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小学作文 > 五年级作文 >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作文

2017-02-07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的大意,能用自己的话简要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的大意,能用自己的话简要地讲述故事。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反复朗读,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借助注释初步认识、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

3、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借助注释和课外资料初步了解课文的大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感受文言文的独特魅力,培养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大意,并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3分)

1、教师讲俞伯牙和钟子期相识的故事以引入课题:

师:有一个故事,千古流传,令人吟诵至今。同学们想不想听?

故事:

    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位叫俞伯牙的人,从小就酷爱音乐,天赋极高。于是,就拜当时很有名气的一位琴师为师。很快俞伯牙就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成了非常有名气的宫廷琴师。

可是,俞伯牙却一直很苦恼,因为他每天弹琴,却没有人能真正听懂他的琴声,他感到很寂寞、很伤心。有一天,他又怀着寂寞孤独的心情来到江边弹琴消愁,他如痴如醉地弹着,将自己远大的抱负和宽广的胸怀全都融入到了美妙激昂的琴声中。正弹得兴起时,忽然听到了令他意想不到的赞叹声……

师:接下来发生了什么呢?我们一起到课文《伯牙绝弦》中去寻找答案吧。

2、教师板书课题:21、伯牙绝弦 (生读课题,教师正音,注意“弦”字的读音)

二、初读感知,体会韵味(10分)

师:好,我们先来读读这个故事,请同学们自由读,大声读,按照自己的节奏,至少读三遍,有生字的地方或者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

1、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

2、指名读文后师评价。

师:光读通读顺还不行,还要读出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律。请同学们再读一遍。

3、再指名读。如果学生还读不好,出示划好的节奏课件再请学生读。   

4、出示划好的节奏课件,全班齐读。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5、要求学生放慢速度再来读读。

师小结:读得太好了,看来古文多读几遍就不难了。只要我们在读的时候注意停顿,就能读出节奏和韵味。

三、初解绝弦(15分)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虽然我们没有读百遍,但是我们也读了七八遍了。那文章的意思是不是理解了呢?是不是都理解了?好,我先考考你们,伯牙绝弦是什么意思?

2、这篇课文的题目是伯牙绝弦,那课文中还有什么地方提到了“伯牙绝弦”?(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这里的“绝弦”意味着什么,向世人宣告了什么?(它意味着终身不再弹琴,向世人宣告了彻底地放弃弹琴。)

3、出示课文插图,指导学生看图,用课文的一句话说一说插图内容

①出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结合插图,理解“善”(善:擅长)。

②说说这一句的意思,指导学生朗读。

4、课文中还有两个“善”,在课文中找到了吗?读读句子。

    出示:“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A、理解“善哉”

1)这两个“善”用现在的话可以怎么说?(预设答案:妙啊!好啊!)

2)用现代的表达方式除了说“妙啊,好啊”还可以怎么说?(预设答案:真棒啊!了不起!真厉害!……)由此可以看出这里的“善哉”表示赞叹。

B、讲解:“哉和兮”都是语气助词,没有具体的解释。请学生说说这两句的意思,然后指导学生朗读。

C、刚才说到伯牙弹琴时心里想到高山,就能弹出来,哪个字是心里想到的意思?(板书:志)体会二人心灵相通。

D、还有哪个字也是这个意思?(板书:念)

(师小结:汉语里同意不同字的现象很多,请你列举下这样的例子,比如:看,视)

5、那伯牙谓世再无知音的“谓”呢?理解“谓”的意思。

6、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在小组内交流,师巡视。)

7、全班汇报:

(擅长弹琴的俞伯牙遇到了善于听的钟子期,两人相见恨晚,成了知音。钟子期死后,伯牙摔破了琴,决定从此不再弹琴。)

四、巩固所学,尝试背诵(7分)

1、把这个故事用自己的话在小组内讲一讲,看谁讲得生动(推选一名讲得好的同学在全班讲述,教师总结)。

2、让学生回忆课文内容。

出示课件,试着填空。之后再试着背诵。

五、拓展(5分)

师:传说,俞伯牙与钟子期是在江边相识后,二人便成为了知音。无奈,月由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钟子期不幸染病身亡!子期死后,伯牙曾到子期的墓前悼念。面对子期的坟墓,伯牙情不自禁地想起了自己鼓琴,子期听琴的情景——

出示课文(伴低沉悲凉的古典音乐),师生共读课文。

师:在子期墓前,伯牙曾经写下了一首短歌,来追悼自己的知音钟子期。

出示短歌,师范读后生读: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六、作业布置

     继续背诵《伯牙绝弦》。

板书设计

                  25、伯牙绝弦

                伯牙:善鼓琴    所念

                子期:善听      必得之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