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迎接2015年新的毕业班的到来,特在假期内结合2015年的中考情况,编辑整理出了一套毕业班专用的阅读资料,现上传到自己的博文中,与大家分享。如果您的孩子马上要上初四,这确实是一套不错的复习资料,希望我的付出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五讲 表达方式及作用分析
一、考点聚焦:
1. 辨别表达方式。
2. 议论的表达方式在记叙文中的作用。
3. 抒情的表达方式在记叙文中的作用。
二、常见题型:
1. 相关语句属何种表达方式。
2. 分析各种表达方式的运用效果。
三、知识储备:
常见的表达方式有五种:记叙,议论,说明,描写,抒情。采用综合表达的方法是记叙文的主要特点之一。主要方式是叙述,辅之以描写、说明、议论和抒情。考查的重点是记叙文中的议论和抒情的作用。
四、答题格式:
1. 这句话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2. 这句话运用了抒情的表达方式,抒发了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五、典型例析:
微笑的可乐
[美国]杰奎林•海克尔
我7岁那年,故乡的夏天炎热异常,没有一丝云彩,天空在灼热的阳光里呈现出空洞的蓝色,空气中翻腾着热浪。几乎所有的生物都是蔫蔫的,失去了往常的活力,除了那些整日泡在海水里的孩子。这一年的夏天,我再也没有走近大海,没有在沙滩上和小伙伴们追逐嬉闹,没有像一尾活泼的小鱼似的尽情遨游在无边的海水中。我知道,所有的欢乐都已随着春天的一场噩梦灰飞烟灭了。在那场车祸中,我永远地失去了右脚。尽管我还是个孩子,却已深知悲伤与羞耻,我甚至拒绝在夏天穿短裤,害怕我丑陋的脚踝在众人的视线里暴露无遗。
在那段热得让人窒息的日子里,我每天所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早早地拄着拐杖离开家,慢慢走到田地尽头的堤坝边。我的爷爷已经坐在那里抽烟了,准备开始一天的辛劳。我艰难地坐下来,什么也不说,只是静静地坐着,眺望远方睡眼惺忪的大海。蔚蓝色的波浪缓缓起伏,在爷爷淡淡的烟草味里发出梦的呓语。也许,只有这一刻的单纯和宁静,才能让我暂时忘却心里的哀愁与无助。
那天,我正望着蔚蓝的大海发呆,素来沉默寡言的爷爷突然在我背后问:“孩子,你口渴吗?”我漫不经心地“嗯”了一声。爷爷又接着说:“那么,我请你喝冰镇可乐吧。”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对于我贫困的家庭而言,可乐是只有圣诞节才会偶尔兑现的奢侈梦想,何况车祸后为了给我动手术,家中已是负债累累。我咽了咽唾沫,有些不相信地问:“您是认真的吗?”“当然,”爷爷微笑着说,“但是有一个条件,你必须自己穿过马路去对面的便利店买。”他见我沉默了,随后又补充道:“其实不用害怕的,我会站在路边提醒你来往的车辆。”冰镇可乐的诱惑实在太大了,我咬着牙点了点头。
攥着爷爷给我的硬币,我拄着拐杖站到了路边。要知道,自车祸以后,我就再也没有走上马路,噩梦犹在。虽然天气炎热,但乡村公路上来往的车辆永远都不会停歇。汽车从我身边飞驰而过,卷起一股股闷热潮湿的气流,阴影又开始弥漫,我怎么也不敢迈出这第一步。这时,爷爷大声地吼起来:“嗨,孩子,难道你打算一辈子的路就只走到这里吗?勇敢些!”我心一横,屏住呼吸拄着拐杖走了过去,而当我踏上路另一边的沙地时,发现自己已是泪流满面了。那一瞬间,我忘却了身后就是曾夺走我右脚的马路,也感受不到那曾如梦魇般恐怖的车流,我只知道,我已经翻越了一座山,一座在我七岁那年横亘在我生命旅程中的大山。
