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优秀教师讲课很享受,往往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听课的人会情不自禁地随着老师的启发和引导,自然而然和学生一起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有时甚至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和学生一起思考,一起讨论,一起分享学习的成果。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呢?我认为课堂在于有一种内在的魅力吸引着学生,也吸引着听课的老师,这种魅力便是课堂的美好、美妙、美丽、美不胜收......
心情之美
上课要有好心情,这是大家的共识。心情不好,无论如何是上不好课的。因为心情不好,必然把这种或烦躁、或郁闷、或委屈、或愤怒的情感传达给学生,教学思路就会阻塞,就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影响,整个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更谈不上生动的教学机智,因此,带着情绪上课是老师的大忌。
优秀老师上课,首先准备的是良好的心态,是美好的心情。课程是早已准备好的,教材、学生了如指掌,方法技巧烂熟于心,正所谓的“胸中自有丘壑”,讲课时才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老师健步走进教室,走上讲台,带着微笑,面对天真可爱的孩子,面对几十双渴求知识的眼睛,信心满满地告诉自己,这一节课我一定上好,上精彩。
老师和蔼的目光、关心的微笑、自信的表情,传达给每一个学生,必然给学生以信心、力量、希望。学生才能精神饱满,兴趣盎然地进入本节课的学习之中。
听魏书生、窦桂梅等教育大家的上课(大都是外地讲学,借班上课),不管是什么样的情况,只要他们一亮相、一出场,就给人美好的印象,久久难忘。魏书生的随和、睿智、渊博、自信、镇定、亲切的风格;
语言之美
老师的课堂语言应该是经过加工的,富有艺术性、启发性、激励性、鼓励性的美妙的语言,这种美妙表现在语言的清楚、准确、流畅、完美;表现在语言的丰富多彩、抑扬顿挫、起伏跌宕,给人以听觉上的享受。不同的对象、不同场合、不同的情感、不同的文体、不同的教学环节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语言是门艺术,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例子:一个故事(或一件事),不同的人叙述会有很明显的不同效果。一个是平铺直叙、没有声色,味同嚼蜡,听者无精打采;另一个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绘声绘色,悬念丛生,引人入胜,听者津津有味,兴趣盎然,这就是语言的魅力。
尤其对
平时听课,有的课很是享受,其中值得品味的美妙的课堂语言是一个重要方面。当然,要做到这些不是轻而易举的,渊博的学识,丰富的语言,流利的口才,是需要下很大功夫才能达到。
方法之美
一个教师上课之美在于有一个美好的心情,在于美妙的语言,除此以外,还必须有合适的、恰当的教学方法,也就是教学方法之美。
对一个教师而言,经过了长时间的摸索、积累、沉淀和提炼,会形成一种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可能是一种或几种教学方法占主导地位。就具体一节课而言究竟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要根据教材实际和学生特点灵活使用。课堂和学生是生动的、可变的,那么适合学生的方法就不能一成不变。优秀老师的课堂往往能够通过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去激发、启迪、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经常处于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兴奋的对知识的探究和渴求的状态之中。他们常常能够因势利导,将情境教学、愉快教学,和谐教学、成功教学、赏识教学等教学模式和方法,恰如其分地运用于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学生在老师的启发、引导、点拨下,兴趣盎然地投入到积极的学习中,这样的课堂是生动活泼的、充满着灵性的课堂,是充满着探究乐趣的课堂。
听教育大师们的课,有时会不约而同地赞叹:这课上得太“活”了,太精彩了!这个“活”指的就是灵活的教学方法。比如:
当然,课堂之美不仅仅局限于以上几个方面,比如:教学结构之美、教学流程之美、课堂板书之美等都是不可或缺的部分。
一个教师的教学教育主要是通过课堂来进行的,因此,打造高效的、充满着无限魅力的课堂是我们每一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应该让每一节课堂都美丽起来,都生动起来,让每一个学生在这样充满着无限乐趣的课堂上积极主动地学习、生动活泼地学习、快快乐乐地学习。我们都期待着越来越多的美丽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