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未来就在今天阅读的书本中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莎士比亚

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许多父母关心的问题。读书,与其说是一种爱好,不如说是一种习惯,只要从小培养,它就会像吃饭睡觉一样成为生活中最自然的事情。天长日久,书会成为孩子最知心的朋友。如何让孩子从繁重的功课中解放出来,从电视机、游戏机旁边走向奥妙无穷的读书生活呢?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爱看书,希望孩子爱学习。可光有良好的期望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学习让孩子爱读书的方法。怎样让孩子爱读书?读书的兴趣从何时开始培养呢? 我们不能等到孩子厌倦读书的时候才培养他的读书兴趣,读书兴趣的培养应该从孩子好问的年龄开始。

“麻烦”的小问号
儿子从小好奇心就很强,他对什么都有兴趣,无论走到哪里,他都喜欢这儿摸摸哪儿看看,然后问别人,“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呢?”他一天有一千个为什么!我常常不耐烦地说:“你别问了,真麻烦!”小熊还是穷追不舍,“妈妈,什么叫麻烦?”问得我哭笑不得。
其实,正是这种强烈的探求欲望,推动着孩子获取知识。
一次,我带小熊到动物园,他这里看看,那里摸摸,一双好奇的大眼睛忙碌个不停。
“狮子吃蛇吗?”
“企鹅为什么生长在寒冷的地方?”
“大熊猫为什么是国宝呢?”
儿子带着好奇与疑问回到家。我拿出动物百科全书给他看,儿子高兴极了,“哇!里面有这么多动物呀!”书上的动物图片使他看得入了迷,他一边看,一边要我读书上的文字,儿子就这样开始了读书识字。以后,他只要在外面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就要我给他找有关的书(幸亏我买了一套《上学就看》百科全书,专门对付他的问题),不知不觉中儿子认识了很多字,读书的兴趣也越来越浓。

半截故事的诱惑
每个孩子都喜欢听故事,特别是童话故事。他们沉浸在故事中,和故事的主人公一起经风雨,见世面,遨游世界。故事讲完了,孩子还要问:“后来呢?”,“白雪公主现在在哪里?”对孩子来说,故事无论讲多长,永远没有完结,他希望妈妈永远讲下去。如果我们把故事讲一半,孩子急欲知道以后的故事,我们借此时机把书给他看,孩子会自然萌发看书的兴趣。
孩子在听故事时,有的孩子听着听着就去玩了,为了培养孩子专心致志学习的习惯,我们给孩子读文字书之前,可以先向孩子提几个问题,引起孩子对故事内容的注意,以便培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你要注意听,这个故事里有几个小动物?我讲完了你告诉我。”故事讲一半,我们可以对孩子提问,“你说以后会是怎样的呢?”要他根据自己的想像把故事讲完,这样,可以培养孩子丰富的想像力。同时,孩子急欲把书读完,由此而产生对识字的兴趣,他会努力学习识字。孩子对读书、识字的兴趣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他会越来越爱读书。

谁来决定买什么书?
孩子常常对我们为他挑的书没兴趣,因为我们在为他挑书时,考虑的是成人的审美标准,成人的读书兴趣,成人的读书品位,而没有考虑到孩子的年龄特点,孩子的审美能力、孩子的个性及读书的兴趣,所以,我们为孩子挑的书,只是我们自己的一厢情愿,并不符合孩子的口味。
我们应该给孩子自主权,让孩子自己挑书,挑他自己喜欢的书。你可能会说,孩子哪会挑书,他挑的书可能是没品味的。你说的没错,孩子尚且幼稚,对图书缺乏经验,还不具备对图书的鉴赏素质。在孩子挑书时,你可以在一旁指导,给孩子提建议。
“你看这本书,里面的字体太小,对你的眼睛不好,里面的插图也比较粗糙。”
“你看这本比刚才那本是不是更好呢?”
这样的建议一般孩子是能够接受的。如果孩子不接受你的建议,不要强求孩子接受,读书的品位是随着读书的丰富而提高的,不是一天形成的,强求孩子接受,孩子会有抵触情绪,从而放弃读书,我们总不能为了一本所谓有品位的书,毁掉孩子的读书兴趣吧?!

阅读和看电视的最大区别
有的父母觉得陪着孩子读书太费时费事,就鼓励孩子看电视。虽然一些优秀的少儿节目对孩子是有帮助的,但看电视无论如何不能取代阅读对孩子智力发展的贡献。因为人在看电视和在读书时,参与活动的心理机制是不同的。电视画面给人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形象,而留给人想象的空间就小了,在看电视时人主要是被动地接受信息。有研究为证,每天看电视的时间过多,会使人的智力水平下降。因此,鼓励孩子看一些有意义的电视节目固然不错,但看电视绝不能取代阅读。
美国著名的教育学家简·海丽说:“每天给孩子读哪怕只是10分钟的文学作品,对孩子的成长都是大有收益的。”从小给孩子朗读文学作品可以帮助孩子们提高以下能力:阅读习惯,思维能力,写作能力,想象力,创造能力。父母在身边绘声绘色地朗读,会为情节制造很好的效果。

思维是依靠语言进行的,优美、简洁的语言会促进思维的敏捷与精炼,书面语言往往比口头语言精致而富有逻辑性,但是我们无法教给孩子背诵。所以父母应该多给孩子朗读,孩子会逐渐养成这样的语言习惯、并且用这样的语言思考事情,长大后他们自然能够用这样的语言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
以培养孩子的创造性为例子,创造性的最基本要素是善于联想,从全新的角度把事物联系起来,让从来没有关系的事物在你的大脑里沟通联系。善于联想对于创造性的产生是非常重要的。教育专家们特别强调,对于儿童,要给他们一定量的纯语言信息,要尽量用高质量的、描述性强的语言给孩子讲述,让他们在听的同时,在大脑中形成图象(这就是创造,是各不相同的),听故事的过程就是锻炼联想能力、进一步培养创造力的过程。如果让孩子花过多时间坐在电视机前,他只能简单地从画面中接收图象,创作的机会却被剥夺了。

读书可以获取知识,也能够培养兴趣,孩子的未来就在今天阅读的书本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