那天冰镇可乐的清凉,即便在35年后的现在也清晰如昨,35年后的我早已装上了假肢,像正常人一样行动自如。我有相敬如宾的妻子,有活泼可爱的儿子。盛夏的假日里,我带上家人去童年时的海滨度假。而每一次把可乐递给儿子时,我总会指着瓶子上飞扬的缎带标志说:“你看,它在对你微笑呢。”一如爷爷当年对我说时的郑重。
假如你对生活微笑,上帝便会把你所有的辛辣与苦楚酿成这世上最甜美的可乐。
(选自《环球时报》)
1.第一段中画线句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2.文章最后一句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结合文章标题理解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跟踪训练:
异乡人的花园
铃带雨
我家的一间房子出租给了一个异乡人,他三十一二岁。朴实敦厚,每天蹬着三轮车,去城里贩卖茶叶。赚着城里人的钱。
早晨,他吆喝一声,便消失在城郊尚未修好的坎坷路上。
下午,我远远地看见他回来,哼着小调,开门,卸货,还随手把铁门前的砖扔出好远。
我常常不经意地见他在路边忙碌着什么。他平常的身影,平常的举动,让我匆匆一瞥,便再也没有什么印象。
不知不觉中,我家四周的小路平整了许多。小路两旁也被人修葺得齐齐整整,尤其是门前一块杂乱荒废的地,慢慢地竟显得有模有样。这大概就是他的杰作吧。
冬去春来。我家门前荒弃多年的空地上突然开满了鲜花,月季、鸡冠花、紫菊、彩雀、剑兰、芍药,还有许多叫不出名的花,姹紫嫣红,分外妖娆。这些花在园中排列有序,整齐得如同计量过,鹅黄、嫩绿、桃红、深橘……罗列分明,绝无掺杂。紫菊花间插在埂上,把小小的花圃清晰地分成不规则的好几部分,像荷兰名贵的花园。这简直是园艺大师的杰作!小路两边也花团锦簇。轻轻走过,花香满径,令人心动神漾。
我家一时间热闹起来,看花的人如同赶集一样,络绎不绝。人们都好奇地打听异乡人的来历,异乡人只是微笑着,接受着人们惊奇的目光;而我的母亲,则是满心喜欢,为拥有这样独具慧心的房客颇感自豪。
因为异乡人的到来,我家也改变了许多。馨香环绕的环境,带给全家无比的舒适。那坐落在花园中的家,显得十分别致和美丽。推门而出,扑面而来的,是满园浓浓的花香。
异乡人忙完生意后,随手修葺着花圃,及时地点播种子。任季节变换,花园里总有鲜花盛开着,时常带给我们惊喜。
有一次,我看见他摘一朵橘黄色的金针花,给一个看花的小女孩。我惊奇于他的眼力,他摘的正是满园鲜花里最亮最灿烂的一朵。小女孩轻轻地把花捧在手中,入眼处,是一掬高贵。
他告诉我母亲:“我也有女儿。”
“几岁啦?”
“五岁。”
“现在在哪儿?”
“跟她母亲在乡下呢。”他平静地说完,又补上一句,“我要在她来之前把花园准备好。”
原来,这满园的鲜花,是他准备给女儿的。
再回首,万千红绿中,一个平凡而又拥有花匠一般手艺的人,当他无意中美丽了人们的眼睛的时候,其实在他心灵深处,早已刻意开辟了一座独享的花园,那座花园永远盛开着鲜花,无论他在何时何地。
(选自《散文》,略有改动)
【探究练习】
1.文中画线句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效果?
2.文章第四段用了哪些表达方式?叙述的内容和他女儿有关系吗?
