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博客,总得写点什么。可总觉得没时间,先把以前写的一篇凑个数,希望能表达一下老师对孩子的心。
允许孩子犯错
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难免有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和过失,能对别人犯的错误和过失进行宽容,是一种美德。作为老师,更应该具备宽容孩子的美德。
转眼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儿童节,为了庆祝节日,学校每班出一个节目举行联欢会。通知一传达,学生立马自发排练起来,并要求我给他们找排练场地。我心中甚是高兴,孩子们大了就是不一样!我给他们提供了一条信息。一条信息是去到音乐教室,场地比较宽阔,但你们自己去征求音乐老师的同意。不一会儿,学生雀跃地跑来告诉我,音乐老师同意了!每天下午第三节一下课就去排练,老师能快点放行吗?我知道他们的意思,怕我放学后多留他们一会儿,便爽快地答应他们,没问题。但有一条要求是要保证音乐教室的卫生整洁。
每天看着他们忙碌的身影和严肃认真的样子,一股股快乐的流在全身涌动。
5月31日,音乐老师找我来了,说是音乐教室里有一个小盒子里放了几枚硬币,少了。我一听,心里凉了半截。勿庸质疑是我们班的学生拿的。可下午就要表演了,如果马上就去调查这事,肯定会影响情绪。我决定下午演出结束再问。
联欢会热热闹闹结束了,我把孩子们叫过来,询问谁动过小盒子。马上有学生说是小名动过,但小名不承认。我又单独把小名叫到一边,告诉他如果是他拿的就承认,老师是不会告诉同学们的,因为犯了错误改了就行。我苦口婆心地说了半天,他还是不承认。我只好让他走了。当然,我不能怀疑任何人。但我还是不放心,如果是他拿的,我今天不管他,那就是纵容他。
我想让家长协助调查,但我犹豫了,是告诉家长呢?还是不告诉家长呢?告诉呢,怕家长不理解,认为老师不信任自己的孩子;不告诉呢,又怕把孩子耽误了。经过一番思想斗争,我决定请小名的家长来学校。
小名的妈妈来了之后,我很诚恳地告诉他我的犹豫,我的矛盾,请他回家问问孩子。小名的妈妈挺通情达理,答应帮助调查。
六一那天,孩子们放假,我们休息。一大早,小名的妈妈给我打来电话,告诉我是小名拿的,从话语中听出她对孩子失望透顶,觉得孩子犯了不可饶恕的错误。并要求带孩子来承认错误。
我及时劝小名的妈妈,孩子犯错没有大小之分,只要改了就可以。孩子刚开始为什么不敢承认,不就是认为自己犯的错误太大了,不敢说吗?只要及时引导,孩子不会走偏路。千万不要对孩子失望。并且告诉他我保证会保护他,我不会让学生把“偷”挂在他的头上的。最后还赞扬了她是一个明智的家长。
孩子找我承认了错误后,我拍着他的肩膀说,人都会犯错误,没关系,以后再也不犯这样的错误就行了。好了,从现在开始,咱们都把这件事忘了,好吗?走,咱们到儿童乐园玩去,一高兴就忘了。我带着小名玩了一上午,看得出来,他有一些忧虑。可能还是怕同学们的议论。
2号一上课,我就要向同学们宣布,对不起,我冤枉了小名,钱不是他拿的,因为音乐老师告诉我是他忘记了,放错了地方。为了表达我的歉意,我还请小名到儿童乐园玩了一圈。学生一听,发出羡慕的声音:“他也太美了!”我打趣说:“下次也让我冤枉你一下,一定也带你去!”学生竟然说,行!我一愣,赶紧补充:“我可要吃一堑,长一智,不做笨老师了!”
试想,如果我不保护他,不为他保密,小小年纪如何面对同学们鄙视的目光?如何有信心走下去?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千变万化的,都是在曲折中前进的。孩子是受教育者,他们和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一样,是在不断改正错误中进步成长的。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宽容他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