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小学作文 > 六年级作文 >

培养孩子,用心力行——答朋友的困惑兼谈作文写作 作文

2017-04-07 
培养孩子,用心力行——答朋友一位亲戚的困惑兼谈作文写作我的一位亲戚(孩子爸爸)的苦恼:孩子作文不好怎么办?
 

培养孩子,用心力行 

——答朋友一位亲戚的困惑兼谈作文写作

我的一位亲戚(孩子爸爸)的苦恼:孩子作文不好怎么办?

文档描述了孩子的大致信息,并附带了一篇期末考试作文。期待徐老师结合这些信息以及作文,给一些指导:)

孩子基本信息:

男,2001年生,该升四年级了,喜欢动画片,对读书没有兴趣(家长说),平时读一些科普读物。家长反馈孩子脑子很聪明,数学成绩好,有好奇心,但不喜欢读书作文写得不好,经常跑题,语言不生动。例文是这学期的期末考试作文。

家长还反馈孩子平时因个子高,坐在教室最后几排,可能缺乏老师关注;孩子做事情有些走马观花;孩子字写得不好,而自己和孩子妈妈以及孩子班主任老师字都写得很好。

家长基本信息:

孩子爸爸妈妈都是大学毕业,从小学习成绩好,但因为工作原因,应酬很多,无暇顾及孩子太多。

孩子爸爸为孩子也操了很多心,比如辅导作文,主要方法是:挑选课文中的经典比如《翠鸟》《荷花》让孩子背诵;跟孩子读书时互相提问;报作文班。作文班这一项近期取消了,因为当地作文班的方法是:让孩子大量抄范文。

我跟他介绍了炉中煤老师的方法,他非常感兴趣,准备尝试一下。

孩子班级信息:

班主任老师是语文老师,刚毕业,好像没有往孩子们身上操太多心,班里边阅读氛围起不来,男孩子们都在打游戏。家长给老师提过建议,但石沉大海。

期末考试作文

九、习作。(22分)

我们每天都要做作业。想一想,哪一次作业你自己最满意,给你留下印象最深?为什么?请你写下来。要写清楚完成作业的过程,你的心情。注意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

让我满意的作业

有一次,数学老师留了两个作业:一张卷子、十五道计算题,要求家长检查。

回到家里,开始做作业了!写完了,该让家长检查了,爸爸正在玩电脑,输了好几盘,心情很不好。

我过去,还没开口他就说:“去,去,一边玩去。”

我只好出去了,妈妈也不在家、,怎么办呢?

第二天,老师收卷子,改好了,公布分呢,我害怕极了,可老师念全对的名字,里面有我的名字。放松了。

老师说有错题的怎么搞的,用扳子敲了手。太好了,没敲我的手。

这一次太惊险了。

(孩子爸爸说:老师给了14分。没什么评语。我觉得也就是值这么多。)

你好:

我觉得现在用回信的方式来对你给的材料进行分析解答比较好。

首先感谢你的信任和家长的信任,我先不说你提供的材料具有怎样重要的价值,先说说孩子的作文,我觉得就能够说明很多问题。我们仔细读一读作文会发现,这个家庭存在很多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孩子学习的主动性是有的,但是,我们看孩子的文字反映出来的是什么,老师“要求家长检查”,“ 写完了,该让家长检查了,爸爸正在玩电脑,输了好几盘,心情很不好。”家长在孩子学习的时候在做什么?而且更为值得家长注意的是,“我过去,还没开口他就说:‘去,去,一边玩去。’”家长的不负责任,让孩子根本感受不到对自己学习的关心,所以孩子只好出去了。

第二,孩子在后面提到了一个现象,那就是老师念全对的同学的名字,他是提心吊胆的,这让孩子感到的不是学习的快乐,更不是真正的学习主动性。错了怎么办?孩子说得很清楚,那是要用板子打手的。孩子很高兴,因为没有挨敲。

家里不喜欢,学校让孩子感到恐惧,孩子怎么会对这个学科和老师产生兴趣,并且有学习的欲望呢。即使这个老师教学很有一套,那么,他也无法让这个孩子能够从中快乐的掌握自己所传授的知识。我们从考试题的要求中可以看出,孩子没有跑题。要求哪一次印象最深,这一次最深,为什么?为什么偏偏这一次最深?而不是一次快乐的自我探究?令人深思。

然后,我再评价这个作文的质量,这篇作文可以是一篇很好的日记,具有很大的价值。算不上高质量的考试作文,但是绝对是孩子真实的想法,有真情实感,而且语言准确简练。一个三年级的孩子,他敢于这样表达,能够选择真实的事件来写,已经很好了。好像三年级的孩子是才开始写作文的。一年的时间,不可能有什么篇章结构或者文采之类的要求的。

