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作文分类 > 文学青年 >

关于自然的作文随笔

2017-04-20 
关于自然的作文随笔

关于自然的作文随笔范文一

自然作文投稿

发件人:刎颈之交<2483258845@qq.com>

关于自然的作文随笔

如果你接近自然,你会发觉原来很多的东西都可以释怀;

如果你触摸自然,你会发现其实很多的人事都没那么坏;

如果你走进自然,你会知道所谓人与自然如此密不可分;

远看,朝海的方向。一片密密麻麻的绿色,浅绿、深绿各种的绿美不胜收——那是草地。而草地下面是褐色的土,土养育了万物,滋养了一切。

往前递进就是灰色,硬邦邦的、冷色系的灰色——那是公路。

再前一点儿就是金黄色,像蛋炒饭一样的色泽诱人——那是沙滩。

接下来是海,海!而海虽然只是我整个眼眶中画面的一笔蓝色,但它不浓墨重彩、不轻描淡写,一切都那样恰好。海的蓝微妙的给整幅画带出了一种宁静,安逸的感觉,没有纷争,没有战争。

与海一丝线之隔的是天空,白云朵朵,无边无际。

我想过天空为什么不是别的颜色?它大部分时候都是白色,我想是因为白色可以淡化很多种颜色,就像宽容也可以淡化世间很多的不愉快。

那么多美妙的景色都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而人类在大自然的基础上开发、建设。多少的美景不负存在,多少的环境眼看被破坏。都说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所有我希望我可以为自然美好的明天作出行动——种一棵树。

关于自然的作文随笔范文二

 摘要: 随着社会的文明进步,人与自然也日臻和谐,与动物交朋友的人越来越多,而且会让你逐步感受到和狗交朋友更可靠。它不计较主人的身份,无论富有还是贫穷,只要你对它好,它就会永远忠实于你,绝无二心……

  我们中国有一传统名谚“一个篱笆三根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说的是任何人的成长、成功都离不开别人的帮助。因此,中国人就最爱交朋友。再用拆字法看我们的祖先是如何理解朋友关系的。先远时代人们祈祷一人有一块田便是“福”,有衣穿有粮食吃就是富“裕”了,然而朋友之“朋”乃肩并肩的两个“月”字,楷书起来两个“月”字大小、长短均一样,就说明,祖宗认为既为“朋”就不分高低、贵贱乃至穷富。既做朋友,又称兄道弟,那更应涤除世俗,以真诚相见。一代伟人毛泽东在延安时期与美国记者斯诺交上了朋友,他无论什么时候都记住他,一次国庆大典,参加的人那么多,其中还有外国元首,上了天安门,主席让周总理把斯诺请到自己身边一同观礼,亲切交谈,接受万众欢呼,可谓交友之楷范。可是,人们在生活中往往因势利而市侩,在公众场合,他总会先拣官大的钱多的招呼,忙得头昏脑胀,根本无心搭理那些单薄的朋友,甚至不愿在大庭广众之下承认某某是自己的朋友,生怕那些肥胖的朋友笑话他居然与如此单薄的人交朋友,而一次次让自己的朋友难堪。场面上的事倒也罢了,人活着总要谋生、谋权、谋利,这也许是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光明和动力的一面,也同时是阴暗和消极的一面,这大概就是社会。本来,城市平民、普通百姓理应一律平等,朋友就是朋友,兄弟就是兄弟,还有必要分什么等级吗?

  几十年来,我一直奉行把情感给予自己最尊重的人。生活中有两种人我永远尊敬,一是有德性,二是有特长。前者无论贫穷还是富有,无论他的外衣长短,只要品格高尚,也不论其属师属友属尊属晚;后者是有一技之长,就是有才能有玩艺。我还觉得,处好朋友关系,必须常常拿朋友的长处来比自己的短处,从朋友身上不断汲取优良的、美好的东西来充实自己,会越来越感到朋友的可爱。否则,拿自己的长处去比朋友的短处,那你就会越比越长,朋友这也不如你,那也不行,到头来你会昏昏然而让朋友永远离开你,真的“水清则无鱼”了。我一旦尊敬个人,交了一个朋友就可以向他掏心窝子,中听的要讲,不中听的也要讲,给朋友以高度的信任。当然我的真实也让我吸取许多教训,甚至被拐卖,我想这个问题大家都会碰到,当学费吧,交就交一点。

  近几年,我养了条京巴,取名笑笑。小东西是离开妈妈欢欢28天被我儿子抱回来的。我本不喜欢养小猫小狗,觉得这些东西脏,还要有足够的闲情逸趣。可是一旦养了,真的就宠上了。它的行为叫你牵肠挂肚,叫你甘愿为它尽心尽力,把它当孙子一样,完全是家庭成员的一分子,自然成为最亲近的朋友了,去年秋天,我去滁州参加一个活动,当晚回不来。笑笑居然在廊下苦等,老伴三番五次叫他回屋,它都不理睬,整整等候一通宵。第二天大早我和老伴通电话,得知这一消息,我的心真的颤抖了,止不住流下了泪水。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把笑笑抱起来亲热一番。

  随着社会的文明进步,人与自然也日臻和谐,与动物交朋友的人越来越多,而且会让你逐步感受到和狗交朋友更可靠。它不计较主人的身份,无论富有还是贫穷,只要你对它好,它就会永远忠实于你,绝无二心。

  人生不能没有朋友,可真正能和你同甘共苦的朋友不是随处可得的。这就使我进一步理解“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那一名句的深刻哲理。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