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作文分类 > 优秀作文精选 >

读《把班级还给学生》【3】作文

2017-03-18 
作为教育者,我们身上缺少什么?从书本《把班级还给学生》第四章里面我找到了答案。麦克劳德上小学的时候有一天
 


作为教育者,我们身上缺少什么?从书本《把班级还给学生》第四章里面我找到了答案。

麦克劳德上小学的时候有一天他非常想看狗的内脏是怎样的,于是他就和几个男孩偷偷地把一只狗宰杀了,结果这只狗是校长家的,而且是校长最喜爱的狗。校长很生气,决心惩罚他,就罚麦克劳德画一幅人体骨骼图和一幅人体血液循环图上交。这时麦克劳德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鲁莽,心甘情愿地接受了处罚。后来他认真地画好了两幅图交给了校长,校长觉得画得非常好,杀狗事件就这样轻松了结了。

在这件事的影响下,后来,麦克劳德成为有名的解剖学家,并获得了1923年诺比尔医学奖。

读完这个故事,我在想,如果换成是我,我肯定会大为恼火并严厉批评他,而且还要通知到家长……可是,麦克劳德的校长并没有这样做,他是一个真正懂教育的人,他的做法不仅保护了孩子这种强烈的好奇心,同时又让孩子充分认识自己的错误,这样的方法是最巧妙的处罚方法。他在批评的形式下,又给了麦克劳德一个学习生理知识的绝佳机会。

从这个案例中,我终于明白解决问题的方式,要以教育为目的,以真正的爱为前提,用惩罚的方式让学生做,这不仅会增强孩子的责任感和认真态度,更会给学生留下不可磨灭的影响。·

 作为教育着,我们到底缺少什么?说白了,我们缺少的是一种研究的态度,一种思考的精神,一种正视自我的工作品质。太多时候,我们被功利吸引,却忘记了要成事先成人的古训;有时,我们特别任性,总是爱当指挥希望学生绝对服从;有时,我们只看虚假的表象,却无视事情的实质和本源。

作为一个教育管理者我们缺什么?正如书中所说,我们缺的是不断地对问题进行思考、分析、逐渐调整和完善解决问题的思路、途径和方式。我想这是我们管理中可以通用的一个解决问题的思路公式。

1.追问“是什么?”“不是什么?”

      2.追问“为什么?”

      3.追问“怎么办?”

下面我想以杏坛网研社的案例为例,来分析一下我的解决思路。

【杏坛网研社研讨案例】小峰同学因为腿伤学习耽误了两个多月,回到学校后,自己觉得和同学在学习上差距很大,于是就开始自暴自弃,整天和班里成绩两个最差的学生玩,老师虽然忙着给他补课,但是面对小峰这样的状况也非常着急,不知这样才能让孩子避免这样的自我角色定位行为,让他接触所有的同学,达到取己之长,补己之短的目的?

第一步:追问“是什么?”“不是什么?”

结论:刚上一年级的孩子,天真活泼,个性十足,他们什么都不懂,凡事都是随心而为,随性而做。他们还不懂学习的重要性,不会选择如何交友,更别说角色定位了。

第二步:追问“为什么?”

结论:小峰喜欢和学习上什么都不会的两个孩子玩是很正常的,他因为落下的功课太多,老师讲什么他一点也听不懂,而其他同学忙于学习也没有人会和他玩,自然疏远他,所以他亲近这两个没有学习压力的孩子是很正常的,是一种需要,因为他也需要玩伴。

第三步:追问“怎么办?”

其实我觉得我们还是要从孩子的本性和心理出发来帮助孩子解决这个问题,为孩子创造一种温馨的班集体氛围、比如开一次《比比谁最棒》的微型班会课,特别表扬小峰同学,因为在他腿部骨折养伤的日子里,他能坚持配合治疗,忍得住寂寞,耐得住孤独……开这个班会的目的就是给小峰同学在同学中树形象,给他信心的同时也鼓励大家主动亲近他,让更多的人和他交朋友。二是,给小峰同学负责学习的任务,比如早上的课文领读,这样会激励和督促他回到家自觉主动的参与学习,否则只依靠老师的补习是远远不够的。三是,要让班上的学生组成分工帮扶小组,利用放学后或上课前或周末的时间帮助他补习功课,这样做既体现了集体的力量又让大家感受到了班集体的温暖。

问题就这样解决了吗?没有!因为在我们完成这一系列的铺垫和行动之前,作为老师我们首先要做的不是给学生指导如何角色定位,而是创造各种条件让孩子们感受到这个班集体的温暖,学会团结合作互爱。我们心里想到的是对学生的关爱和平等对待,而不是分数和成绩。

作为班级的管理者,我们要做的就是拓展和加快班级与师生的共同发展,进一步增强师生教育生活的幸福感。我们面对问题的思考方式直接决定了我们的行走方式。有了路,就不怕远,可是怕走偏。人是会思想的芦苇,让我们学会追问为什么?让追问和研究成为我们每一个人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