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东方之珠》等课文,老师一定带领大家学习了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并围绕“风景优美的地方”进行了口语交际和习作练习……现在请您选择一处我们濮阳的景点,或自己去过的外地风景名胜,定一个题目来写一些。
将近五百份的试卷,同学们绝大多数卷面整洁,内容丰富,紧扣作文要求,字数也符合要求。同学们有的写了我们濮阳颇具代表性的历史文化大观园——戚城公园,有的写了绿色庄园,还有的写了祖国各地的风景名胜,如青岛、日照、八里沟、北戴河等,孩子们的选材非常丰富,对于小学三年级——刚刚叩开作文之门的孩子而言,能做到这些已经很棒了。
然而,我却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学生们的作文写每一处风景名胜的时候,都是用春、夏、秋、冬四季景物变换的写作模式写下来的,孩子们的思维像是同一个模板“拷贝”出来的,如出一辙。他们的这种写法固然很“稳”,很“扎实”,学生不必担心跑题扣分,可是作文中看不到孩子们个性的张扬,看不到他们情思的体现,似乎为了写景而写景,未体现出自己描写景点的特点,从而产生情景交融的效果,这不得不令我们担忧,令我们深思……
那么,写景的作文应该怎么去写呢?我想主要抓住以下几个方面:
一、选择印象深刻的景物写。
二、抓住景物的特点写。
三、要注意发挥联想、想象,采用虚实相结合的方法描写景物。
四、采用多种修辞方法,(比喻、拟人、排比……)使文章写得生动,有趣。
五、景物描写要层次分明,层次分明即描绘景物时有主次、有先后之分,既能凸显细节之美,又给人和谐的整体感。
六、借景抒情,把自己的感情写出来,使写景的文章体现情思。
然而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尤其是对考前作文的指导,我们常常会走进一个误区,怕孩子们写跑题了,给他们固定一个框框,按照这种模式去写,一定不会偏离主题,可是,这样的教学却让孩子们失去了很多自己的思想,丢掉了自己的个性。
考场作文就像电脑一样“拷”出了雷同;“拷”出了定势思维;“拷”走了孩子们的个性;“拷”走了孩子们的情思;“拷”走了孩子们独特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