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吃饭时,央视11频道正在播放《西游记》,闲来无事,便一边吃放一边看完了第一集猴王初出世。
第一集,说得是石猴出世,穿越瀑布,为众猴找到水帘洞,并成为猴王的故事,以及后来美猴王看到老猴子的死去,发誓要去寻长生之术的事情,这让我想到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也许,我们每个人都像美猴王一样,当初凭着一腔热情、激情,穿过瀑布,通过层层考试,进入师范学校,并最终做了老师。于是,我们像美猴王一样,每天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过着撑不死,也饿不死,无忧无虑的生活。但是,这种周而复始的生活,让我们厌倦,即将到了的5年一次的国考,让我们有了危机感。于是,我们想到了学习。我们该怎样实现自己的专业成长?
第一,要坚持梦想,并善于发现。美猴王自己驾着竹筏,历经千辛万苦,来到了一个小岛。但是,他的长相让大家把他当做异类,妖怪。但是他明白自己的初衷,并坚持找寻,终于从一位樵夫的歌声中听出了玄机,走进了菩提祖师的居处。我想,一个渴望专业成长的教师,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思想,才显得与周围的教师有所不同,你可能会像美猴王一样受到其他老师的嘲笑,甚至被当做思想中的异类分子。但是你要坚持自己的梦想,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并善于从身边的老师,网络,媒体这些媒介中发现适合自己的专业成长团队或名师,让他们来引领自己的成长。
第二,确立目标后,一定要抓住重点,勤学苦练。菩提祖师为美猴王取了名字,为他和众弟子讲道,听到会意之时,孙悟空乐得手舞足蹈。菩提祖师为他提供了三套学习方案,每一次悟空都问“能长生吗?”不能得长生之道的,他都拒绝了,这说明他一直都在坚定自己的目标,不被外在的表象所迷。直到最后学到了七十二变。在菩提祖师的点化下,终于得道。所以,一个注重专业成长的教师,一定要在纷繁芜杂的众多培训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并坚持下去。才能最终学有所成。
第三,个人感悟,即反思,是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悟空拒绝了师傅要教的三个法术后,师父很生气,用棒子敲了他三下,并背着手走开了。聪明的悟空,竟然悟到师父是让他三更后走后门去学艺。这告诉我们,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名师指路,或者说是高人指路,但重要的还是自己感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
第四,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师德是立身之本。孙悟空学会了七十二变,在同门师弟中卖弄,被师父赶下了山,师父告诉他,要多行善事,做错事时不要说自己就是他的师父。这告诉我们,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一个人的德行胜过他的技能,不管谁是你的老师,学成以后只有你自己才能对自己负责。所以为人一定要正,要多行善事,多多助人。而不能因为自己成长了,成了名师,而骄傲自满,目中无人。更不能借自己的名声或身份做违背师德的事情。
以前看电视,只是看热闹。现在看电视,却发现小剧情中都蕴含着生活的道理,做人的道理。《西游记》不愧是中华文化中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