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交流细则1:
1、进行小组长岗前培训。
(语言训练)
(1)建议组长多讲这样的话:
A、讨论开始时:“请***发言。”
B、组员回答问题支支吾吾:“你可以再想一想”
C、组员说话不太完整时:“谁来补充?”
D、看到有的组员不能主动发言:“我们是不是请……也来讲一讲。”
E、组员表达不太清楚时:“我没有听明白,请你再讲一讲?”“你是不是这个意思?……”
F、大家争论不休时: “这个问题我们是不是不要讨论了,等会儿汇报时请大家帮忙。”
(2)小组长不能霸占发言的机会。
(3)不能歧视自己的组员。
不能讲这样的话: 你怎么这么笨; 你一点也不会,我们不想要你了……
(4)学会简单的分工调控。
“嘘!注意一点” “我们声音低一点,会影响大家的” “我们要节约时间,讲过的就不要重复了。”
(交流过程训练)
1、 读预习学案;2、找出不同点;3、提出问题考考他;4、共同寻找不同的解题方法。
一. 结合预习学案怎样阅读教材。
原来学生阅读教材的层次只限于读书后把学案中的问题做出来,这种阅读是一种浅层次的阅读,到交流的环节学生往往会出现无话可说只是交流不能深入。因此,在学案中明确提出,做完后想一想为什么填这个答案,这样就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二. 交流中找出不同点。
这一环节有时也可能流于形式,只是找出来而已,没有去考虑他为什么和我的不同,原因是什么,有的在书中能找到答案,有的需要讨论后才能得到。这样就使学生有话可说,有的放矢,针对重点。
三. 质疑环节。
一是来自不同点的交流。二是提出新的问题,进一步讨论。
四. 在列方程解应用题中常常出现一题多解,这也是质疑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