下面我对这个家庭的情况谈谈自己的看法。

孩子的爸爸苦恼什么?我真的不知道他为什么会苦恼,从孩子的作文中可以感觉到,他已经给孩子留下了很深刻的一个形象,那样的事情也绝对不是一次出现的。这话虽然不中听,但是很在理。希望家长能够反思自己在家庭中给孩子营造很好的氛围和对孩子有耐心的指导和引导。

三年级的孩子喜欢看动画片不是什么坏事,不过要有要求,有限制。读书的兴趣,不是孩子自己就能喜欢上的,读书的确没有看电视那么容易让人喜欢,这一点,家长应该做好引导。父母都是大学毕业,因为工作原因而应酬,无暇顾及孩子,这些都是借口。只要孩子和自己在一起,就是教育和影响的机会。如果孩子写作业,家长在玩游戏,这样的“应酬”是不是应该尽量避免呢?很多时候,孩子的行为来自家长怎么看待孩子,家长的关注和评价能给孩子很大影响。积极地关注和评价会让孩子更好的发展。如果因为自己的心情——尤其来自游戏不高兴之类的——就对孩子训斥或者看不顺眼,那么孩子为什么还需要家长对自己有更好的评价呢?

家长说为孩子操了很多心,这些都是没有任何价值的。操心都是在心里,孩子感受不到。孩子感受到的是,自己做得不能让家长满意,家长就会逼迫自己做一些不感兴趣的事情,如果做不好或者不好好做,就会遭到家长的批评或者责备。这就是所谓的关心吧?我之所以说这么多,是因为这是孩子要进步的一个必要前提。孩子还小,是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的,尤其是家庭环境。所以,家长必须从行动上对孩子关心才好,而不是操心,操心换来的只能是家长更多的急躁,从而失去耐心。进而我要说的是,孩子的作文刚刚起步,不要过于急于求成,只有耐下心来,才能让孩子有所进步。

家长都是有知识的人,而且让孩子背诵一些经典的篇章,这是很好的,互相提问也是很好的。在作文班的学习,有时候更多的是注重在形式上,很多作文班急于求成,要求孩子立竿见影,就会采用哪种抄写范文的方式,让孩子仿写。他们需要的只是分数。所以家长明智的停下了,这很好。三年级就上作文班,我不认为是好事,因为孩子缺少积累和对生活的观察。

这一点是最关键的。家长和老师要教给孩子的,首先是对生活的观察和对知识的积累。背诵经典篇章,可以从古诗词背诵开始,如果家长一个星期能够让孩子背诵两三首诗歌,这就足够孩子成为一个语文优秀的孩子了。一个星期两首,一年一百首。到六年级能背诵三百首诗歌的孩子,不相信是一个作文写不好的孩子。这一点不需要中间的验证,一定会有结果的。要反复的背诵记忆,反复的巩固。这同样是对家长的一个考验,绝对不能扔给孩子一本唐诗、宋词选集就让孩子自己去背就完了。而是需要家长认真的对待,而且要对孩子的背诵习惯和任务的完成有一个很好的监督。四年级、五年级的时间是足够的,六年级紧张可能会随着背诵诗词的内容加长,每周一首也不是不好。所以,这一点,是作文的基础,也是底子,必须要有积累。

其次,要让孩子爱上阅读,对于那些经典的现代文,孩子只需要把要求背诵的背诵下来就好了。主要的还是阅读量,阅读在量的增加的同时,一定要求孩子不要走马观花,而是要让孩子去思考。家长可以让孩子每读一本书,填写一张读书心得卡,分为书目、作者、主人公简介、反面人物简介、主要矛盾、故事基本情节(起因、经过、高潮、结局)、评价、喜欢段落摘录等几个方面,做成表格,目的在于让孩子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思考,这个表格可以让孩子对基本信息准确记忆,而且还有概括能力训练和评价,最重要的是思考。家长要做的就是长期监督。

但是,前提是家长必须要引导孩子喜欢阅读,一开始的时候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一旦有时间,就要和孩子在一起阅读,可以分别读自己的书,每次必须要对自己阅读的一部分内容有一个交流,这种交流是一种随意性的,这是对孩子阅读思考的一个训练。而且是家长要主动和孩子交流,孩子说不说没关系,关键是家长要让孩子看到,应该怎样去读书,而且读得很有味,很有趣。家长很忙,不在于每天都这么做,但是,如果有时间,就要和孩子一起做这件事。也许有困难,但是至少周末还是可以抽出来至少一个固定时间段的。一旦孩子被引导上了路,那就可以逐渐对孩子明确要求了。

