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有意义的课
今天的作文课上,朱老师提着一个装得满满当当的蓝色布袋子,我们大家都张二和尚摸不到头脑,一个个都露出了疑惑的神情。我心想:这是要干什么?
朱老师看到大家迷惑不解的神情笑着对大家说:“今天我们做一个叫做”猜猜猜’的小游戏,锻炼大家的思维能力。游戏规则是:不用眼睛看,只能用手摸,猜对了加一面旗,错了扣一面旗。最后,旗多的一队成员每人加一枚大拇指,旗少的一队成员每人扣一枚大拇指。”我们被分成A、B两队,我在A队。
游戏开始了,由B队的吴昊同学开始摸,他把手伸进袋子里,摸了一会儿,才慢吞吞地说:“我摸了一个长长的,细细的物体。”他抬起头,皱了皱眉头,想了一会儿说:“底面是圆的。”老师问:“光滑吗?”“不太光滑。”他又将头抬起来,面向天花板,突然,他肯定地说:“是粉笔。”他把手伸出来,果然是粉笔!我心里暗暗佩服。轮到我了,我昂首挺胸地走上讲台,可心里真是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我将手往袋子里一伸,摸到了一个凸凹不平的东西,底下是圆的,长大约3厘米,硬硬的,这是什么?我苦思冥想了一会儿,还是不知道。不猜你了,换一个!我摸到了一个东西,这个好猜。我满怀自信地说:“我摸到了一个圆柱体,上方有一个凸起,下方很光滑,很硬,大约4厘米长。”“是什么呢?”老师问。“电池!”我肯定地说。啊哈!真是一只电池,队友们朝我竖起了大拇指,我一脸自豪地走下讲台。三个回合A、B队打了个平手。
“没分出胜负,加赛4道题,每组两道。”朱老师说。啊?真是老鼠拉铁锨——大头在后头啊!成败在此一举了!我再次荣幸地走上讲台,手再次伸进了那个神秘的袋子。嗯?怎么又摸到了上次猜不出的东西,换!我用手在袋子里搅了一会,摸到了一个东西。“圆圆的、扁扁的、硬硬的,还有花纹,是一个硬币!”我坚定地说。果然,我猜对了。A队的同学都长长地出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胜利的笑容。后面上去了三位同学,结果是我们两组又打了个平手,老师给我们一人加了一个大拇指,游戏结束了。
下课了,我迫不及待地把袋子打开,寻找那个猜不出的东西,大家一窝蜂地围了上来,看到我手中的蜡烛,感叹道:“原来是蜡烛!”这个游戏告诉了我,如果我们遇到了一些无法解决的困难,不要钻进牛角尖,要另找一条路,跳过它,成功会来的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