3.结尾段用了什么表达方式?体会其言外之意。
第六讲 表现手法鉴赏(一)
一、考点聚集
赏析作品的表达的技巧。
二、常见考题
1.赏析文章在写作手法上的特色。
2.分析某种写法的作用。
3.分析某一情节的作用。
4.找出文中的过渡、伏笔或照应之处。
5.从表现手法的角度作批注。
三、知识储备
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这里所说的表现手法指的是作者在行文过程中所用的一些写作技巧,主要有:
1.对比手法:为突出某人的性格、品质、态度或某物的性质、特点而将其与其他人或物甚至是本身进行比较,目的是通过比较,凸现人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2.烘托(衬托)手法: 以次要的人或物质衬托首要的人或物质,凸起首要的人或物质的特点、性格、思惟、感情等。作用,使形象更加鲜明,使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一般以景物烘托人物心情,以侧面人物烘托主要人物为多。衬托,同类物质衬托是“正衬”,相反物质衬托是“反衬”;以次衬主。
3.欲扬先抑:本要赞颂某人某物却要先“批评”一番,或暴露其缺点或表达不满,看完后给人一种“原来如此”之感。作用:能够造成鲜明的对比,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能很好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收到出人意料的动人效果。
4.铺垫、伏笔、照应:铺垫是为使情节的进展和人物性格的发展合情合理、真实可信而采用以非主要情节和非主要人物作为衬托的手法。与铺垫类似的手法是伏笔或照应,前段为后段所作的提示与暗示。作用: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5.悬念设置:是读者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命运很想知道又无从推知的关切和期待心理。利用读者的这种心理的写作技巧叫设置悬念。作用:使情节跌宕起伏,增强可读性。
四、答题格式
1.本文运用了XX写作手法(多种手法则要列举全),如文中……(举文中的实例),这样写的好处是……
(1)本文巧用对比的手法,把XX和XX巧妙地呈现在读者眼前,让读者很自然地从对比中感觉到XX的变化(或说优劣好坏),从而鲜明地表现出XX
(2)本文大量运用环境烘托,把表现对象的XX心理,放在一个XX的环境里,更好地表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3)本文运用了衬托的手法,用XX的XX衬托XX的XX,使作者对自己的表现对象的表达意图更明确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4)本文运用了抑扬的手法,作者的本意是XX,而先XX,令读者更全面深刻地认识XX,使所表现的对象更丰满,更鲜明。
(5)本文巧妙地运用了悬念的写作手法,先把XX抛给读者而又并不说明原因,层层设疑,紧紧抓住读者的阅读兴趣,更好地达到了表达自己主题的目的。
2.……情节在这里运用了……写作手法,起到了……的表达效果
3.(1)文中的第X段(或哪一句)在文中起到了过渡(或伏笔)的作用;(2)文中的第X段(或哪一句)与第X段(或哪一句)是前后照应的关系。
五、典型例析
悲哀的玩具
李广田
①小时候,我不曾离开过我的乡村——除去到外祖母家去——而对于自己的乡村又是这样的生疏,甚至有几分恐怖。
②父亲在野外忙,母亲在家里忙,剩下的只有老祖母,她给我说故事,唱村歌,有时听她的纺车嗡嗡地响着,我便独自坐在一旁发呆。
③我也常到外面去玩,但总是自己一个人,街上的孩子们都不和我一块玩。他们并不曾对我有什么欺侮,只是远离我,然而这远离,就已经是向我欺侮了。时常,一个人踽踽①地沿墙角走回家去,“他们不和俺玩。”这样说着,一头扑在祖母怀里。祖母摸着我的头顶,说:“好孩子,自己玩吧。”
④虽然还是小孩子,寂寞的滋味是知道得很多了。到了成年的现在,也还是苦于寂寞,然而这寂寞已不是那寂寞,现在回想起那孩子时代的寂寞,也觉得是颇可怀念的了。
⑤父亲老是那么阴沉,那么严肃,仿佛历来就不曾看见过他有笑脸。母亲虽然是爱我——我心里如是想——但她从未曾背着父亲给我买过糖果。
⑥实际上说来,那时候也就只有祖母一个人是爱我的,她尽可能地安慰我,。某日,我刚从外边回家,她老远地用手招我,低声说:“来”。 我跑去了,“什么呢,奶奶?”我急喘地问。
⑦“玩艺儿,孩子。”
⑧说着,从针线筐里取出一包棉花,伸开看时,里面却是包着一只小麻雀。我简直喜得雀跃了。
⑨“哪来的麻雀呀,奶奶!”
