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孩子们也应该知道
育才学校 孔繁琳
今天是“腊八节”,早上到校问孩子们喝腊八粥了吗?
举手的只有22个孩子。(全班64个孩子。)有的孩子甚至一脸茫然,不知道今天是“腊八节”,看来今天我的准备孩子们是有大收获了。在网上查阅了很多材料,一一分享给孩子们吧!
六八班年俗课程
随着一句谚语,开启了腊八之旅:
“今天早上谁喝腊八粥了,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甲:小米,大米,红薯,蜜枣,花生,绿豆,燕麦,红豆。
乙:我家的是在超市买的现成的腊八粥材料。
丙:我早上喝的是“八宝粥。”
······
“在我国北方,人们有这样一个风俗。男生齐读。”
“谁想回家试试呢?”
孩子们都高高的举起了小手。

(看来不是孩子们不愿意做,而是年味的淡化,孩子们对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了解的太少了。)
腊八粥喝几天呢?

“为什么要喝这么多天呢?”
鸦雀无声。
“有这样的解释:吃剩的腊八粥,保存着吃了几天还有剩下来的,却是好兆头,取其"年年有余"的意义。再如,如果把粥送给穷苦的人吃,那更是为自己积德。”
过了“腊八”就是“腊月二十三”
请女生来读。
孩子们抑制不住那高兴的表情,有的学生边读边扭,那声音真是发自肺腑的。响彻云霄。
虽说,腊八是个小的不能再小的节日,但作为我们老祖宗留下的传统节日,我们后人是应该继承,发扬的,不能说作为一个中国人连自己的民俗文化都不知道。无论现在的生活条件有多好,在中国传统文化缺失的今天,让孩子们知道传统节日,显得多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