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的自述
我是一座钟表,极为普通的那种。无聊地挂在百货店的墙面上,直到被那个男人买走。
十五年前,我被男人买走后,来到他的家里。他把我递给那个女人,女人对我喜爱有加。于是我就被他们挂在一面墙上。至那时,我才完全的看清这个家的模样,五十多平方米的一间屋子,但整洁明了,一张大桌子,一个衣橱,四把椅子还有一台小小的电视机。随后的几个月里,女人一直待在唯一一间小卧室里不出来。直到几个月后,她挺着大肚子和那个男人缓慢地走出去了,他们还带走了那张存折。我昏睡过去,不知过了几日。待我醒来时,他们回来了,怀里抱着一个婴儿,这个屋子里不知不觉就充满了幸福的气息。
十三年前,男人女人怀里抱着的小女孩长大了,会走路会说话会抬头静静的看着我。男人的工资上涨了,经常买好吃的东西给女人和孩子吃。那一个周末,男人买了一台全新的电视机,是先前小电视机的四倍。女人责怪男人乱花钱,男人笑着说国家发展好了,人均收入也多了,生活条件就要好嘛!
十一年前,小女孩已经上幼儿园了,那是一个条件非常好的学校,她从那里接受了启蒙教育。女人找了一份工作,和男人共同支起这个温馨的家。女人担心小女孩每天上下学的安全问题,男人安慰说,这个幼儿园里有配置的安全校车,会每天接送孩子上下学,现在已经不像是以前了,现在还有幼儿园、校车,以前哪里有这样的东西!女人放心了。女孩每天放学回来,都会给男人女人讲学校里的事情、讲她学的有趣知识,这才是这个家里最幸福的时刻。
九年前,他们搬家了,搬到了一个九十多平房米的房子里,小女孩很高兴因为她有了她自己的大房间,不用在挤在一个小房间里了。男人将我挂在客厅的墙上,他将以前的四把椅子换成四座大沙发,并且还添置了几张桌子。女人坐在沙发上笑着说,国家经济持续发展,老百姓收入也不断的增加,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啊!
七年前,小女孩已经上了小学了,国家下了决定说全面免除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被男人女人称赞这是国家的一个好政策。这家的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又增添了洗衣机、电冰箱等家用电器,他们说生活更加方便了。
五年前,他们又搬了一次家,这次是更大的屋子,各种生活设备他们都拥有了。女人辞职了,她想在家里更好的照顾这个家,她的勤劳和细心让这个家时刻充满温馨气息。男人的工资收人慢慢增高,存折上的数字也慢慢增大。
三年前,女孩已经上了初中,优异的学习成绩让男人和女人感到欣慰。男人和女人都变苍老了,头发开始发白了,面容开始变苍老了,身体没以前那么好了,可他们依旧很幸福。
一天前,女孩站在我面前,踮起脚尖轻轻的为我擦去边框和镜面上的灰尘,静静的对我说,这个家经历的十五年风风雨雨,只有这座不会说话的钟见证着。这个国家经历的阳光雨水,还有这座不会说话的钟见证着。她在最后说,这座钟,见证了她、家和国家的一步步成长。
现在,我回忆完了我的记忆,我想,我还可以在这个家待到我下岗之时。
—谨以此文献给祖国母亲六十六岁生日
教师点评:文章以一只普通的钟在一户人家的的经历见证了祖国母亲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构思新颖,想象丰富,内容充实,是一篇不错的习作。
河南省濮阳市实验中学初四(3)班 王晓夏 辅导教师:李茹
见证
时间如流水,冲走了秦汉的血雨腥风,洗去了唐宋的骄奢淫逸,淘尽了明清的屈辱卑琐。当我从硝烟中艰难睁开双眼,我—— 一块来自山间的大理石便目睹着祖国的朝朝暮暮,见证了他的成长历程,望着日新月异的树影婆娑,百花纷繁。
1954年4月16日 曙光
我困拘在绿树青山,闭塞的环境,艰难的交通。我整日望着湛蓝的一角天空,如井底之蛙向往外面的世界,终于等到了黎明的曙光。这天,一群穿着工装的年轻人把我和身边的伙伴们抬上了轰隆作响的货车,驶离了闭塞的小山村,走上了通往城市的路。从他们他们谈笑的话语中,我知晓了这是祖国的”一五计划“使然。于是,怀着对祖国无限憧憬的想象,我来到了梦寐以求的城市。只是,刚刚起步的工业并没有给祖国带来许多的繁华。而我们的到来就是用自己天然的材料装点祖国,建设祖国。我们和祖国的成长,便从此浑然一体,不可分割。
1979年2月4日 和煦
