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知道的圆
焦昱婷
圆无处不在,你有没有发现生活中的圆呢?
据我所知车轮走一圈的路程就是车轮的周长,时钟分针尖端走过的路程也是一个圆,人们带的手镯、项圈也是圆形的,我们都可以算出它们的周长,学过的公式是:C=πd
其实,圆的面积也非常简单,生活中也有应用,就看你有没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如:吃饭用的餐桌面,钟表时针扫过的面,把羊拴在木桩上,羊能吃到草的面。计算圆面积也有公式:S=πr²
圆还是轴对称图形呢,它的对称轴是直径所在的那条直线,圆有无数条对称轴。要切记哟!
关于圆的知识,我就知道这么多。你可能比我了解的还多吧,正所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嘛!
井盖
张淑伟
来回上学路上,我看到马路边上隔不远就有一个井盖,井盖下应该是深深的水。为什么井盖都是圆的呢?
通过《圆》这一单元的学习,我明白了其中奥秘: 圆形的井盖通过其圆心的每条直径长度都是一样的,这样如果井盖被经过的车辆轧起时,不论如何轧起,其直径都会比下面的井口略宽,井盖不会掉到井口里去。而如果采用方形井盖,方形的对角线明显长于其每条边长,这样的井盖被轧起时,很容易沿井口的对角线方向掉进井中,造成安全隐患。因此,井盖做成圆形为最好。
下面是我测量井盖的直径,我用尺子测量好几次,找出数据最大的一个也就是直径的长度是60厘米,
半径:60÷2=30(厘米)
周长:3.14×60=188.4(厘米)
面积:3.14×30²=2826(平方厘米)
其实,生活中应用圆的知识有很多。只要用心观察就可发现。
寻找圆
蒋梓鑫
今天是中秋节,我们一家人回老家掰玉米。
来到地里,大人们钻进玉米地忙碌,我们小孩子就在地头玩。我看见一口井,井口是圆的,上面的盖也是圆的。
辛苦一天的人们回家做晚饭,我们在村里玩。抬头望,月亮从东方升起,圆圆的、大大的,新闻说今天的月亮是52年来最圆的一轮。我们一家人吃着石榴、葡萄、柿子。呵呵呵呵,我又发现一样东西形状是圆的,那就是我们吃的香甜可口的月饼。
这个中秋很有意思,我不仅赏月,吃月饼,而且还发现了生活中有很多圆形物品呢。
我明白了这些
宋国豪
开学以来,我们学习了圆的有关知识。在没学习圆之前,我还不知道井盖为什么是圆形的,车轮为什么不是方的,人们观看表演时,怎么都围成圆形。
现在我可以回答这些问题了:车轮做成圆形,是因为车轴到车轮周围的距离都相等,车轮转动起来比较平稳。如果做成三角形或方形,车行驶时,中心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就会上下颠簸震荡,人容易晕车,车速也较慢。人们观看表演时,不自觉地就会站成圆形,是因为表演人的位置相当于圆心,观看的人站立的位置到圆心的距离都相等,便于观看。而过年时,人们玩的套圈游戏,也是把物品放在中间,套圈的人围成圆。这样设计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因为人们到物品的距离都相等。
通过学习,我渐渐明白数学真的太有趣了!
老师的话:
自开学到现在近一个月时间,我们六年级学生把《圆》的有关知识都学习完毕。从最初的认识圆,到现在深入了解圆各部分特征,系统学习了圆周长和面积概念及公式的推导过程,也进行了由浅入深各种类型的题目分析和计算。
整体来看,多数学生对本单元知识能理解并灵活运用到实际解决问题中去。但仍有几个基础较差、学习态度不好的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较困难,计算正确率也不高。参差不齐的学习程度和学习态度让我着急,真的希望每位学生都能跟上教材进度、跟上多数学生前进的步伐不掉队。
为了不让学生死学知识、学死知识,我尽量安排学生多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在此基础上,我又增加了一项是让学生把所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相结合。于是,就布置数学日记,让学生找生活中的圆。
三天中秋假期已过,从学生交来的日记来看,75位学生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具有圆特征的物体,如:井盖、车轮、月饼、钟表、茶杯口、餐桌面、风扇转动时扫过的面等,有部分学生测量出圆形物体的周长,求出半径和直径;也有学生测出直径,算出周长和面积。更有学生联想到中秋晚上的月亮是几十年来最圆的一次。
有两个学生在日记中写测量苹果的直径和篮球的周长,这种说法不太准确,只能说测量苹果某一切面的直径。因为我们所学的圆是平面图形,而篮球是球体,苹果更是不规则的立体图,不是我们所研究的范围。利用现在所学知识也没法解决这些问题。
空间观念在小学生脑海里很难建立,一部分学生对这部分知识学起来比较吃力。因此,在教学中最好的方法是直观教学,让学生先观察实物,在脑海中形成表象,再进一步练习加深理解,逐步建立空间观念,对以后学习立体图形更有帮助!
苏霍姆林斯基说:“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在这里,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让学生到生活中去,找生活中的圆,既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也能学生把所学的抽象概念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让数学走进学生生活,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能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问题。渐渐地,学生会发现数学并不遥远,也不难学。它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朝夕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