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好习惯促进班风形成
今天星期一,上午的语文课学习了新内容《小小的船》。这类儿歌,大多数学生在幼儿园就已经学过了,我所做的主要就是读好,读得有节奏,有感情,同时指导认字。尽管不少学生会背,但是,有些字还是不认识的。所以,我把朗读和认字作为了重点。对于课堂上的拓展——比如弯弯的月亮像(小船),蓝蓝的天空像(大海),闪闪的星星像(眼睛)等。这些拓展都是基本的拓展。
整个教学情况,以目前的状况来看,我是按照课表安排的课程上课,只用语文课的时间来进行反馈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是很困难的,根本达不到及时反馈的目的,因此检查落实,就很难逐一做到位。只能在作业批改中发现问题,尽量做到对问题集中处理,重点针对突出的问题和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这一点,我的课堂又是把培养学习习惯当成了重点。近期由于要整顿上课纪律,做到按要求统一,并且专心听讲,我下了很大功夫,课堂内容不贪多求快——有时候也因为个别学生课堂上跑神而着急影响课堂流程,尽量做到让每一个人都集中精力,明白上课要求,是很重要的,尽量做到说一遍就能做好准备,而不是反复提醒;同时课堂上不出现嘈杂和嗡嗡的小声议论。
我知道,这是我的目标,目前距离这个标准还有很大差距。只有把习惯养成了,课堂才会更有效。
今天上午的语文课上,我提问的问题很简单,从甲骨文字“月”引入课堂,提问了一个小问题,弯弯的月亮像什么?学生自然纷纷发言,远远超过了我准备的香蕉、小船之类的比喻,他们想到了裂开的嘴巴、笑眯眯的眼睛、弯弯的眉毛等。就连从不举手的期中考试不及格的李嘉琦也回答了一个问题。这令我大为兴奋,只要你肯举手,我就敢叫你,给你一朵红花,给你一个鼓励,给你一个机会,说明你在听讲了,而且你也有许多会的内容,你也和别人一样。
下午的时候,我利用写字时间给学生指导了四个字的书写:见、白、田、电。主要的笔画是横折。这个笔画在上星期已经在书法课上学到了,基本技巧学生都能掌握,不断在实践中练习,他们的字写得还是很好看的。
今天早上更换了一首诗《于易水送人》,骆宾王的,问起来骆宾王,学生都知道是那个写《咏鹅》的人,我故意留了一个悬念,说这首诗歌背后有两个精彩的故事,以后再说,谁要是提前在书上看到了,会有奖励的。我很高兴的是,他们记得作者的其他作品。我要求学生背诵一首诗歌,最基本的要求是必须要把题目、内容和作者以及朝代联系在一起。否则就等于白费功夫。这群孩子做的不错。
上午的升旗仪式,果然又不出我所料,我们依然领到了一面流动红旗,还是两操红旗,从开学到现在,我们一直只领着这一面,这说明了一个问题,我们在这方面是十分突出的,对于在红领巾佩戴和卫生打扫方面,我们做得好了,或者和其他班都差不多,也只能给我们一个最好的,一个班只能得到一面红旗。我高兴的是,红领巾佩戴,这个对于班级情况来说,每天即便是有一两个学生没有戴,这也是其他班都存在的,我们的卫生我也相信是特别好的。
以今天来看,上一周学生打扫卫生不够好,对于我的标准不达标,我要求本周继续打扫。今天早上因为没有几个人打扫——今天座位轮换了,也可能耽误了时间——上午放学前强调了一下,并让全班监督,下午看到所有的小组成员都在认真打扫卫生,而且十分干净。我让全班同学用掌声向他们表示鼓励。
一个集体的进步,最重要的是有一股良好的风气,班风正了,班级就会朝着良性发展。我要求不允许带零食、不允许带饮料、不允许带零花钱、不允许带玩具,学生都互相监督,一旦发现,全部充公。良好习惯必须严格要求,从小抓起,目前学生做得良好。严格的要求和纪律,我想,这应该作为一种班级管理前期的强化意识,进入中年级之后,把权力逐渐的下方,在意识逐步形成,班级文明之风稳定之后,给学生一定的民主决策权——这一点,我甚至在近期就想尝试一下,这样培养他们一种自我的民主管理方式,为今后的班级管理做好基础工作,要有后面的民主实践,必须有前面的民主意识。
办公室小孙老师说,从来没看见我发愁过,这话让我听着顺耳。何必发愁呢?这说明我现在的状态还好,尽管近期工作压力和事务缠身,却还能应付得来,轻松面对,多几分思考,多几分理性,这才能为以后打下更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