掐指算来,我在网上“失踪”已经有十天了。
这十天,我过得很充实,很疲惫,很无奈,很困惑。
朋友用一句比较时髦的话说我“玩失踪”,其实我是“不得已而为之”,自接到学校通知,要我下周一讲优质课的选拔课后,我便全身心投入其中,积极迎战。听说这次是优质课学校只有两个指标,而候选人已有一二十,面对众多高手我是不敢懈怠的,也不能懈怠。直到今天,我才算把课准备好,课依旧不满意,成功的把握性不大……也许因为此,此时坐在电脑前有些失落,写作搁浅了十天,课要是再讲砸了,岂不是得不偿失吗?
难得有一个清静的周末,且把一切烦忧忘却一边,整理一下自己的思绪,回顾“失踪”的日子里的生活吧,在回味中或许我的心才能安稳下来,才能寻觅到几丝慰籍。
记忆一:两封便笺
郭老师:
您好!
焦若宇因脚受伤,不能做操,特此请假,请予批准。
孙艳玲
郭老师:
您好,孟鑫因身体不舒服没有完成作业,请老师谅解,今天抽时间再让孩子补上吧。
家长:李春丽
4月2号
看到便笺后很舒心,一是觉得家长积极配合我的工作,让我管理班级更省心,二是看到了他们对孩子教育的重视,不是说所有的父母都会这样教育孩子的,就是在这些细微的事情中引导着孩子明白什么是规则,什么是尊师,应该怎样做事、做人。
同时,早上也接到了昝雅儒姥姥和陈丁维爸爸的电话,雅儒的姥姥主要是和我谈了谈家庭最近事多而对孩子产生的影响,并解释了雅儒迟到的事情,她说雅儒给爸妈打电话时说想他们了,说她办了一件耻辱的事,听了这些,我更是心疼孩子,不知她内心多寂寞,多么需要人陪,同时,她的爸妈又不知流了多少泪……我对雅儒的姥姥说:“是我的工作做的不好,对孩子照顾地不好!很自责啊!”没想到她说:“不!郭老师,你是商丘少找的好老师,雅儒碰见你是她的幸运!”谢谢她还这么认可我。
丁维的爸爸打电话是给孩子请假,丁维病了,需要去医院。看病是大事,不能耽搁的!
不论是两封信件,还是这两个电话,我都觉得很温情,我知道,家长心中有孩子,有老师,有教育。
记忆二:宁陵赏梨花
这次春游我秉承着两个宗旨:一是快乐,出去就是为了玩,在玩中赏景,在玩中加深师生感情,在玩中给我们的记忆留下浓重的一笔;其二便是安全,不管怎么玩,安全是放在第一位的,安全出现问题,活动的意义可以说等同于零。
本着这两个重要又简单的宗旨,几天前(也可以说几周前)我就开始了准备工作。首先做的向领导汇报,我找到何书记,向她说明了情况以期待她的批准,何书记非常支持我的工作,表示赞同,对此我非常激动,领导的批准中融入了多么大的信任和关怀啊!而后何书记又给我提出了几点安全建议,我一一记在心里。准备工作的第二点是如何去?肯定是坐车,只是车从哪里来?钱从哪里出?我先想到是求助于学校,可是没有得到批准,回复是“学校还没有先例”,领导担心让我们用校车后其他班的老师效仿,这一点我理解,领导考虑的不无道理,同时,我觉得这也和责任的划分分不开吧,不管怎么说,“公家的便宜”是占不了了,能做的只有是“自力更生”。经过询问,得知孟诗涵的爸爸在运输公司上班,我便想求助于他,希望能得到家长的帮助。诗涵的爸爸负责的是货运,不是客运,但是听说此事后非常支持,爽快地答应了租车的事,并以最快的速度帮我们联系好了,可惜的是他找到的是一辆豪华客车,价位太高,支付不起,只好作罢。而后我又找到了学校的秦主任,他负责学校学生的接送工作,对各个路线都比较熟悉,他听我说明了情况后也非常支持,同时也以最快的速度帮忙联系了两辆客运,对此,我是既激动又感动。车的问题解决的,我的心踏实了不少。准备工作的第三点是安全的分配,考虑再三,我想到了班级自身的资源——家长。于是,我把学生分成六组,在他们中间任命了一个小组长,并把邀请到的六位家长分别负责一组(后来又有一位家长主动要求加入春游队伍,我和孩子们求之不得),这样分组管理我心安的许多。几位家长非常负责,给孩子买晕车贴,负责上下车的人数核实,以及所有安全问题,看着他们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孩子们,我想到了“博爱”、“默默奉献”、“甘愿付出”……他们做的足以感动全班家长!
