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的研究报告
研究目的:蝉的习性
研究方法:亲身经历
研究原因:
我很喜欢动物,所以,我写的博文很多关于动物的,当然,爱屋及乌,我也喜欢写动物小说的沈石溪和法布尔。他们俩个都是亲身体验,亲身喂养,观察的,甚至有时还冒着生命的危险,可他们却不畏艰险。我受他们的影响,曾经养过小鱼、小乌龟、小猫、小狗等,但最有趣的当属蝉了。
研究过程:
幼 蝉
夏夜,窗外一声声蝉鸣诉说着天气的炎热。我热的实在是睡不着,这时爸爸说:“我们去捉“pa cha”吧,“pa cha”是我们这里对“蝉”的幼虫的俗称,生活在地下,靠吸取树根的汁液为食。
我白天曾经在爸爸的指导下捉过“它”,爸爸在树荫下用慧眼觅得一小洞,伸手间手指轻轻一扣,一只金色的小虫变戏法般出现在他手里。我看的眼都直了,跟在他身后仔细观察着,完全不顾蚊虫的叮咬。在爸爸的身后我似乎看到了“漏网之鱼”——地上有一个洞,我满怀信心的也把手指往下一探、用力一扣,一声尖叫、手指的疼痛差点儿让我流下泪。爸爸听到我的尖叫回头蹲下抓子我的手看了看,说“惹着“di ding”了(它是我们这里对一种穴居蛛型科动物的俗称),“pa cha”洞口是不规则,外壁浅而薄,用手轻轻一碰就应该扩大到大拇指粗细了”。我说:“爸爸,你要是再发现了,先别动,也让我仔细看看吧。”爸爸指着地上的一个洞说:“这个应该是,不过没有到手前都不敢肯定,有六成的把握就不错了。”我小心翼翼的靠近着,洞口边缘毛糙,跟我以前看过的不一样,但是刚才的教训让我不敢动手。爸爸鼓励我,“你大胆的用手指轻轻的探一下就知道了,不用伸进去那么多”,我紧张的往下一敲,感觉猛地一空,我抬起头看到爸爸鼓励的眼神,我放心的用中指往里一伸,感觉到指尖有东西在挠我,我顺势往外一提,那个可爱的、傻乎乎的、胖嘟嘟儿的小东西就出来了。我心里那个美呀!
夜里一片漆黑,怎么捉呢?带着疑问我跟随爸爸出门了,爸爸带着手电让我背着竹竿跟在后面,这次我注意到爸爸不再注意脚下的地面了,他把目光关注在草丛和树干上。果然一个个蠕动的小东西很快被我们发现了,比我们白天在树林里寻找它们简单多了。“爸爸,它们晚上不睡觉吗?”“晚上比较安静正好适合它们的蜕变呀。”蜕变?我充满着好奇心。
金 蝉 脱 壳
夜清静了下来,我们带着着战利品兴致勃勃的回家了。倒入盆中,略加清点竟然有百余只,灯光下我发现有的在奋力攀爬着,有的安然不动,有几只好像死了一样并且从背部流出来蓝黑色的液体甚是难看,仔细观察一下才发现原来它们的背部竟然裂开了一条小缝隙。爸爸端来一盆清水,挑了一大部分把它们泡在了水里准备给我做明天的美食。给我留下了健硕的几只和看上去很恶心像死了一样的几只。我很纳闷为什么是这样呢?爸爸看出来我的疑问,“那几只看似要死的其实正是在上演‘金蝉脱壳’呢,健硕的你正好可以用来观察完整的过程,一会儿千万别打扰它们呀”。爸爸把健硕的几只小心翼翼的放到我的纱窗上面,借着外面的月光我看到,这几只小虫儿竞相向上攀爬着。半小时过去了,我实在忍不住好奇心,悄悄的打开手电筒,眼前是神奇的一幕,金色的外衣上趴着黄绿色的一只小蝉、嫩绿的翅膀微微颤抖着,翅尖凝结着一滴无名液体,与我们日间见到的蝉完全不同;另一只已经钻出了硕大的头部、正在奋力往外拉扯身体,一切仿佛静止着,悠然间已经脱颖而出了;旁边的一只刚刚扯出折叠着翠绿的翅膀,缩成一团那种,伸展着、伸展着、这才是真正的薄如蝉翼呀。…….慢慢的我进入了梦乡。
放 飞 希 望
“喳…….”,一声声嘹亮的蝉鸣把我从梦中叫醒。一、二、三、四、五…,九只黑褐色的蝉爬在窗台的顶端,九只金色的蝉衣活生生一般钩在窗纱上。我抓下一只,它竟然只是挣扎着扑楞着翅膀,却不鸣叫。爸爸也拿下一只,它拼命的在爸爸的手里嘶叫着,爸爸把它们翻过来让我仔细观察一下。我发现爸爸手里的腹部有两个很大的鳞片、我手里的却没有。爸爸说:“先把这两只放下我们上去看盆子里的几只吧。”我到楼上一看,好可怜!盆底蓝黑色的污渍挣扎着几只小黑虫,完全没有我房间里蝉的模样。黑色的蜷缩着翅膀黏附在还算完整的身体上,有两只还已经完全没有动静了,活着的也不会鸣叫。我拿起来看了看,有几只腹部也有大大的两个鳞片呀,咋不叫呢?“它们蜕变的环境不好,没有机会晾干它们的肢体和翅膀,它们夭折了”爸爸也看出了我的疑问。
我带着遗憾回到了房间,爸爸说:“先把它们放飞了吧,它们等待这一天好几年了呢”。它们好像很听话,等待我们一个个的捉起、放飞,它们只是一个个的挣扎,没有捉到的却纹丝不动。一个个谜团困绕着我。我重新拿起我爱看的《昆虫记》,翻看着、证实着我的想法。蝉,昆虫,幼虫生活在土里,终生以植物的汁液为食,雄性的腹部有大大的鳞片、会鸣叫。它们生性胆小,但听力严重不良。在地下蜗居多年,只为了一朝在枝头那一声放飞高歌。
是呀,我们人类的成长轨迹莫不是如此。从小默默地吸取着营养、知识。一天天成长着、蜕变着,但是外界环境也影响着我们,改变着我们的轨迹。我们始终为了明天努力着、奋斗着,只为了那一声嘹亮的鸣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