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题难出,每年高考之后,批评者很多,就像每年诺贝尔文学奖宣布之后专家评审团受到的攻击一样。
所以一般情况是:今年题太难,明年容易——2013年新课标卷数学也许比较容易。
反之,今年太容易,明年很可能难。比如高考语文新课标卷古代诗歌鉴赏。
2012年新课标高考诗歌鉴赏是晏几道的词《思远人》,分值11,平均得分7.63,得分率69.36%。
个人认为,今年古代诗歌鉴赏题偏容易,所以2013年有可能加大难度,希望学生和家长多用些心,也许成败在三二分之间。
鄙人不才,冒昧在此提三个建议,全当是昏黄傍晚街头的一个小小地摊,只有几个锈钉丑石线头,如果有用,尽管拿去;如果没用,完全可以视而不见。
建议一:读懂诗,至少用自己的话写出你认为诗中所描写的景、人、物等“象”。不要嫌麻烦或说错话。
12月9号上午某校高三周周练,第二题是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适逢商风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
(1)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凤凰”怎样的品性?(5分)
(2)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做简要分析。(5分)
【参考答案】
(1)高洁(或“超然脱俗”“清高”)(答“远离尘世”给分);志向远大(或“心忧天下”)
(2)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或“比兴”“象征”)的手法;以凤凰自喻(或“象征诗人自己”)抒发了诗人孤独无奈的苦闷心情和壮志难酬(或“报国无门”)的悲伤情怀。(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改卷子时发现学生中至少三分之一和“参考答案”惊人的“一致”。不容多想,多数人的得分是5-6分,极少数学生才是9-10分。
必须说明,本人天生胆怯懦弱,不敢挑战权威,不会随便说“答案错了”!(质疑一下还是有点儿可能的。)
既然和答案一致,就该给满分,为什么只是五六分?
很简单,既然是理解诗歌,就要简单分析诗句所写具体内容,景物、事物、人物,一定要说清!简单说“清高”“志向远大”六个字或者之类的简单抽象的词只值2分!
第一小题要想得到满分5分,既要工整认真书写;又要具体分析诗中所写之“象”:“早上喝清澈甘甜的山泉,晚上栖息在高高的山岗,能远望天下,叫声响彻天下。”“通过描写凤凰日常饮食栖息鸣叫等习性,体现了凤凰高洁、心忧天下的高尚品质。”
同理,第二小题,学生答案只说“托物言志”,“以凤凰自喻,悲伤、痛苦、报国无门。”最多3分。要想得满分,要工整书写,还要联系诗句“摧藏”“处非位”,才能说“悲伤痛苦、壮志难酬”。
这就是“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但是说“读懂诗”容易,真的“懂”很难!比如上边所说“摧藏”,许多学生就不懂,“处非位”也不懂,更别说阮籍是个什么人的“知人论世”了。在这里只说“摧藏”,如果学生记得《孔雀东南飞》里“摧藏马悲哀”是说“极度悲伤”,此句就容易理解了。真想“读懂”许多诗歌,以后再细说。
相对而言,写写或解释一下诗中自认为好的形“象”,还是完全能做得到的。千万不要怕犯错误,因为这个世界只有“仙逝”和“未生”者才不会犯错!
读不懂不要怕,只要写下“您”认为最最主要的“象”,或者有自己的话说最有用的词句,就用可能直接得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