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中考作文 > 中考话题作文 >

玲作文

2016-12-11 
玲昨天参加玲父亲的葬礼,玲哀伤的眼神中充满了孤寂和落寞;一路的陪同,透过玲纤瘦、柔弱的背影,我看到了玲的

昨天参加玲父亲的葬礼,玲哀伤的眼神中充满了孤寂和落寞;一路的陪同,透过玲纤瘦、柔弱的背影,我看到了玲的干练和成熟,岁月的磨砺让玲多了份成熟的韵味。与玲相识缘于88年入校时分铺的尴尬,一个胆小、恐高,一个视力不佳,下铺的“二选一”让我俩掉下了金豆子。日历翻过二十六个年头,我俩的关系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积累、沉淀,由同学、同事升级为姐妹般的挚友。忆往昔,峥嵘岁月,生活给玲的额头刻上了印记,磨砺浸染了玲的华发,望着玲的背影,二十六年间相处的点滴浮现在眼前……

曾记得玲初入校门时的幼稚。作为家中老小的玲进入校门连最基本的衣食住行都不能独立,打饭要人陪、值日要人陪、打水要人陪、上厕所要人陪,就连校舍之间的两点一线也必须有人陪同,那时梅是玲的首选,私下里我们常调侃梅上辈子欠她的,现如今不得不与玲如影随形。

曾记得玲参加工作时的单纯。那时单位生活福利特别好,每月都有物质补贴,鸡鸭鱼肉、水果、米面油蛋……作为单身的玲每每将这些东东提回家时都是由梅帮忙。记得一次公交车特别拥挤,梅提着两人份的东西挤上了公交车,下车后才发现弄丢了玲,无奈的梅只好将东东送至玲的家中,后来,玲还一个劲地埋怨梅挤车时没照顾好自己,害她没挤上车。

曾记得玲恋爱时的懵懂。“两个人谈得来就行”曾是我们那个年代的恋爱标准,玲的单纯、善良博得同事赵姐的好感,将玲介绍给远在西安工作的弟弟,两个“老幺”成一家?玲能适应婚后的两地分居吗?玲能独自撑起一个家吗?当时我们几个好姐妹都暗暗为玲捏着一把汗。然,玲的果断与选择让我们“叹为观止”,把那份牵挂和担忧化作了期望与渴盼——期望婚姻能让玲成熟起来,渴望独立后的玲能坦然面对。

生活是无言的老师,婚姻让玲变得成熟而具有韵味。初婚时的二人世界还好说,父母家蹭一顿,大姑姐家帮帮厨,再加上朋友聚会,小俩口的日子充实而幸福。1996年,随着儿子的问世,家里家外平添了许多生活琐事,玲心疼年迈的母亲,总想多替替老人家,工作、家庭两头兼顾让玲愈发地瘦弱,玲咬牙坚持着。儿子稍大一些,公婆搬来同住,从小娇生惯养的玲在做好妻子和母亲的同时,又开始学习如何做个好儿媳,公公生病,玲嘘寒问暖,与保姆一起喂饭、擦拭,帮公公锻炼、康复。公公去世后玲怕婆婆孤独,每年春节都邀家住东北的大姑姐一家来濮过年,年货的准备、新衣的购置、房屋的保洁对玲而言早已不在话下。“大姑姐回来一次不容易,为了让她多陪陪我婆婆,现在一桌丰盛的饭菜根本难不倒我……”说起做饭,玲如数家珍。

社会是最大的课堂,阅历让玲变得包容而友善。工作初期,玲在配电室倒班,她的任性和固执曾令同事哭笑不得,大家都知道她并没恶意,凡事都由着她、让着她,后来,玲调到业务员岗位工作,岗位的变动、社交范围的不同让玲逐渐成熟起来,遇事想一想,凡事让三分,玲的友善和包容在总厂小有名气。去年施行重点岗位人员交流,起初,玲不舍得离开工作了二十多年的单位和同事,与我商量。“如果舍不得你们单位,你就调换到维修岗位;如果舍不得你的岗位,就要敢于挑战自我……”记的玲当时气我不给意见,说了等于没说。去年九月份,玲还是服从总厂安排到新的单位报到。刚刚适应了工作和环境的玲突然遭遇父亲住院,大哥大嫂远在江汉油田工作,二哥一人实在忙不过来,玲毅然决然地与二哥承担起照顾父亲的重任。年迈的婆婆需要照顾、临近高考的儿子需要关心、老母亲的生活起居记挂在心,手头还有没完没了的繁杂琐事,哪件都关乎着职工的利益……玲的心被分成了几份。家、医院、单位,玲往返穿梭,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父亲生病碾转于六个病房科室,转科、检查、治疗、康复、锻炼、喂饭、擦拭……虽然有丈夫的帮忙,但每件琐事玲都是亲力亲为,她担心护工不精心,更担心二哥伺候的不到位,老父亲住院四个多月愣是没长一点褥疮。面对老人的仙逝,大哥的一席话让在座的人感动“都说养儿防老,我父亲养了两个儿子,到最后竟然不如一个女儿孝顺,我小妹辛苦了。”

自认为了解玲的我目睹了葬礼的整个过程后不免对玲肃然起敬,从参加吊唁的亲朋好友中我感悟到玲的为人与亲和;从哥嫂的言谢中我感悟到玲的孝心与感恩;从孩子的眼泪中我感悟到玲的付出与教养。愿玲早日走出悲痛的阴影,愿玲的后半生多些幸福和快乐!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