春游过程中,我的心一直“悬着”,忐忑不安,预设着会发生什么事,也许别人看到的是我组织学生春游表现出来的是师爱、胆识、激情等,而却忽略了我内心的紧张与不安,不过,我绝不会为此事而后悔,相反,我感到骄傲,能孩子们一生留下甜美的回忆,这不是值得骄傲的事吗?看着家长朋友和孩子们在一起玩耍,亲身体验和孩子们一起做游戏、合影、挖野菜的乐趣,我觉得童年就应该这样度过,作为教师就要经常地引领学生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在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经中,在敬畏自然中,纯化心灵。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春游活动得到了始料未及的关注,商丘电视台和商丘教育电视台派人跟踪报道,面对记者虽然我和孩子们受宠若惊,有些不适应,但是能得到如此的重视,我们感到很幸运,幸福。
记忆三:“文涵领读法”
清明三天假转瞬即逝,周二,同学们返校上课。
早读是语文,进班时孩子们已经在等着我,我对他们说:“我们这周的生活可能会有些紧张,一是因为临近期中考试,各科都在复习,二是周五要举行广播操比赛,我们要抽时间练习,所以你们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并积极投入其中……”而后我便让刘文涵领读。
文涵是个聪明的孩子,她领读课文不同于他人,而是学会了“放手”。具体做法是:她领读一段,然后点其他同学读,这样做既减轻了自己的压力,又给其他同学创造了展示和锻炼的机会,其次也在提醒每个同学都要认真听,认真读,不然会点到你领读。一举多得的领读我给她取了个名字——“文涵领读法”。
站在一边,看着大家精神饱满、积极踊跃地读着书,看着文涵游刃有余地起着引领作用,我想,孩子们的创造力是无穷的,只要给她们机会,“金点子”总会层出不穷。
记忆四:两件丢脸的事
说这两件事情丢脸也不过分,因为它带来的负面影响非常大,非常坏,“文明”在班内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第一件事是有同学故意损坏班内的花草。为了美化班级,许多同学自愿从家里带来一些花花草草,在他们的精心呵护下,花开了,草绿了,班级美了,然而竟然有同学故意损坏,结果茎断了,花蔫了,同学们的心受伤了……我不愿相信这是四(5)班学生做的,这样不文明的举动看似微小,其实却反映着一个人的素质,他的心灵晦暗,他没有集体意识,他丧失了童年应有的高贵品质。
“学生要学会做人,首先就应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德艺双馨的人。”故意损坏班内的花草是一个不道德的举动,身为班主任,深为班内出现这样的事而悲哀,我期望学生成为“有信念、有理想、有修养、有品味的人”,而不是文明的“毁灭者”。
第二件丢脸的事是“粉笔头大战”,班内竟然有两个同学在班内用粉笔头互相投掷着玩,这让我十分恼火,因为他们不知道粉笔的价值。
由此我想到了电影《一个都不能少》,其中一个镜头是师生用少的可怜的粉笔轮流在黑板上写字,那一刻我感动的潸然泪下,粉笔在部分穷困地区还是奢侈品的当下,竟然有学生用它投着玩,这不是亵渎教育与师爱吗?进班后我给学生又讲起了张桂梅老师,讲起了她和学生的学习的艰苦,看着大家凝重的神情,我想这样的事不会再发生。
两件事已过去好几天了,回想起来依旧感到自己日常教育的失败,也许我把事情小题大做了,也许我在学生人品方面要求太完美了,也许我对学生的期望值太高了,学生犯错很正常,我允许学生犯错,从某种意义上说人因为犯错而显得真实,才是真正的成长,但是我还是不愿见到学生在“德行”方面犯错,因为德行是一个人“学会过美好生活”的根本!
记忆五:该不该布置家庭作业
课间,宋沛哲走进办公室,陈劭斌紧跟其后。
“老师,这篇文章我推荐给您看看。”沛哲很真诚地对我说。
哦?推荐给我看,内容一定很精彩。我接过书本,是郑渊洁写的“皮皮鲁系列”里的文章,内容是关于“老师该不该布置家庭作业”的辩论赛。
“老师该不该布置家庭作业?”我重复着题目,同时也在思考着沛哲之所以给我看这篇文章,是觉得里面人物辩论的精彩还是让我考虑不布置家庭作业的事。不想我的话音刚落,劭斌就插话道:
“老师,我觉得应该布置家庭作业,因为学的知识如果不写一写就容易忘了。”
他说话时很激动,我看着他认真的样子,笑了。正巧这时上课铃响了,我对他们说:“你们先回去上课,这篇文章我先看看,沛哲你下课后再来拿吧,谢谢你!”
