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人心者,莫乎先情。真情如春风,能唤醒沉睡的心灵;似暖阳,能融化冰封的心野。首先韩书平老师谈了她是如何给予学生一片真情的?她讲了一件工作中如何让一个不爱写作业的学生,改掉不写作业的坏习惯,她是这样说的:“学生犯了错误,出现了不和谐的行为,我首先做的便是和他谈心交流,帮助他分析里利害关系,让他真正明白是非曲直从而自己下决心改正。面对这些问题学生,我时时事事,以热忱的爱心去关爱他们,以平等的态度去尊重他们,以发展的眼光去关注他们。”韩老师真是“痴心一片终不悔,心血浇开希望花。”确实,爱是最有效的催化剂,有爱才有教育。
栗会萍老师交流的题目是《量化评估,学生自我约束的法宝》,她说:“本学期我大胆尝试,让学生自己做主,进行量化评估,设定定期的评价制度,依照学校《行为规范》要求,制定班级评比办法,评分细则……要使孩子更好地成长,在爱的同时我们应该还对固定的评价模式,对学生个人和小组的各种表现定期评价,使每个学生和小组明确近期存在的优缺点,在班上居何位置,从而增强警惕性和进取心,平日的学习中,班干部和学生代表轮流做文明监督员,做好纪录、一周一公布,一周一评比,增加评比透明度。每周量化评比后,我都会做一些简单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讲究策略”
栗老师让学生在量化评比中认识不足,在鼓励中发扬成绩,在微笑中进步!紧接着
当学生被我们的爱心感化时,那种满溢于胸的成就感和快乐感是不言而喻的,此时此刻,我们做班主任的真的感触到:“在教育领域中最小的领导是班主任,最辛苦的领导是班主任,最幸福的领导也是班主任”。最后一个交流的是王会梅老师,谈了《班主任批评的艺术》,工作中,当学生犯错误时,她不是大声的斥责而是用清醒的理智,把批评换成沉默、换成期待,用了两个具体的事例来交流自己工作中是如何来注意批评学生的方式方法。学生的性格五光十色、千差万别,为了提高教育效果,我们必须善于观察和分析,针对学生的性格差异,采取灵活多样的批评教育形式,批评方法不当,会给学生心灵造成不良影响,同时降低了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和形象。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站在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高度,将热爱学生之情溶于批评教育之中,使批评这种武器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年级每个班主任位为我们深情款款地介绍了自己的爱生之路,听了之后,我很受启发,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敢问爱生之路在何方,路亦在脚下。只要我们做老师的心中装着学生,一切的教育都立足于学生的发展,那么,相信每位老师都能找到一位适合自己亦适合自己学生的爱生之路。
本次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使老师们对班主任的工作认识更加深刻,也学到了许多班主任工作中的艺术与技巧,为学校进一步推动德育工作提供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