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进入小学后,课堂回答问题一直不积极踊跃,每次跟老师交流,永远都是同一回应:课堂上再积极点儿就好了。
说实话,开始,我心里特别着急,甚至有些焦虑,经常在孩子面前唠叨:孩子,老师上课你要认真听啊!并颇有经验的告诉女儿:专心听讲、认真思考、积极回答是学习的有效途径、脑子是越用越灵光的等。说是说了,但效果甚微。女儿胆小、有些不自信这是事实,唉!还是给她一些时间慢慢调整吧,好在学习成绩不算太差,顺其自然吧、、、、
偶有一次放学回家,女儿异常兴奋的告诉我:妈妈,今天我回答了三个问题!
——“哦,是吗?!”我故作镇定的回应。
——“在什么课堂上回答的啊?”
——“两个语文课上,一个是在数学课上”
——“真不错!”必要的肯定还是应该有的。
——“语文课老师问的你什么问题啊?”
——、、、、、、、、、、、、、、、、、、、、、、、
——“老师表扬你,是因为你的回答抓住了问题的重点”
看着女儿满脸的自豪,我也非常的高兴。
接着问:“孩子,回答问题以后心情如何?”
——“很高兴啊!妈妈。”
——“是不是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可怕、那么难啊?”
——“是的。”
本来还特别想趁热打铁的嘱咐几句:那你以后还要像今天这样积极回答问题啊等等之类的话。
但是,忍住了。
我想,聊到这里已经足够了。
谁说上课不爱回答问题的孩子就一定不认真听讲呢?
谁说上课不爱回答问题的孩子就不会思考呢?
谁说上课不爱回答问题的孩子学习成绩就一定不好呢?
我们对孩子的要求太过于完美,她不回答是因为还没有做好准备,如果硬逼着孩子做一件她还没有做好准备的事情,是不是有点儿强人所难啊?
不期望孩子有了这次愉悦的体验,以后的课堂会如我和老师所希望的那样。
只是想,
再多给她一些时间,
静待花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