如果这两点一个都做不到,写好作文是很困难的。而且,没有什么更好的快速作文。我的方法也是建立在孩子自己的积累基础上的。

如果说,非要什么速成的方法,我这里也提供一点自己的想法,但不是根本的。那就是在积累的同时,让孩子学会观察。让每个年龄段的孩子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他们学校学到的那些东西,是完全可以达到一个很好的地步的。只是在于怎样调动他们的写作积极性和对知识的运用能力。这一点就是对周围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这一点我实在说起来比较多,而且不是三两句就能说清的。简单的举一个例子吧。我家门口有一条路,一年里至少维修了四次。我这几天就想到了一个素材,如果一条路从一开始就走进了我的视野,我从它开始修的第一天就写下来了,过了一段时间,这条路上发生了什么变化,是挖坑还是掘沟,或者是插上了小旗,或者是又损坏了,或者是窨井盖丢失了,或者是周围盖房子了,或者是菜市场坍塌了,或者是道路堵塞了,或者是上面的地面凸起了,或者原来修补的又损坏了,或者地面从砖铺到水泥铺又到柏油铺等,把这些细节写出来,就是一篇很了不起的文章。虽然时间很长,但是锁定一个对象来写,一定会发现很多可写的东西。比如让孩子观察一个家长,每天家长都做些什么,把他记录下来。尽量记录每天不同的内容。所谓放长线钓大鱼,意思就是告诉我们不要急于求成。

对于写作的技巧,我们可以在过一段时间对所积累的一些材料进行整理(我的训练一般一个月左右),把自己的思考写进去,然后反复修改,按照老师教的一些方法修改,反复的修改,一次只改一个地方,同一篇作文一直到写好为止,这是做一件事的完整训练,要有头有尾。

对于写作的那些技巧,在孩子没有的时候,就要教给他们应该怎么做,这是“引”;当孩子达到一定的积累之后,然后再用“堵”的方法,让孩子用多种形式表达同一个意思,这是思维拓展训练。有时候,堵,就是思维拓展。这是和治水的方法一样的,引,是一条道,堵,则是四面八方的溢出。但首先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孩子必须要有水,否则就谈不上引或者堵。

对于孩子个子高,坐在后面不受老师关注,这不是问题,一个老师是否关注孩子,取决于孩子上课的表现。孩子坐在哪里,这并不重要。教师里任何一个角落都能够接受到老师的教育教学。只要用心就能很好的学会。孩子走马观花的习惯要改,就应该从生活和学习的细节去关注,刚才说的写读书之类的一些方法和关注生活的一个现象写作,都是很好的训练。锁定目标,做事要认真,包括家务劳动、书包成立、卧室是否规矩等方面,做就做的彻底,做得完美。

另外,写字的问题,我认为,马上要四年级,是一个很好的时机,让孩子学会写钢笔字,一定要坚持用钢笔。家长和老师写字都很好,为什么不去带动孩子呢?从细节开始,不是一味的去要求孩子写好,孩子也想写好,可是家长不给一个写好的方法,是没有用的。如果真的不懂书法或者不能对孩子的写字进行指导,那么硬笔书法班还是很好的,至少要比上作文班有效果。这一点必须让孩子自愿。写字的问题,我就不多说了,但是,这一点也关系到孩子的作文分数,最终也影响质量。应该重视。我的做法一般是教给孩子一次一个笔画、偏旁部首,然后用多个例字来练习。先讲解练习方法,然后让他们仿着写,不是描红,而是临摹。最好是家长写一个例字,让孩子写一行。每天写一页(中字本)。时间大约在十五分钟以上。让孩子写好一个,要和第一个字对照,每个字改进一个地方,最后一个格里的字,要求必须和第一个大人写的一样。这类指导写字的字帖很多,只用他们的训练指导,不用他们的描红就可以了——家长字很好,我想是可以做到这一点的。如果做不到一天一个笔画,一周一个也可以。但要坚持。贵在坚持。

综合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写好作文需要的就是积累、观察、阅读和写好字这几个方面,即使这些年跟着我私下学习的学生,他们也都是在开始的时候要学作文。我也是从四年级开始收的,也有五六年级的,他们跟着我都是从积累诗词、练习书法、阅读名著(有我的分析解读)、长期写同一个题目的日记开始的。一般一年之后,都会有很明显的变化的。我用每星期一次的时间尚且能够见效,我想,家长能够做到我前面说的那些,也一定会做得更好。

最后,我要强调的是,孩子该上四年级,那么就应该注意的是孩子一切都是刚起步,还有时间去做很多事,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至少小学还有三年时间,长期的坚持下去,就一定会有效。还是那句话,家长必须有耐心。这里,希望家长能够珍惜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把关心用在行动上。更希望能看到孩子取得进步。如果需要我能为之做一些其他方面力所能及的事情,我会尽力的。

你的朋友炉中煤

2010年8月21日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