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欣赏“润物细无声”的教育理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身教重于言教。作为老师,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用自身良好的行为给学生做好示范或榜样,从而使学生在老师潜移默化的做法影响下,逐渐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我觉得只依靠无声的教育是不够的,我们不仅要做到“润物细无声”,更要做到“润物细有声”,二者的完美结合才是真正的“言行”影响。而今天我要谈的“有声教育”和平时我们给学生灌输那些滔滔不绝的说教词毫无关联。
案例一:冬日的清晨天很冷,冻得人无法伸出手,教室外面的清洁区垃圾并不多,清扫也就是五分钟的事情。我对着教室里孩子喊了一句:“大家都出来啊,和老师一起把清洁区扫一下。”可是,从教室里走出来的孩子就是贾明雪和苏蕾两个人,其他的人依旧在忙着各自的事情,或写作业或忙着整理自己的东西或……按理说弯下腰捡个纸只是一件小事,大家却没有;虽然我做了用自身的行为来影响和示范,但是效果却微乎其微。
回到班上,我说:“孩子们,当我伸出手去捡纸的时候,我的手都冻麻了,但是我的心却备感温暖,因为苏蕾和贾明雪在我旁边。她们两个是我最为自豪的学生,她们的人生字典中有“热爱”两个字,所以,她们会热爱集体,热爱国家,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热爱一切!让我们为她们的这份热爱鼓掌!”
我不批评没有参与劳动的孩子们,我只表扬她们两个人,不仅在班上,黑板上,更在我们的班级微信圈里面。很快,我们就会发现热爱班级的孩子越来越多,这就是正能量的影响!无论如何,我要肯定地说,老师的身教影响固然重要,但利用学生做有声教育就会产生无穷的力量!
有声的教育如鼓!
案例二:在校园的路上看见了孔凡邦,他来学校归还他从图书室借的书本。先前学校让归还的时候,他借的书丢失了,于是,他就从网上买了一本新的,他说不能让老师承担赔偿责任,自己必须还。一刹那间,我的眼泪下来了。
这样的品质对于我们来说太宝贵了。他已经毕业了,从消极的思想上考虑,他完全可以“赖账”一走了之,可是,他却勇敢地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必须把书还给学校。这是诚信的品质不正是我们需要提倡和传播的吗?
当我用有声的语言给孩子们讲孔凡邦的故事,当我用微信开班会《夸夸你》,一时间所有的家长和老师都记住了九三班有一个最诚信的孩子叫孔凡邦!很快孩子们就掀起了用正能量影响彼此的高潮!这就是有声教育的影响力和号召力!这样的影响就如蒲公英的种子,在风的推动下就会满世界撒播爱和向上!
有声的教育如风!
案例三:腊月二十六是蒸馒头的日子,孔令壮同学在微信中发了两张他奶奶做枣花糕的照片,而此时的我正在做馒头。于是,就弯下腰虚心向他请教奶奶是如何做出这么好看的花糕。很快,他就拍了视频给我,而我也跟着做一个拍一张照片给他,并让他把蒸熟后的照片发给我,他果然守诺。我于是就把我做的和奶奶做的对比图发到班级圈里给大家评比,大家直夸奶奶做的好。第二天,马上有孩子给我发他们家里面煮肉或炸东西的照片,天雨就是其中的一个。她正在烧火,而妈妈正忙着炸丸子,炸豆腐,炸花生米。我又一次跟着学习了一番,并再一次大张旗鼓地表扬妈妈的手艺。
我真的不会做吗?当然不是。我表扬一方面是肯定孩子们的参与劳动,当然最重要是让他们为家里的奶奶或妈妈感到骄傲和自豪。我相信老师的话就是风向标,孩子们会积极地参与到这样的劳动中去,向父母学习,向老人学习,带着崇拜和骄傲的感觉,这是多么温馨的画面。
有声的教育如春!
有声的教育是音符,总是能奏出最扣动心炫的乐章;有声的教育是泉水,缓缓流淌中总能让人心情愉悦;有声的教育是号角,引领我们为方向而冲锋。一分有声,一分情怀,一分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