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成长的金钥匙作文
中段考试后,拿到学生的试卷,我一张张的审阅。并对错题进行了分类统计。我的目标之一是:不及格控制在十人以内。
中段考试后,拿到学生的试卷,我一张张的审阅。并对错题进行了分类统计。我的目标之一是:不及格控制在十人以内。但这个目标没有实现,12人不及格。这让我有些沮丧。觉得自己工作一直很努力,为什么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肯定自己的方法还不够科学,某些环节做的还不够完善。 仔细看统计的结果,学生的基础知识不牢固依然是失分的主要原因。这一直是我教学中的顽症,就像肿瘤一样,无药可救。我反复的思考,请教同事,和同事沟通交流,渐渐有了眉目。我总结如下,希望得到大家的指导。 第一,重新审视导学案的编制。导学案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是对教材知识点的解读,是学生预习教材的依托。所以,导学案中,要改变过去题量偏多,难度偏大的缺陷。我觉得应该增加预习案的题量。每个知识点至少以两道题的形式出现,帮助学生吃透基本概念、定义。减少探究案的题量和难度。在新授课中,教学目标通常是能“简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同时,减少学生学习数学的畏难情绪。以前,学生的导学案中经常有大片的空白,可见试题偏难。 第二,无论哪一种课堂模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永远是第一位的。在我校的“预-探-展-清”的模式下,学生先面对的是导学案。所以,如何编制一份学生看到后就喜欢的导学案,值得研究。比如,写上几句鼓励的语言,出几道和数学有关的谜语、诗句等等。知识点多以问题的形式出现,这些问题要有趣,学生喜欢。 第三,重视教材。教材上的习题最基础、最典型. 第四,胡校长指导我们,要加强对学生预习的指导。只有充分的预习,才有精彩的展示。所以,在黑板上温馨提示:详细的预习目标、学习方法等。 第五,加强师友对学。学师要辅导、监督学友学习。 第六,对于教师,更要吃透教材,加强集体备课,加强教研等。其次,还有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对他们更要有爱心和耐心。 总之,责任心、爱心、耐心都促使我必须做好工作。做学生喜欢的教师,成为学生生命中的贵人是我一生的追求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