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传统节日更有味道
文/嘉杰
去年端午节,八点钟左右光景,我匆匆忙忙去买艾叶,但跑遍了整个菜市场也没有买到,后来跑遍了整个武陟县城,还是没有一个人卖艾叶,一种缺憾就永远定格在2010年的端午节。为了弥补去年的缺憾,今天我就赶忙去菜市场买了几束艾叶。插在了门上,放在了屋里。
顿时一股中药的清香在屋内弥漫开来,让人沁人心脾。这是艾叶的清香,更是传统文化的味道。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作为重要内容之一。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端午节插艾,也演变成我国端午节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为传承和弘扬传统节日文化,我国特意把端午节、中秋节、春节规定为法定假日,目的是引起国人的重视,尤其是对广大青少年进行传统节日文化熏陶,让青少年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但因许多筹划和创意不到位,导致现在即使放假了,却没有起到相应的作用,比如很多人竟不知道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的来由、风俗,以及应赋予的时代意义。
另外我在一本书上看到,早在一千多年前,从中国起源的端午节就传到了韩国。从1967年开始,“江陵端午祭”就被韩国定为“重要无形文化遗产”,受到国家的保护和扶植。后又经过二十多年的精心准备,韩国的“江陵端午祭”于200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口头及无形遗产”。我认为,韩国“江陵端午祭”申遗成功,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光荣,同时也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尴尬。
弘扬传统文化刻不容缓,需要国人的共同努力。
鉴于此,我认为在传统节日前夕,各单位可以利用板报、演讲、征文、知识竞赛、小型文艺演出等形式,介绍节日的由来、风俗以及所蕴含的传统文化,也可以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比如春节写对联、端午节包粽子等活动,进行诠释传统文化的内涵,让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和博大精深。
另外,如何发掘传统节日新的内涵,赋予传统节日新的时代韵味。也是摆在国人面前的一大挑战,民俗文化只有通过文化创新,通过功能转化,整合入现代文化体系中,发挥新的功能,才可能具有生命力并得到继承和发展。
赋予传统节日新的内涵,营造浓郁的传统民俗文化氛围,应行动在平时,而不是单纯在节日里举办几场活动就能承载厚重的民俗文化,如何让民族文化深深烙进每个炎黄子孙的心里,是值得我们每个人深入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