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驾校学科目二倒车入库的时候,宗教练只是简单地告诉我要把握几个方向点,然后他就离开了,剩下我一脸茫然。到了第二轮该我上车的时候,我眼巴巴地找教练来指导,可是教练依然没有过来。无奈,我只有硬着头皮上车跟着自己的感觉发动车子,结果可想而知,下车后望着无法修正的车子,我一阵懊恼,埋怨教练的情绪也陡然增加了。
回到家我还是很恼火,在我看来他应该手把手教我才行,尤其是像我这样从来没有摸过车子的学员。想起自己当老师时,总是千遍万遍的讲,唯恐学生听不懂,可是,到了这里,这个老师倒当的轻松,把困难留给学员了。可是,我不学还不行,明天总不能还胡乱开吧,我陷入了窘迫状态。

手机响了,原来是朋友梅发来了微信。无聊中我打开看,其中有这样的一段话——清华的老师做研究都是大牛,但是几乎没有老师好好给本科生上课。没有人教你怎么办,你不会倒是不正常的了。有一次上微机原理课,老师说,今天回去用Protel把课上的电路模拟一下。同学们都说,我们是这辈子第一次听说这个软件。老师说:“这是电子工程人员必备的软件。”转身就走了。没办法,我们回去在图书馆熬了3天终于把这个软件学会了。一次数学课,老师让我们回去用MATLAB画一个三维的图形。同学们都说没学过———这好像是数学系的一门必修课,老师只说了一句:“没学过?回去学呀!”我们又是在图书馆耗了好几天,基本弄明白了。所以,当你觉得有哪一科学得不太好的,一定不要埋怨客观条件,自己的努力才是成功的基石。说实在的,读完这段话之后,我觉得很惭愧,我们经常说教是为了不教,而我为何要埋怨老师呢?自己的努力才是成功的基石,为何自己不想办法解决问题呢?
于是,我打开电脑,开始输入“倒库的技巧”,很快发现,这里面有很多的经验总结,还有视频讲解等,于是我一遍一遍地看,一遍一遍地揣摩,功夫不负有心人,很快我就悟出了教练说的点的位置,那一刻自己真是开心啊!
第二天,我又一次上车,我缓慢地开着车前行,然后在车头和标线重合的时候,迅速把方向盘向右打死;然后等车头正的时候,把方向盘回转两圈半车头打正;倒车的时候,当左后视镜边缘和黄线重合迅速向右打死方向,透过右倒车镜看到库角的时候,眼再看左后视镜,等看到左边边线的时候,迅速打正方向盘即可。我连着倒了三次,车都是稳稳地进入了库里。教练看着我没有说话,但是从他的眼睛中,我还是看到了肯定。
现在有很多问题,我们学员都不再去追着教练问,而是大家一起交流心得和经验。比如车压住角了,大家都会提醒你方向打的早了,要学会向左打修正一下等;比如车进去的时候斜了,我们会讨论方向打正的时候早了还是晚了等。总之,从学车中我体会到了很多的乐趣,也真正地感悟到了“教是为了不教”这句话的真谛。
不要埋怨老师不好,自己的努力才是成功的基石。反思自己的教学,我们把这样努力给孩子们多少呢?我们敢不敢放下、放手、放心去改变呢?当我们看到自己孩子不理想的成绩的时候,我们是否也能放下对老师的埋怨,而去考虑自己孩子的努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