⑩“拾的,从檐下。八成是它妈妈从窝里带出来的。”
⑪“怎么带到地下来?”
⑫“傻孩子!大麻雀在窝里抱它,要到外面去给它打食,不料出窝时飞得太猛了,就把它带了出来,几乎把它摔死哩。”
⑬我半信半疑,心里有点黯然了,原来是只不幸的小麻雀呀,然而我有了好玩具了。立刻从床下取出了小竹筐,里面铺了棉花,上面蒙了布片,这就是我的鸟笼了。饿了便喂它,我吻它那黄嘴角;不饿也喂它,它却不开口了。携了竹筐在院里走来走去,母亲见了说:“你可有了好玩物了。”
⑭这时,我心里暗暗地想道:那些野孩子,要远离就远离了吧,今后我就不再出门了,反正家里有祖母,又有了这玩物,要它长大起来能飞的时候就更好了。
⑮晌午,父亲从野外回来,照例,一见他便觉得不快,但,我又怎晓得养麻雀是不应当呢!
⑯“什么?”父亲应声问。
⑰“麻——雀——。”我的头垂下了。
⑱“拿过来!”话犹未了,小竹筐已被抓去了,不等我抬起头来,只听呼地一声,小竹筐已经飞上了屋顶。
⑲我自然是哭了,哭也不敢高声,高声了不是就要挨打吗?最后,还是倒在祖母怀里去啜泣。这时,父亲好像已经息怒,只远远地说:“小孩子家,糟践信门②,还不给我下地去拾草去!”接着是一声叹气。
⑳祖母低声骂着,说:“你爹不是好东西,上不痛老的,下不痛小的,只知道省吃俭用敲坷垃!不要哭了,好孩子,到明天奶奶爬树给你摸只小野鹊吧。”说着,给我擦眼泪。
(21)哭一阵,什么也忘了,反正,这类事是层出不穷的。究竟那只小麻雀的下落怎样,已经不记得了。似乎到了今日才又想到了二十年前的那只小麻雀,那只不幸的小麻雀,我觉得它是更可哀的了,离开了父母,离开了兄弟姐妹,离开了温暖的巢穴,被老祖母捡到了我的小竹筐里,不料又被父亲给抛到那荒凉的屋顶上去,寂寞的小鸟,没有爱的小鸟,遭了厄运的小鸟!
(22)在当时,确是恨着父亲的,现在却是不然,反觉得他是可悯的。每当我想起,一个头发已经斑白的农夫,还是在披星戴月地忙碌,为饥寒所逼迫,为风日所摧损,前面也只剩下短短的岁月了,便不由得悲伤起来。而且,他生自土中,长自土中,从年少就用了他的污汗去灌溉那些砂土,想从那些砂土里去取得一家老幼之所需,父亲有那样的脾气,也是无足怪的了。听说,现在他更衰老了些,而且也时常念想到他久客他乡的儿子。
(原文有删改)
注释:①【踽踽(jǔ)】形容独自走路孤零零的样子。②【糟践信门】即任意残害生命。
1.①-③段中,作者花了很多笔墨来写寂寞的滋味,有什么作用?
答:
2.请找出与⑲段画线句相照应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
【跟踪训练】
亲人节快乐
①刚坐上轮椅的时候,医生尚笑呵呵地打趣,你最多只能享受三周。可是三个月后,他无奈地劝我转院,再后来,医生都嘱咐我回家休养。亲友的问候渐稀,老公去野外搞地质勘探了,就连一直拿我当宝贝的儿子,也一天天淡下来。
②就这么挨到二月,风变得软起来。儿子推我去广场,广播里正唱着《吉祥三宝》,儿子兴致勃勃地问:情人节送什么礼物好?
