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在快乐中成长
每个孩子从呱呱坠地就承载了父母的全部希望。哪一个父母不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呢?我也不例外,但是,我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始终高扬一个主题——快乐!我认为快乐是孩子成功大厦的重要基石,一个快乐的孩子必定是聪慧的、有爱心的孩子!
一、 快乐的氛围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一般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当你很乐意去做一件事,哪怕这件事很麻烦,甚至干起来有些苦、累,你也会很轻松地干好。这是因为做这件事使你感到快乐,你觉得自己在玩一个有趣的游戏,事情在不知不觉中就圆满完成。学习也是这样,当你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时,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记得儿子学钢琴时,有一次他练琴手势总是不标准,我一次次地提醒,可他置若罔闻,依旧如故。我火冒三丈训斥到:“重弹,手势不标准绝对不行,今天弹不好就不许出去玩!”儿子在我的训斥下哭哭涕涕地越弹越糟。看到这情景,我冷静下来:我让孩子学钢琴的初衷是想让孩子从享受音乐中得到快乐,可现在情况怎么会是这样?我想了想,让儿子离开钢琴坐到床上,我坐在他对面说:“哭解决不了问题,如果你现在想哭,那就哭个痛快,如果你不想哭,只是觉得心里委屈,那就擦干眼泪,说出你的委屈。”儿子止住哭泣说:“我已经弹得很流畅了,可你还是训斥我!”我真诚地对儿子说:“妈妈不该训斥你,有话应该好好说,而且我相信你自己内心也愿意把琴弹好,对吗?”儿子听了我的话,点了点头说:“当然了!”我高兴地说:“来,小男子汉,让妈妈抱一下!然后去玩你的钢琴!”儿子快乐的情绪被调动起来,他又坐在钢琴前,手势标准、节奏稳定地完成了四个练习曲目。我感觉到每一个音符都在快乐地跳动,我看到了快乐带来的效果。
二、 换位思考,很多问题不是问题
很多家长都习惯于居高临下地“看”孩子。认为孩子这也不对,那也是错。其实很多事情,如果换位思考一下,就会减少矛盾,增添许多和谐因素。
那是我家搬进新房子后的一天,我下班回到家发现雪白的墙上被尖利的东西划出许多印迹,我既心疼又生气:这“臭”孩子怎么不知道爱惜家呢!我忍住怒火把儿子叫到跟前指着墙说:“这是你的‘杰作’吧!”儿子没有察觉我的恼怒,兴奋地说:“妈妈,我差点儿忘了告诉你,这是我的重大发现,我发现剪刀也能当笔用呢!你看,这是我用剪刀在墙上写的字!”我蹲下来仔细一看,还真是字迹。我笑着说:“噢,你选择了特殊的纸,所以才会出现特殊的笔,你创新的思维很好,但是,以后要尽量爱护家里的东西,好吗?”儿子高兴地点点头。
三、 言传身教,及时转化孩子的不良情绪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
因为我的工作原因,有时需要把资料拿回家写,在家难免偶尔会发牢骚:领导真不够意思,在家写资料也算是加班呀,可是却不给加班费!我的这一言行,很快就让我后悔。那天儿子回到家把书包往书桌上一扔说:“老师真不够意思,布置那么多作业,真烦人!”那口气和我发牢骚如出一辙。我反思了一下,坐在儿子身边说:“瞧今天这小脸儿多云转阴!儿子,你想想,老师愿意多布置作业吗?”儿子说:“愿意,要不为啥给我们布置那么多作业!”我说:“如果你是老师,你愿意多给学生布置作业吗?”儿子想了一会儿说:“我不愿意,那样我得多批多少作业呀,太累了!”我说:“这就对了,其实多布置作业对老师一点儿好处也没有,老师是为了让你们学会知识,只有通过作业和考试来了解每个孩子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确保每位学生都学会!咱们应该理
四、 放手去爱,提高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
有的父母总认为孩子还小,把孩子呵护在自己的羽翼之下,很多该孩子自己动手的事情,都习惯地大包大揽,这样的后果是:孩子的依赖心越来越强,主动性越来越差。
我儿子六岁时,一天晚饭后我带他出去散步,走着走着儿子说口渴想喝水,我说:“要不咱们回家喝水吧!”儿子说:“不行,我渴得受不了!你给我买一瓶水喝。”我摸了一下衣袋说:“妈妈没带钱,买不成水!”儿子说:“那你去帮我借点水喝!”我说:“是你想喝水,应该你自己去借!”儿子看了看我说:“那我不渴了,咱们走吧!”我有些生气:刚才还说渴得受不了,让他自己去借水,他就不渴了?我说:“你在担心什么?你去借水和我去借是一样的,结果有两种:一是别人借给你,你就有水喝了,二是别人拒绝借给你,那你说声谢谢,转身走就行了。为什么不去试试呢?”儿子想了想说:“我还是决定不借了,我相信我能坚持到家!”我心里暗笑问题得到解决的同时,我想:儿子还是缺乏锻炼,因为以前遇到此类问题都是我主动出面解决,以后我得注意放开手,让儿子增强主动与人交往的能力。
五、 心怀宽容,给孩子犯错和改错的机会
“失败是成功之母”,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失败或者犯错,这时候是最需要家长保持冷静的时候,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分析原因,找出解决办法,避免今后再犯同样的错误。
儿子上四年级时,有一次数学考试成绩不好,奶奶训了他,我回家后奶奶又在我面前告了他一“状”,孩子心里觉得少不得又挨一次训。我什么也没说,只是带着他出去散步,走着走着我问儿子:“今天在学校开心吗?”儿子说:“挺好的,跟同学玩抓人游戏,跑得浑身是汗。”我说:“跑的时候要注意安全!”儿子说:“我知道”。然后我一转话题说:“今天惹奶奶生气了?”儿子说:“奶奶嫌我没考好,训我!”我说:“奶奶是因为爱你才会训你的,告诉妈妈你错的题是因为不会做还是因为粗心错的?”儿子说:“只有一道是没看懂题目要求,其他两道是粗心错的!”我说:“那道不会的题现在会了吗?”儿子说:“老师讲了,我明白了!”我说:“那就好,以后类似的题就不要再错了,而且要尽力改掉粗心的毛病!”儿子见我没有训他,高兴地又给我讲了许多学校的事。诸如此类的小事还有许多,有时他打碎一只碗、有时摔坏电视遥控器等,遇到此类事,我都不会训斥孩子,只是告诉他发生这样的事妈妈会不高兴,希望他以后注意。
当然我也会告诉孩子,有些错误不能尝试去犯,因为没有改错的机会。例如生命,失去了就永远失去了。看着儿子似懂非懂的眼神,我就找到一只小蚂蚁对儿子说:“这是一个生命,你要是不小心把它捏死了,然后你后悔了,你想让它活过来,能吗?你可以试试!”儿子说:“不用试,我知道不能”。我说:“人的生命也是一样,不能做的尝试不能犯的错就永远不要去做!”儿子郑重地点点头。
一位教育家说过:“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家长”。其实孩子的成长过程也是家长的成长过程,让我们在尊重、平等、理解的氛围中与孩子一起快乐成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