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大学习的期间,接到参加河南省第七届农村中小学英语技能大赛的通知,心情激动之余又很纠结,我今年带的是毕业班,而做课大家一般都选择七八年级,活动多,学生也很积极,一时间我陷入了僵局。
很多老师极力建议我讲初一或者初二的课,这样得大奖的胜算更大,可是,我不教这些年级,对学生一无所知何谈配合呢?拿初三的学生?我觉得很自责自己,那不是在给学生示范如何作假吗?做课事小,影响却大啊!我们考试的时候,经常讲诚实,而自己如果这样不就是带着学生一块弄虚作假,老师何谈威信呢?
当然,我可以去七八年级讲一堂课。我们初三复习任务很重,如果那样的话,我要分出一多半的精力来准备课件,关键是我因为一直带毕业班对新教材也不是特别熟悉了,功夫又得花去多少呢?更何况培训回去时间紧,搞课堂实录必须在两天之内完成呢?
可是,如果不这样我胜算的几率能有多大呢?针对农村的大赛太少了,如果把握不好那就浪费了指标,辜负了教研员段老师对我的信任,思前想后,我还是让利益屈服于现实,讲初二的课!我很快就设计好了思路,自我感觉还是不错的。
中午就餐时,我看到了22中的杨诗云老师,我们还算熟悉曾经一起参加过继续教育,她为人真诚热情,我自然过去请教她,让她帮我看看课堂设计。但是,她的一番话却让我倍感尴尬了。
“你教的几年级?”她首先问我。
“九年级呀!”我不加思索。
“那为什么不讲九年级的课呢?”虽然语调轻柔但却很有分量。
“九年级都学完了,现在都在二轮复习,讲什么呢?”我自以为很有理由。
“那就讲专题比如完形填空,正好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你也刚好要复习这一专题。”
“那太枯燥了,而且没意思。”我想反驳。
“一堂课枯燥与否和课题没有关系,和自己的设计有关系,你想过吗?”我无言。
“如果你讲其他年级,那不是在做无效课吗?浪费时间?”一句无效课让我顿悟。
我不得不说听完杨老师的话后,我没有了纠结,比赛就是看素质,而不是看课堂上的热闹;实实在在,脚踏实地的做些什么,让学生真正地去做些什么才是根本。做课不是作秀,它应该是我们真实的课堂体现,我们农村学校就是如此,如果课堂弄得如此精彩,反过来成绩一塌糊涂,那不是自欺欺人吗?
回到学校后,我专心的做了自己的课件,我不是一个高手,也就是最基本的ppt,没有动画,没有华丽的图片,有的是实实在在的内涵,或许会不被评委欣赏,但是,我却要学生能真实的感觉课堂的存在。
昨天下午的录像让我倍感紧张了,平时很胆大自信的一个人,一走到摄像机的面前脸不由的红了,说话也紧张起来,虽然旁人看起来不觉得,但是,自己的内心只有自己能感觉。录完课才发现自己的许多不完美,比如语速快的问题,比如完形如果加上好句感悟更完美,比如.... 太多的比如闪现在脑海中,但是,我已不想再去修改了,再去重录了,就让这些不完美定格在我的脑海,成为鞭策自己的力量吧!
经历就是成长,通过一天的准备和录课,我深刻的感悟到自己的储备力量不够,平时养成好习惯关键时刻才能不掉链,我发现自己在追求细节方面做得太不完善,在课堂用语上需要加大锻炼,在组织教学上需要精益求精,在课堂设计上需要用心求成。我一直在想,如果平时我们的每一堂课都能拿出比赛的心态来准备,我们何愁课堂不进步呢?
但,不管怎样,一句不做无效课,让我牢记在心;交上的试卷虽不完美,但心已无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