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作文分类 > 优秀作文精选 >

王常臣三十六年献身黄河滩区教育记作文

2017-03-24 
题记:办优质教育需要优秀教师,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更需要专业精良,事业心强,热爱孩子的优秀教师。我怀着崇敬的

题记:办优质教育需要优秀教师,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更需要专业精良,事业心强,热爱孩子的优秀教师。我怀着崇敬的心为奋战在黄河岸边的一位老教师写了一篇短文,以表达我对这位扎根农村、献身教育者的敬意。

扎根乡村,矢志不移

 

 

——王常臣三十六年献身黄河滩区教育记

                                           

王常臣,男,现年56岁,濮阳师范毕业,在濮阳县黄河滩区的王称固乡王庄小学任教,小学高级教师,濮阳县小学语文优质课教师、中共党员、小学校长。从1974年1月登上讲台,已当了三十六年的教书匠。下面,笔者从以下五个方面介绍老师的教学生涯。

 

一、一片爱心,矢志不移,办好乡村小学教育

 

老师是73年高中毕业后走上讲台的。从那时起,他便爱上了学校,爱上了孩子,决心下功夫教好书,条件再苦,不怕;76年—79年四年胃病缠身、坚持;教学毕业班任务重、加班;教学成绩年年优秀。1981年濮阳县三中招收重点初中班时,全班三分之一被录取,成绩优异,受到主管领导、同行和村民的交口称赞。

1982年,王老师以优秀的成绩被濮阳师范民师班录取。两年的深造,不仅让王老师如虎添翼,也坚定了他献身农村教育的决心,毅然放弃了留校工作的机会回到了王庄小学,甩开了膀子大干,所教毕业班成绩年年名列全乡第一,成了乡里有名的语文教师,乡教育组领导先是让他去外学区当校长,后来又选派他去乡中当领导,听到这些消息,老教师王遂民和村支书、村长说什么也不让他离开王庄小学。听着乡亲们诚挚的劝慰,再看看几百个孩子期待的双眼以及王庄小学这片热土,王老师最终选择了留下,再次放弃了离开讲台的机会。

老师说:“我铁了心,作为教师,我要把学生教好,作为校长,我要把王庄小学办好。”

 

二、立足教改,开拓进取,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古人云:一日无书,百事荒芜。王常臣老师爱读书。〈〈小学教学〉〉、〈〈小学语文〉〉,还有名家于永正的〈〈教海漫谈〉〉等教改方面刊物,他一有空就孜孜不倦地读起来,从中受益匪浅。其次,他教学肯下功夫,无论是备课、写教案、还是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都做到时一丝不苟。遇到困难,常常翻阅资料,请教同行、上网浏览、从不放过。第三,是摸着了教学生写好汉字和提高写作水平的门道。在教写汉字方面,他每天坚持练写钢笔字、粉笔字,使自己有比较扎实的功底。每学期开始,都要从各方面向学生讲写好汉字的意义。他常说,写好汉字就是爱国。从而激发学生写好汉字的兴趣。比如、去年五年级他就把五单元〈〈遨游汉字王国〉〉的综合性学习这一单元放在最前面去学,激发兴趣,变要你写为我想写、能写好。另外,一星期安排两节写字课,一周当面指导批改学生的字两次,每四个周举行一次班内写字竞赛,每学期全校举行一次写字比赛,高年级还进行办板报比赛;重大节日如“元旦节”、“六一儿童节”、“教师节”、“十一国庆节”都每人办一张手抄报,对写字、手抄报优胜者颁奖,写字活动的开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练写汉字的热情,有的学生自觉买来字贴或练字本加以练习,到五年级毕业,95%以上都能写一手流利的汉字。

老师不断解读新课标,用它作指导,把语文教学与作文教学有机地结合,背好词好句,仿写小片断、发挥想象、续写故事、简简单单教语文,还培养学生写日记的好习惯,每周写3—5篇并查阅积累,作文水平不断提升。学生王思蒙在报考油田五中时,语文成绩满分,这与他扎实的基本功、秀美的字体、流畅的文笔分不开的,也与老师辛勤的培养是分不开的。

三、工作负责,为人师表,带出黄河滩区一个亮点学校

 

   人常说:有一个好校长,就有一所好学校。作为一个在一线教学的老教师,也作为一校之长,王常臣吃苦在前,勇挑重担,一直担任小学毕业班的语文、品德、科学等课程;学校青年教师的培训,学校舍得花钱,大力支持。教学上,王老师还亲自进行传、帮、带、指导他们的汉字书写和写字教学。听他们的课共同切磋,在交流中提高教学水平。日常工作,王老师以身作则亲自动手,如美化校园、修剪花草、修补围墙、清理厕所等,今年夏天,由于某种原因,学校厕所臭气冲天,苍蝇乱飞,严重影响了学校的环境,王老师带领了六个学生用了近10个小时的时间清理了四个厕所。当时,那令人作呕的气味令王老师一次次的呕吐,但他没有退缩,坚持到底。那天早上,他还自费给参加打扫的学生买了方便面和饼充饥,没花学校一分钱。作为校长,也作为一线教师,对学生有爱心特别重要,学生有病,他常常带他们去看,有时还自己掏钱,家长万分感激。一次学生王艳飞耳朵意外摔伤,王老师急忙用摩托车带着她去乡卫生院看病,付钱取药,后来她的家长去了医院,守着她输液。当时的天又黑又冷,王老师饿着肚子回到了家,匆匆忙忙吃了几口饭,又返回来雇了一辆出租车,把她们母女俩送回了家,那天是王老师患感冒一周才好。王老师做到了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而他自己却是小病不误课,大病不耽搁,2000年,他患了严重的痔疮,车不能骑,凳不敢坐,大便血流不止,无奈作了手术。只请了两天假,便到学校上课,周六又把耽误的课补上了,没有一句怨言。问他为什么能这样做,他说:谁叫咱是人民教师呢?

由于全体教师工作有合力,教学有能力,领导为人师表有号召力,把王庄小学办成了一个和谐向上,质量一流,群众放心的学校。面对私人办学猛增,学生大量流动的情况下,王庄小学五个教学班,仍有二百二十多名学生。三十年来,王庄小学为上一级输送了一批又一批高质量的优秀人才。真可谓,乡村学校的天蓝了,教师用心血和汗水浇灌的桃李也结得多了。因此,学校年年被乡政府评为先进单位,几次被评为县级先进单位、县级规范化学校。老师本人年年被评为乡级优秀教师,多次受县教育局、县政府表彰,一次被市教委表彰。

 

四、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加压充电再做贡献

 

作为一名一线的年过五旬的老教师,老师时刻感到自己教学水平不够高,因而,经常参加市、县、乡举办的语文讲座、教改观摩课、示范课、经验交流会,为自己加压充电。尤其是主动参加市教研室举办的农村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班,早起5点30分就起床早读,坚持听名师分析教材,专家的讲座一场不拉,备课、说课、办手抄报,带头参加各种活动,使他的语文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老师在我们的谈话结束时表示:决心在今后的日子里,继续与书为伴,活到老学到老,积极参加培训,提高教学水平,为人师表,脚踏实地,为黄河滩区的乡村教育再做贡献,让乡村教育的天更蓝、桃李果子更丰硕!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