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教反思札记(六)
——浅谈低年级小学生识字兴趣的培养
儿子寒假的语文作业是预习并书写二年级下册的字词,儿子倒也每天坚持在田字格本上书写一页,并很认真的先研究一下陌生的新生字,包括偏旁部首、以及相关的组词,再认真书写。我也着实为儿子认真学习生字的态度感到欣慰,随着识字量的增加,这个假期儿子就要求自己阅读课外书,而不仅仅局限在【亲子共读】了。所以培养孩子的识字兴趣显得尤为重要。
(一)“会学”是识字的不竭之泉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就是这个简单的道理,给了我很多启发。孩子识字,学会这个字如何写、如何用固然很重要,但是学会识字的方法才是为了孩子们的长远考虑。这样,孩子才能主动地去识字,识字方法有很多,我大概总结了一些,如下:
1.发挥想象——编故事识字
儿子很喜欢听故事、讲故事,他用自己的童心看世界,那么不妨我们也用童心看汉字。于是,在与儿子共读一篇美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我就问:“你能想出什么办法帮自己记住这个字?”于是,一个个有趣的小故事就产生了:
暖:一天,天气阳光明媚(日),我用手(爪)拿一根棍子(一)在拉一位掉进河里的朋友(友),他很受感动,就邀请我去他家做客,我们在一起玩得很快乐。
泞:腊月二十八的晚上,突然下了一场雪,为宁静(宁)的道路上铺了一层洁白的棉絮,第二天太阳公公出来了,路上的薄雪化成了泥水(三点水),路不好走了(表义:泥泞)。
在孩子们的眼里,一个汉字就是一个有趣的故事,他们也很乐意去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故事。应用编故事识字,不仅有效地帮孩子记住生字,而且也锻炼了孩子的语言组织能力,一举两得。
2.开动脑筋——编谜语识字
儿子从小就喜欢猜字谜,书架上已经拥有3本字谜书籍,利用儿子的这个爱好特点,我又与儿子玩起了字谜游戏。没过多长时间,形形色色的小谜语便产生了:
小土→尘一条狗张着四个口。( 器)
一百个人同住一个帐篷。( 宿)
小虫子,当工人。(虹)
有些字谜编的虽然看起来很荒诞,但是充满了情趣,想象奇特,且有根有据。一个个汉字就在孩子的笑声中被记住了。同时,通过编字谜,无形中又培养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何乐而不为呢!
3.分析结构——编算式识字
有些汉字经过拆分就变得好记了,通常采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识字方法进行识字。如:
加一加:日+王=旺 米+分=粉 口+土=吐
减一减:娘-女=良 传-人=专 味-口=未
换一换: 雷-田+包=雹 妈-马+古=姑
在识字中,引进算术加法减法的形式,加强了学科的横向联系,使汉字结构简明易记,又增添了识字的乐趣。
(二)在实践中体验识字的乐趣
汉字在生活中无处不见,因此,可以引导孩子在生活中自主地认识生字。
1.在生活中积累汉字
可以通过收集或阅读商标、广告、报刊的标题,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使自主识字成为孩子们的自觉行为。比如:春节期间,大街小巷家家户户都贴对联,我就领着儿子这家门口站一站,那家院前读一读。这样,儿子在每次叽叽喳喳的认读中,又认识了不少生字。
2.在阅读中巩固汉字
当孩子有了一定识字量后,已不满足于课本提供的知识,他们要自己去阅读课外书。阅读课外书既巩固了已学会的生字,又认识了许多新字词,还进一步激起了阅读的兴致,形成良性的循环。
(三)“乐学”是识字的奠基石
识字学习是一个反复的、长期的过程,创造多种方法和途径,增加汉字和孩子见面的机会,从识字中体会乐趣,在书本外寻找资源,激励他们离开课堂后仍然会去主动识字,这样,对孩子们的学习生字会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
那么,就给孩子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识字往前走;给孩子一个条件,让他们自己识字去锻炼;给孩子一些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自己主动去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