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彩信不得不说的那些难忘的事
(一)缘起
刚接触“校讯通家庭教育彩信”的时候,也是刚刚接手了一年级,从毕业班下来,又改教了放手8年之久的语文,每日被这些小孩子们的吵闹和无序吵得不可安宁。
突然一天,手机上收到了一条彩信,打开一看,首页是一副美丽的图画,上面写着“校讯通家庭教育彩信一年级”,那天的“开篇小诗”是《全世界都在向我微笑》,突然心头的燥乱似乎被一双温柔的手抚平,对着孩子们“嘘”地吹气,教室里突然安静下来,早晨的阳光透过玻璃窗照着孩子们的脸,暖暖地,温柔的情愫在心底蔓延。
“今天,我偷偷做了一件事/于是/全世界突然对我微笑起来……”我读出这些句子,孩子们安静地看着我,认真地听着,似乎看到了对自己招手的绿树,朝自己挤眼的花儿,问自己好的小草,向自己吱喳叫的鸟儿,甜甜的笑慢慢地漾在了小脸上。那个吵得最闹的小男孩被请到了讲台上,这首诗里的“我”换成了他的名字,一遍一遍地读给他,然后,把自己的名字加进去,互相读给彼此听,很神奇的,一天里,我看到的是他们一个个坐得挺直的身体,明亮的眼睛,甜甜的笑脸,还有一颗颗偷偷做了决定的心。
(二)润泽
彩信就这样走进了我的生活,同时,女儿,班上的孩子,班上的家长,我自己,都在一篇篇彩信中被润泽,共欢乐,同成长。
课堂上,学完课文的间歇,我和孩子们会在《开心绕口令》中欢笑,放松一节课的疲劳,《名人故事》、《好书分享》则是随手拈来,成为孩子们每日的期待,并且不知不觉地,所读过的那些故事,所提起过的那些绘本,那些书,也悄悄地在在孩子们手中出现,书逐渐成了孩子们爱不释手的伙伴。
我和女儿也同时拥有了一个期盼,在每周一、三、五的时候,期盼听到那声悦耳的短信的声响,那个时候,女儿会比我更眼捷手快地抢走手机,打开彩信,很多的时候,我是她的听众。家住在县城的西北角,学校在县城的东南角,每日路上要行走将近二十分钟的时间,这个时候,女儿便会坐在车子的后座,打开彩信,从开篇小诗读起,有时候起了兴致,还会模仿着随口来上几句。如果遇到了“数学乐园”里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便会同我探讨。对于一起有趣的动手实验,经常会进到家门,顾不上喘息,便嚷嚷着开始做。晚上,读过了手中的故事书,还非要让打开彩信来,念上面的故事给她听,才肯闭眼入睡。
从高年级到低年级,孩子们的很多学习习惯,和家长的一些沟通,也是与高年级有所不同的,这些知识都需要进一步的去汲取,彩信里的《贴心家教》和《教育资讯》、《亲子共读》、《慧老师大讲堂》等这些栏目让我和家长的沟通方面游刃有余很多。在我为了大多数的孩子们用自动铅笔写字而头疼的时候,彩信用它科学的回答,帮助我向家长解释了用木头铅笔写字的好处,我还经常把从中读到的觉得有价值的家教经验和教育咨询记录下来,和班上的家长们分享,或是提倡家长和孩子进行亲子共读,或是和家长沟通科学教育孩子的方法,或是让家长拥有必备的家长素养……一种和谐的沟通的氛围逐渐建立起来,我们拥有了和孩子沟通的密码,拥有了一种教育的默契。
(三)成长
前不久,焦作管家和负责策划的老师提议我向教育彩信投稿,跟大家分享亲子共读或家校沟通的一些做法,起初,我有些忐忑,从自己的阅读范围来看,经常局限于一些文学性的作品,有时候阅读一些教师专业成长的书籍,从班级管理、教学理念等方面也或多或少有了些收获,只是读有关家庭教育的书籍还很少,在对孩子日常行为习惯或是面对孩子发生的一些问题上还是经常手足无措。
家庭教育彩信在很大程度帮助了我,提升了我。从彩信上,遇到一些垂手可得的教育方法,便马上运用到自己的教育中,去分析,去思考,怎样科学地有效地教育自己的学生和孩子,遇到一些较好的教育理念,便马上记到本子上,多斟酌,多揣摩,遇到推荐的一些与家庭教育有关的书籍,便找到书去阅读,从中学到更多的与教育有关的知识,遇到教育资讯,便会用里面优秀的观点的做法来镜照自己……如此,日积月累,彩信让我读了更多的与家庭教育相关的书,并能够从孩子的身上反映出的一些现象上去思考如何科学教育的问题,虽然很多文字中的观点并不成熟,或者做法也显得有些幼稚,但因为彩信,自己开始观察,开始思考,开始反省自己的工作,开始调整自己的一些做法,并且试着来记录反思一些教育孩子方面的经验和反思。
正如家庭教育彩信介绍所说的那样:“校讯通家庭教育彩信围绕孩子兴趣、习惯培养、阅读指导、能力提升,为家长提供实用、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案,使您在上下班的路上、公交车上、家里……随时随地都可以接触到丰富的教育资源。”或者等车,或者闲聊,或者打个盹,或者走在路上……我们的生命中会流逝无数个五分钟或十分钟,如果此时,打开教育彩信,且看且思,在这十分钟内,或许会收获一些感动与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