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要期中考试了,晚上看电视的时候,埋头写作业的女儿忽然跑到我跟前说:“妈妈,希望在明天的考场上我的脑子千万别短路,要长路啊!”话语天真而充满焦虑。我听了先是一愣,马上就明白过来。女儿有时做错题,我经常会说:“你的脑子短路了吗?”现在才意识到,孩子还小,并不明白“短路”这一物理名词的含义以及我给它赋予的引申意义,不由深深愧疚自己口无遮拦,随心所欲的胡乱指责。于是,我语调平和地对女儿说:“你放心地去考试,只要认真和努力就可以了。”
这段时间,随着考试的一天天临近,女儿和我的心跳也似乎伴随着生活的快节奏而加速,几次她跟我说:“妈妈,我好紧张,好难受,几乎快没气了。”“妈妈,这是谁发明的考试呀?我真是恨死他了!”那幼稚而半认真的话语噎得我的喉头发紧。女儿还是小学生,以后上学的路还很长,而她还要面对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考试,可现在考试对她却犹如心魔,重重地压制着她。我很心痛,是谁?是谁让她幼小的身心经受如此强大的压力呢?我陷入深深的自责。作为老师,我常常利用工作之便,在考试分数没有公布之前就提前查看到女儿各科的成绩,一回家就告知她。二年级的时候,有一次因为自己没考好,不等我说什么,她就把自己关在屋子里达四十分钟之久,哭湿了被褥。从此,她特别害怕提前知道自己的分数,每次改卷前总是央求我和他的爸爸不要去查看成绩,说等老师卷子发了自然就知道了。而我们却总是违背孩子的意愿。考好了不说什么,考不好总难免说几句责备的话。然而,就那几句话却让女儿伤得如此之深,让她视学习不再是件快乐的事。天!我都做了些什么啊?
考试成了女儿心中的痛,而它又何尝不是我们做老师的心中那块切肤之痛呢?平时兢兢业业地教学生,考试前拼了命地领学生复习,即使身体染疾也不愿休息半日,就为了那一纸分数,它仿佛代表的是学校领导或热情或冷竣的目光,是家长或笑逐言开或眉头紧皱的表情,是学生学好与学不到的衡量标尺,是对自己工作优劣的唯一评介。考试啊,你何时变成了一把锋利无比的双刃剑,既刺伤了无奈的老师,也刺伤了无辜的学生,你冰冷而严酷地斩断了我对语文的深深热爱,少了直抒胸臆的浪漫与游刃有余的洒脱,遗留下的只是患得患失的责任和义务。我不知道,当老师对自己所教授的东西也充满了厌倦、感觉到乏味的时候,那又会教育出怎样的学子呢?我承认,中国目前之教育现状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就测评一项来说,一纸卷子定命运,考试是唯一鉴定的标准,这无疑是片面和苛刻的。我也曾看到美国一些发达国家的教育考评方法,但不同的国情不同的教育理念和背景又岂能全盘端来,况教育改革非一朝一夕之事,广大教育工作者也正做着各种各样的努力。我想:先从自己的孩子身上做起,先从自身做起,首先要端正思想,屏弃急功近利的不良因素,考试是一把尺度,但不是绝对和唯一的尺度,不要过分迷信它但它一定是一个重要的信用度较高的测评依据。调整工作思路,改进教育教学方法,用爱铺路,乐贯全程,以情商带动智商的发展,从塑造健康健全的人格开始,我想,这应该是一个比较好的自我调整方法。
我忽然感觉屋子里敞亮起来,离开案几来到窗前,院子里秋阳灿烂,树上黄叶斑斓美丽,我决定,明天带女儿踏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