③我漫不经心作答:那要看对方喜欢什么,如果是心爱的,一句话一首歌也是好的。说完才觉惊骇,他刚上一年级,居然提出这么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不禁想起上学期他曾说与一小女生相爱,我问,怎么爱?他答,我们下课后一起在草坪里找灵芝草,给妈妈治病。现在,灵芝草没找到,居然懂得过情人节了。
④忽然间,在淡金色的晚霞里,一首英文歌响起来,我不禁感慨,人长耳朵,就是为享受这样美的声音吧!儿子动容。
⑤第二天黄昏,竟然又听到那首歌,是洒水车上传出的,一时间,只觉得漫天繁花落了又开,连时光都湮没了。回过神来,才发现儿子早出去了。
⑥钟点工临走时提醒我说,一个寒假儿子日日在闹市区出没,那一带网吧颇多,里面未成年人也很多,要我千万管紧孩子,她说她的儿子就是在网吧里毁了的。我心里百味杂陈,酝酿着如何同儿子谈。
⑦可儿子似乎总是很忙,没等我谈到正题,他就像鱼一样溜了。是的,外面春日融融,谁耐烦整日对着一张蜡黄的面孔。长叹一声,吃药吧,这一粒吃掉的是老公的轿车车灯,那一粒咽下的是儿子模型飞机的翅膀,家人的梦想悉数掉进我胃里。若干年后,如果我仍稳坐轮椅,那个小女生还会勇敢示爱吗?一时间,忍不住泪流满面。
⑧突然,气喘吁吁的儿子冲进来:嘿,妈妈,情人节快乐!我惊呆了,捧着他递过来的礼品盒不知所措,儿子一迭声地催我拆开,是一张唱片。他替我放进CD机里,音乐水一般漫过来,正是我最爱的那一首。
⑨我哭笑不得,原以为这礼物是送给那个小女生的,现在居然给了我!望着那张汗津津的脸,纵有千个疑问我也只能咽下。
⑩傍晚,儿子又推我出去,他指着华丽的橱窗得意地说,哈,我又找到一个错字!顺着那手指望过去,花团锦簇的五个大字:情人节快乐。哪里有错?见我疑惑,他急忙用手指在我手心画着:是亲人的“亲”,不是事情的“情”,明天我要告诉老师去。原来是这样,他一直以为是亲人节,所以误把礼物给了我。
⑪这时,一个陌生的中年人朝我们走过来,他很友好地问:“小朋友,你找到了吗?”儿子回答:“找到了,谢谢叔叔。”我诧异地望着他们。
⑫那人说,他是负责在广场播放音乐的,有天晚上儿子去找他,询问下午放的一支英文歌的名字,他说妈妈喜欢听,想问到名字后去买给妈妈。一下午放了那么多唱片,哪里能记得清呢?于是把所有的英文歌拿来一首首试放,最终也没有找到,但他却记住了这个执著的小男孩。
⑬洒水车过来了,开到我们身边缓缓停下,一个年轻人探出脑袋笑着问:“找到了吗?”
⑭原来,那首叫作《斯卡布罗集市》的英文歌,正是这位司机帮助找到的,他也一直惦记着这个倔犟的小男孩,惦记着他能否买到唱片。
⑮洒水车开走了,我们继续向前,路边一个老太太在卖音像制品,她笑眯眯地问儿子:“找到了吗?”我与儿子一道感激地回答:“找到了!找到了!”声音里竟有了微微的哽咽。
⑯我终于知道,我的孩子没有去网吧,也从来没有冷落我,他一直都不曾放弃对那棵灵芝草的寻找。反复地听那首歌,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被这个痴痴的孩子所感动,可我知道,这份礼物,足以温暖一个母亲的一生。
1.本文结构严谨,有多处照应,试找出一处,加以说明。
2.选文第一自然段画线句子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3.选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请举例加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