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小学作文 > 六年级作文 >

初一数学问题及解决办法作文

2017-04-03 
上次月考数学考67分,这一次月考数学得88分,总分前进了200个名次,当然,原来名次太差了,不好意思说。我难以相
 

 

上次月考数学考67分,这一次月考数学得88分,总分前进了200个名次,当然,原来名次太差了,不好意思说。我难以相信会一次进步这么多,是因为上次太差了,还是这次真的进步了,不好说。尽力来总结,以利接下来的考试吧。其实,在一次次的月考中,检验学习的方法或状态,并不是一种痛苦,反而有一种幸福。这可能就是学习的乐趣吧!

其实本月和以前一样,也是在周日抽一天时间来做一些课外训练题,做以后,家长批、改、讲,手把手地教他,改掉一些坏毛病。例如,只看问题不动手了,运算出错了,忘记换算单位了,换算单位总挑复杂得换了,方法不够简单了,解法不够简单了,厉声与循循齐飞,重复与唠叨同上,只希望能加深印象。

上周日,我发现原来奥数老师讲过和一种解决方法特别好,就是画图解析法,也可以说是层层剥笋法吧。尤其对于他们正在学习的行程问题。于是教给他,一要先把已知条件,用笔简要在演草纸上写出,尤其是各类数字,二是接下来画图,把问题的过程画出来,说不定就能想出办法来了。而他总是先看一遍问题,结果那么长的问题题干,越看越晕,不会了,不做了。。。。。。。但是纠正了几次,他还是没改过来,总是习惯自己先看。人啊,从小孩子时期开始,就有固执,难以脱离原状的一面,本周日要继续啊。

我在网上寻找数学方法时,发现网友中提到的总结的很好啊,比如初一数学学习中经常出现的几个问题:
    1、对知识点的理解停留在一知半解的层次上;
    2、解题始终不能把握其中关键的数学技巧,孤立的看待每一道题,缺乏举一反三的能力;
    3、解题时,小错误太多,始终不能完整的解决问题;
    4、解题效率低,在规定的时间内不能完成一定量的题目,不适应考试节奏;

5、未养成总结归纳的习惯,不能习惯性的归纳所学的知识点;

这些问题在我家的学生身上都存在。只是好的时候轻些,差的时候,情况会严重些。

人家给出的方法,我也很受启发,总结如下:

(1)细心地发掘概念和公式。建议是:更细心一点(观察特例),更深入一点(了解它在题目中的常见考点),更熟练一点(无论它以什么面目出现,我们都能够应用自如)。

(2)总结相似的类型题目。当你会总结题目,对所做的题目会分类,知道自己能够解决哪些题型,掌握了哪些常见的解题方法,还有哪些类型题不会做时,你才真正的掌握了这门学科的窍门,才能真正的做到“任它千变万化,我自岿然不动”。

(3)收集自己的典型错误和不会的题目。一旦你做了这件事,你就会发现,过去你认为自己有很多的小毛病,现在发现原来就是这一个反复在出现;过去你认为自己有很多问题都不懂,现在发现原来就这几个关键点没有解决。我们的建议是:做题就像挖金矿,每一道错题都是一块金矿,只有发掘、冶炼,才会有收获。

(4)就不懂的问题,积极提问、讨论。发现了不懂的问题,积极向他人请教。这是很平常的道理。但就是这一点,很多同学都做不到。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一是,对该问题的重视不够,不求甚解;二是,不好意思,怕问老师被训,问同学被同学瞧不起。抱着这样的心态,学习任何东西都不可能学好。“闭门造车”只会让你的问题越来越多。知识本身是有连贯性的,前面的知识不清楚,学到后面时,会更难理解。这些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你对该学科慢慢失去兴趣。直到无法赶上步伐。

(5)注重实战(考试)经验的培养。逐步适应考试节奏。做题速度慢的问题,需要同学们在平时的做题中解决。自己平时做作业可以给自己限定时间,逐步提高效率。

讲解概念、抄错题、总结问题类型、讨论和问这四方面,我认为是学好数学最重要的方法,家长已经在注意引导学生了,但是的确是学生在这四个方面主动性都不行,只好先被动地进行了,但愿能在隐性地引导下,他能形成良好学习习惯。

同时,要牢记,数学成绩是做题做出来了,做题同时,要讲解,要总结类型,还要重复纠错,希望在接下来一月中,我能牢记这几点。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