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要一个怎样的孩子
前两天,一位网友在QQ里和我聊起了孩子的教育。不长的对话,让我的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
水晶玫瑰 10:29:45
这个暑假我和儿子看了很多故事书。
可是快开学了,儿子说什么也不想上学。他的课本上的课文都会背,可是上面的生字很难。我也想了很多办法让孩子去认字,可是有些字还是认不好,我也不敢强求。张老师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能让他多认识些字?
水岸边 10:31:10
孩子多大了?上几年级?
水晶玫瑰 10:31:20
中班
水岸边 10:33:05
天哪,中班的孩子为什么要认那么多字呢?为什么不能让孩子自由发展呢?
水晶玫瑰 10:35:25
我也不清楚,他们书中的字都很难,像“国旗”、“甜”、“滑梯”之类的字都要认,我总觉得孩子太累了 。
水晶玫瑰 10:39:37
孩子自尊心很强,有时我也不敢强求,让他能学多少就学多少,但有时孩子也很让我出乎意料,很多难认的字他也都能认出来,我还有个想法,就是让孩子晚一年上一年级,也就是快七岁的时候,我想让他轻松学习。
水岸边 11:20:10
这种教法会把孩子给毁掉的。幼儿园的孩子快乐是第一位的,而对于他们来说,大自然才是最好的老师,走进自然,观察自然,感受自然,愉悦身心,像万物一样自然生长才是最重要的。
这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因为孩子的教育,因为即将到来的开学,一个充满焦虑的孩子,还有他更加焦虑的母亲。的确,快开学了,像这样焦虑的孩子和父母不在少数。
科技技术在进步,生活节奏在加快,一方面我们享受着现代生活带来的方便,它让我们随时随地吃上反季节的蔬菜和水果,靠着便捷的交通工具在几个小时之内穿越四季,抵达我们想去的地方。另一方面这种快速和便捷的生活同样影响着着孩子的教育,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大家似乎更愿意关注事情的结果,甚至为了结果可以不考虑过程。但教育却不能如此。没有过程的保证,即便有了你想要的结果,这种结果也是非常危险的。
超前与超速,让我们对今天的教育,惊恐不安。幼儿园的孩子开始学小学的内容,小学高年级开始学初中的内容,初中的孩子开始涉猎高中的内容,这样一种恶性循环在让少数所谓的“尖子生”脱颖而出的时候,也让大部分孩子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甚至对生活的兴趣,这样的例子已经不胜枚举。
不尊重大自然的规律,会遭到大自然的惩罚,不尊重孩子成长的规律,最终我们也要自食其果。你想要一个怎样的孩子?或许,只有想明白这个问题之后,我们才能慢慢地读懂教育。
这几天,一些自己的孩子即将上小学的朋友找到我,希望能帮忙推荐一些“优秀”的教师,让孩子在上学之初就遇到“优秀”的教师。我总要忍不住多问一句:“你要什么样的优秀教师?要知道,优秀教师也有很多标准,在不同的需求者眼中,他们的价值是完全不同的。你最看重的是什么?是成绩和分数,还是成长与快乐?是名牌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还是一个身心健康,锐意进取的孩子?因为有什么样的要求,就会有什么样的市场,有什么样的市场,就会产生什么样的“优秀”教师。
我以为,真正的优秀教师,心理健康,心态健康是最起码的底线,一个心里有阳光的教师,才能给孩子带来阳光;其次,她一定是一个能够读懂孩子的老师,能够倾听,能够分享;再者,她能够在一间小小的教室里,享受教育的美妙,享受孩子们的成长。她能用丰富的课程、伟大的智慧来发掘知识的魅力,并将学生紧紧围绕在知识、音乐、诗歌、自然这些美好事物的周围,开启一段又一段美妙的旅程。
或许,理想的教师和理想的教育一样,在现实社会中变得越来越稀缺,但即便如此,我们仍然期待在一间又一间的教室里,有一个又一个和学生相互编织,书写彼此生命传奇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