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作文分类 > 优秀作文精选 >

备好“家常课” 上好“家常课”作文

2017-02-19 
备好“家常课” 上好“家常课” 今天在《小学数学教育》杂志上读到一篇文章——《对“家常课”备课有效性的思考》,这使
 

备好“家常课” 上好“家常课”

 

今天在《小学数学教育》杂志上读到一篇文章——《对“家常课”备课有效性的思考》,这使我想到近几天我们教导处的几位领导推门听课的情况,学校组织的不打招呼听课活动,是想听一听老师们的’家常课”,因为“家常课”质量的好坏,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高低,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提高“家常课”的质量。

遗憾的是近几天推门听到的课,却不尽人意,发现了不少问题,有的老师“家常课”比较随意,准备不充分,教学效率低下。一节容量不算太大的课往往用两节课完成,没完成的作业就在课下牺牲学生休息时间来完成,甚至加班加点。这样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教学效果并不好。联系我今天看到的这篇文章,分析我校教师目前“家常课”出现问题的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教师思想认识有偏差。

我们有的老师还没有认识到课堂教学的重要性,还习惯于加班加点,对教学工作的重点还不够明确,有些本末倒置。老师们应该组织上好每一节课,只有提高每节课的教学质量,才能很好的提高教学质量,才能让学生学得生动活泼、积极主动,才能把课余时间还给学生,才能实现轻负担高质量,才能走出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的牢笼。

二、对“家常课”的备课不够重视。

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每天面对的“三部曲”,毋庸置疑,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我们教师每天工作的重点应放在备课上。可是由于多种原因,尤其是我们有些老师不能合理安排一天的工作时间,工作效率不高,常被一些杂事缠身,真正用于备课的时间不够充分,甚至微乎其微,上课前临阵磨枪,仓促上阵,这样的课效率肯定不高。老师们每天的时间是有限的,工作又是繁杂的,应计划好自己每天的时间(合理安排时间就是节约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不要被一些小事羁绊,也不要在一些毫无意义的事情上浪费时间,时时想着备课这一重要的工作。第二天上的课一定要在前一天备好,做好充分准备,包括教具、学具、课件等,有些需要演示的实验要提前操作练习一下,有些需要学生收集的资料要提前让学生调查收集,这样不打无准备之仗。

三、家常课备课存在几种弊端

其一、所备课针对性不强。我们有的老师平时备课时,喜欢照抄他人(多是专家名师)的教案,这些教案虽然是专家精心思考出来的,具有一定的指导性,但不具有使用的普遍性,这样的教案只可借鉴,不能不加思考的照抄、照搬。如果我们的老师使用这样的教案上课,由于教学风格、教学水平、学生具体情况存在差距,教师上课只是在走教案,有其形而无其质,课堂教学就显得不扎实,教学效果就大打折扣。教师应该结合本班实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去备教材、备学生,课堂上就得心应手,这样的教案就能为我所用,为生所用,为生能用;其二,有的教师喜欢拿着一本教案无事便抄,一抄就是几个课时,这样辛辛苦苦写的教案等到上这节课时早就忘了,同时这样写的教案与实际教学内容相差甚远。我认为不如上完一节再备一节,如果要超前备课,最多超备两节课,并在上课前注意复备,这样可根据上节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情况、课后批改作业的情况,来调整下节课的备课思路,以便针对性的因材施教,真正体现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让备课写教案真正成为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课堂动态的过程,这样我们所写的教案就能真正为下一节课教学服务;其三,“家常课”的教案应简洁些、深刻些。避免出现“头大腹瘦”现象,有些老师一篇教案光前几项就占去了近三分之一的篇幅,到了中间只体现出了几个教学环节。我认为一篇教案的教学目标的着眼点应放在“双基”知识的确定上,对于其他方面只要心中有数,不必一一写出,这样留出时间把精力放在对教学过程中教法和学法的解读和安排上,实现这节课效益的最大化、最优化。

提高对“家常课”重要性的认识,备好每一节“家常课”,上好每一节“家常课”,努力提高“家常课”的教学效率,是我们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然途径。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