曾经的废石——我被雕刻成了一块台阶,几经辗转,我有幸到祖国的疆域游览。 绿水穿过一排排红瓦白墙,摇曳着漂浮的碎花残红,映衬着摇荡的蓝天薄云,随同阵阵摇橹声流淌;撑着油纸伞的女子,蓦然回眸,轻轻一笑,暗香弥漫;劲风吹过碧绿的白桦林,陪伴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土壤的香气荡漾在田野里;劳动的声音在空气里欢喜地跳跃,夹杂马儿奔跑时串铃的声响。天高云淡的东北,小桥流水的江南,我看到那里怎样艰难地改造着曾经的落后,又是怎样把一个新的世界坚实地建造在神州大地上。来来往往的行人热切讨论着”改革开放“,积淀的智慧告诉我,新的生活将要到来。
2010年6月30日 希望
时光这样匆匆,我微笑着面对朵朵棉花般的白云,身边是上海的世博园。我做了世博馆中一块平凡的台阶,满足地目睹着熙熙攘攘的人群,他们慕名来到这个日渐崛起的繁华大都市,来到日渐崛起的祖国。我看到充满着古色古香,涂抹着亮丽色彩的中国馆,我看到整齐排布的世博轴,我看到阳光下一盆盆的小花茁壮成长,我看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看到这般景象时的震惊。洋溢着青春活力的志愿者热情地向游客介绍着场馆的地形设计理念,尽管烈日炎炎,他们仍保持着灿若桃花的笑脸。这是新的起点,祖国新的希望。
从黄河源头走来的智者,继承了黄河水流的桀骜和狂放,用激情点燃一簇洞穿时空的火焰,光芒神圣!我既然是一块平平凡凡的大理石,不妨就安安心心地作祖国成长的垫脚石,陪伴他一点一点地共同成长。
教师点评:小作者用童话的体裁,日记体的形式,通过一块大理石的经历见证的祖国的成长,而且开头结尾语言生动活泼,耐人寻味,有很丰富的想象力,构思新颖,好!
河南省濮阳市实验中学初四(4)班 王静宇 辅导教师:李茹
你们可曾看到过太阳跳出东海的碧波,亦或是帕米尔高原上的群星闪烁?你们可曾品尝过龙井的清香,茅台的醇美?你们可曾听到过战国编钟奏出的古曲,改革开放谱写的新歌?
如果没有,那么,请来感受模拟空间中的中国。
2000年,随着一声啼哭,我降临在一座古色古香的小镇上。妈妈后来给我说过,叔叔是用镇上仅有的一个电话给在外地出差的爸爸打了电话,爸爸听到这个消息,高兴得第二天就急急忙忙赶来了。
对,在那时,手机对于我们来说,就是一个奢侈物。镇上的百户人家,对外联系都只靠着支书家里的那仅有的一部电话。记得我刚记事的时候,爸爸就经常在外工作。每次他回来之前,都会给家里打一个电话。而这也是我最开心的事,每天都期盼着能接到爸爸的电话,然后乐颠颠地跑到支书家接爸爸的电话。“妞妞想吃什么,爸爸回家给你带。”“火炬雪糕。”这是我每次都不假思索的回答。“好。”儿时的火炬雪糕,使我对“甜”最初的感知。而一次又一次的电话,是我最初的记忆。
后来,爸爸在过年的时候,突然带过来了一只手机。在现在看来,那时的手机真的很笨拙,又很难看,可是,毕竟是那个年代,我们家的人都很高兴,因为这是镇上的第一只手机。爷爷高兴后又有些埋怨爸爸:“钱不攒着,买什么手机啊?”“这不好跟你们联系吗。”爷爷听到后不说话了。
四岁的时候,我们搬到了城里。那时,爸爸也给妈妈买了一部手机,是翻盖的银色手机,很小巧。这手机只能打电话发个短信,可我妈妈见到后仍然爱不释手,到哪儿都会带着它。
我上了小学后,妈妈换了一部平板手机,不用翻盖了,也增添了很多功能——闹钟,日历,游戏……而我,每天都会拿着妈妈的手机,摸索来摸索去,大都打开数独游戏,不亦乐乎地玩着。
2010年,哥哥上了大学,有了他的第一部手机。摩托罗拉牌的,黑色的盖子,金色的镶边,那是我见过的最好看的手机——当然,仅限于当时。每隔几天哥哥都会给家里打一个电话。而我对哥哥的想念,就在这手机的两头,在电磁波传来的哥哥的声音里,稍微有所减缓。
近几年,时代日新月异,而我们家的手机也更迭地越来越快。就在我上初中的那一年,爸爸妈妈都换了智能手机。2012年的暑假,哥哥也换了iphone4s,惹得我天天抱着他的手机,下载各种各样的游戏,从早玩到晚,最后差点带上近视镜。
时间没有就此停止,家里的人都在换一个又一个的手机,尤其是哥哥,在他的手里,总能隔一段时间,就能看到不一样的最新款手机。要不我总是调侃,谁想买手机,就找我哥哥,错不了!
时间是一匹白马,带着我一直向前奔跑。而我的成长历程历程,也见证了祖国的成长。手机,就是祖国的缩影。在这个模拟的空间里,我依稀看到了未来,祖国屹立于世界之林,成为光速成长的国家!
教师点评:小作者通过一家人手机的不断变换,写出了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切入点小,构思新颖,内容充实,好!
河南省濮阳市实验中学初四(3)班 程志颖 辅导教师:李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