“不客气!老师,再见!”
看着他们离去,我便仔细看起这篇文章,由于是以辩论的形式出现,所以双方的观点都很明确且语言犀利。“该不该布置家庭作业”没有确定的答案,也曾听个别有个性的专家提出给学生“减负”——不布置家庭作业,但是针对目前的教育环境和人文因素,不布置家庭作业似乎不现实。
为什么要布置家庭作业?我个人觉得能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在学生没有养成自觉自主的学习习惯时,让他们自由复习所学的知识显然不太实际。“不布置家庭作业”在当下只能成为一种愿景,何日能实现,我不敢断言,在分数依旧成为评价学习效果的核心的商丘,我不敢冒险,因为我还没有能力调节好作业与分数的关系。
在不能改变现实的情况下,我们只能改变自己。我们不能“不布置家庭作业”,但是我们可以少布置,“少而精”应是师生实际的追求,同时,可因材施教“分层布置”——我也是有这种意识,没有落实。
记忆六:优秀生没考出理想的成绩
这几天对第三、四单元进行了测试,成绩不是太好,特别是一些优秀生,没有考出相应的好成绩,问题主要出现在“做题速度慢”和“粗心”两方面。
因为做题速度过慢导致不能在规定的时间里做完题,分数可想而知,其实,他们做题的正确率非常高,只是由于“书写认真”或因谨慎“思考时间久”影响了做题速度,还有同学做题时“心不在焉”,估计是“玩疯”了或是有些急躁,一些细节的问题把握不好,零星失分。
按部就班,稳扎稳打,是最近教学的重点。
记忆七:特殊的周五
说周五这天特殊是因为一天都没有上成课,上午广播操比赛,下午去“高炮旅”参观,一整天几乎都是在外面度过的。
广播操比赛已经结束,名次还未公布,但不论结果如何我都很欣慰,因为同学们全力以赴,尽心尽力了。为了迎接这次比赛,体育杨老师付出很多,而我没有过多的训练,主要是因为没有时间,不过在仅有的几次训练中,同学们的表现很好,没有怨言,只有坚持。赛后我对同学们说,不论我们取得怎样的名次,我们都无悔,因为我们付出了,尽力了,比赛第二,第一的是我们通过这次比赛集体荣誉感强了,这是活动的最大意义。
值得一提是比赛口号:“四,5,四,5,生龙活虎,四,5出场,势不可挡。”这个颇有气势的口号来自李卓昊、张淑弈等几位同学的创意,为此我特意给这几同学奖了一个本子,以示表扬。
下午参观真可谓“累并快乐着”,快乐源于走近军营,通过观看战士们精彩的队列表演、整齐划一的三连宿舍以及战士们对高射炮的熟练操作,同学们兴奋到了极点,同时他们的惊叹之情也溢于言表,我想部队生活给他们心灵带来的震撼足以铭刻一生。当然,除了快乐就是累了,因为来回都是步行,又规定不能带水,所以回校时同学们个个筋疲力尽,像打垮的兵一样没有精神,个别女生连走路的劲儿都没有了,看着他们的“可怜样”我是既心疼又心酸,心疼他们的“劳累”,心酸他们体质的柔弱……
组织这样的参观我也感到好累,在来回的路上担心学生的安全,为了带领学生走好说了好多话——累,在军营,个别男生由于好奇而表现得有些调皮,其实这不是什么过错,出来参观除了看就需要摸一摸,自由玩一玩,可是学校又有一定的规定,我不得不阻止他们的一些举动,为此,我感到心累。
这次去军营参观,算是走马观花般的看了一遍,学生的好奇心和欲望没有得到充分满足,“不痛快”,如果有机会,我愿带领学生再来一次,深入地了解军人叔叔的生活,领略他们的风范,同时,让同学们亲身体验一下当兵的感觉,心灵受到新的洗涤!
…………
记忆的片段零零星星还有很多,它们在我心里已经留下深深的痕迹,也许在某年某月的某一天,依旧会跳出来,唤醒我,点化我,激励我,感染我!
2009年4月11日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