的确是一项非常特殊的职业,选择这项职业,意味着教师的众多放弃和倾其精力的奉献。当然,其所收获的成就感也是其他任何职业所无法达到的。

《第56号教室》因雷夫•艾斯奎斯的工作变得充满生机与活力,孩子们因为有了这样的老师而学会了遵守规则、为他人着想、自我计划、自我教育。而这一切的获得并非教师最初的目标,他也是在不断的实践反思后才渐渐明白教育的真谛是什么,当我们越是想让孩子们达到我们设定的目标时,我们往往离目标越远。所以作为教师有时要回到教育的起点,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走进孩子的世界才能够真正找到教育孩子的方法。

雷夫•艾斯奎斯在培养孩子品质的六阶段中细致地描写了每一阶段的目标、做法、结果,同时也不断地提出“我们还可以做得更好”。就是在这种信念的支持下,雷夫•艾斯奎斯老师带着自己的学生走到了第六阶段。当我们读完了这六个阶段就会给自己一个新的目标,并且确信自己的学生也可以做得这么好,因为我们都有一个教室,在这个教室里每天都在上演着不同的故事,如果我们能够像雷夫•艾斯奎斯老师一样细心观察,从爱每一个孩子出发,那么我们也会有自己不一样的教室,就让我们从阅读《第56号教室开始》,让我们的教室变成孩子们心向往的地方。

三、人类基本知识推荐

《苏菲的世界》《中国哲学简史》《大学人文读本》

这些天我一直在看《苏菲的世界》,看那些在时空中闪现的哲人们是如何解析生命和世界的意义的。“苏菲”这个名字有“智慧”的意思。那么,《苏菲的世界》,也就是“智慧的世界”。哲学,便是能够让人变得更加智慧的学说。“我是谁?”“世界从何而来?”这两个问题在我心中时时萦绕,排解不开。世界仿佛是重新出现在我的面前,而我是刚刚在那只“大兔子”的皮毛中抬起头,准备端详宇宙中这位“魔术师”——“生命最初的意义”——的脸。我并不确定我会知道什么,我也不确定我会发现什么,可是我知道,过程有时候比结果更重要。于是我开始追随艾伯特和苏菲的脚步,展开了这场在哲学世界里的游历。

十四岁的少女苏菲看见镜子里的自己疯狂地眨眼,于是她走进了哲学的世界。笛卡尔说:“Cogito,ergo sum(我思故我在)。”这个少女也在一些神秘信件的带领下开始在哲学这个世界中徜徉着,思索着。世界起源的纱幕一层层被掀开,但是新的疑团却又接踵而来。席德,苏菲,艾伯特;席德佳,苏菲亚,大艾伯特;树林中无人的上校的小木屋,祖母从吉普赛妇人那里买来的一面“魔镜”……每件事物都是线索,每件事物也都是新的谜团。 

苏菲边走边想,一个个新的哲学天地展现在她的面前。事情的真相,原来竟是如此…… 

果真是我思故我在。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理斯多德,中世纪,文艺复兴,浪漫主义,弗洛伊德……一千年,两千年,一个世纪,两个世纪,一种思想,另一种思想都在这本书里被引述伸展得恰到好处。 

像另一个爱丽丝漫游仙境一样,如梦如幻,却又无比真实。在这个缺乏梦境缺乏哲学的时代,我在这本书里找到了他们两者之间最完美的统一。 

有时候我会想起自己走过的路,其实生命真的有很多不可思议的地方,可是由于自己已经“习惯”这样生活,也就不曾明了宇宙的浩瀚和生命的伟大。有位哲学家说过,每个孩子都是哲学家。我想,那是因为孩子都没有失去对这个世界所抱有的最初的好奇心。如果一个人对自己为何会存在这个世界上而不感到惊奇,这将是一件多么悲哀的事情呵! 

其实我没有什么把握能够真正透彻地了解世界和生命最初的意义和起源,可是我想,身为一个活着的人,就应该对自己的生命和自己生活的环境负责。如何负责呢?最起码,我们要知道自己究竟该如何生活才是最好的。我们不能如此无所谓地生活着,像一具没有灵魂的躯体。可是,生命的意义和世界的起源是一个太大的课题了,我只是一个刚刚开始打量哲学这个金色殿堂的小孩。 

世界太大,而我太小,我没有办法以自己如此微弱如此渺小的生命去探究和断定这么浩瀚这么伟大的世界。可是我知道,终有一天,我可以站在世界的顶端,仔细审视与我平等的“魔术师”。




干国祥老师说,阅读不是为了记住,阅读是选择与谁交谈。牢记对方的观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选择的对话者能不能启发你形成自己的思想。让我们开始捧起一本属于自己的根本性书籍,真正走上专业成长的道路吧!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