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六五高效课堂”教学下的群文阅读
“三六五高效课堂”指的是“三维六度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
三维:就是在新课标大纲中制定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基础上围绕学生的兴趣、习惯和能力而制定教学目标的进一步深入。
六度包括:1、教学目标的适切度。(即避免教学中的不及与过度,已达到适度的目的)2、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即提倡学生要全员参与,全面参与的方针)3、学习方式的自主度。(即要求老师要敢于放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4、小组合作的有效度。(即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取适度的合作学习方式。)5、练习设计的层级度。(即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层面的作业,让不同程度的孩子都能品尝到“跳跳就能吃到桃子的”成功感。) 6、拓展延伸的合适度。(即抓住和文本联系密切的课外阅读,对学生进行适度的拓展延伸,使学生在学习、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更进一层。)
五环节包括:1、预习探究环节。2、交流展示环节。3、交流展示中的质疑、释疑环节。4、主题基础训练环节。5、拓展延伸环节。
学校提出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主旨就是为了提高课堂的“自主、高效”,避免教学中走一些不必要的弯路,费神费时。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教育教学方针。作为老师,为了适应新的课堂模式,提高教学教学效果,课堂上我们主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成分增多了,一些不必要的繁琐讲解减少了;学生自主读书、背诵、积累的时间增加了,而一问一答式的课堂提问减少了。通过让学生小组合作,并在合作中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真真切切让孩子们体验到了合作学习的快乐与成功。小组合作,人人参与,学生在知识与游戏的交替中,学得兴趣盎然。
课文学习,以读为本,在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积累,更加符合新大纲要求的精讲多读、多练、多积累的宗旨。
在教学《盘古开天地》这节课时,为了让学生讲好这个神话故事,我把重点放在了老师教给学生讲故事的方法上,然后让学生通过自练自讲,小组互讲、互提建议、全班交流展示等环节进行自主、高效学习。
上课伊始,我先给学生展示了吴卓然同学写的题目——《盘古开天地》,并表扬她写得认真、漂亮。这一环节主要是为了督促全班孩子都能积极练字,写好字,争当老师的板书小助手。
接着让学生听记上节课易错的4个生字词,并通过让小组互改互评,进行互帮互助,互相促进。
在指导学生讲故事之前,我首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昨天预习的短文内容,即短文为我们介绍了几种根据课文讲故事的方法,然后请学生回答。在了解的4种根据课文讲故事的方法后,我说:“这些讲故事的小妙招,如果我们能够灵活运用,就一定能把故事讲好。”
接着我便指导学生利用不同的方法练习讲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如:故事的“起因”和“结尾”部分,我指导学生用说话的语气讲,加上老师的示范作用,告知学生:讲故事的时候除了用说话的语气来讲,有的地方还可以讲上一、两个语气词,如:很久很久以前哪!这样就会把故事讲得更生动,更吸引人,这样学生很容易就讲好了这两部分。
再如“经过部分”,也是故事中最精彩的内容,我引导学生运用抓关键词语、结合课文插图,想象故事画面等方法讲故事,还可以加上动作、表情。另外,我还通过让小组互相讲、提建议、全班展示、评价的方法,促进孩子讲故事的激情与兴趣。
接着,在讲述整个故事的时候,我又指导学生运用第四种讲故事的方法——即根据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讲故事。为了体现学生学习的层级度,我又让三人小组在组长的主持下,合理分工,可以将一部分,可以选较难的一部分讲等,三人配合着把整个故事讲下来,
最后,我又进行了拓展,让学生在预习《神笔马良》一课的基础上能够运用以上学到的讲故事的方法,讲述自己认为神奇的地方。由于有了以上的练习,学生说起来兴致盎然。
整节课,老师寥寥无几的话语,引导学生在自主读、悟、讲的过程中加深了文本的理解,积累了语言,并内化成了自己的感受,真正做到了简约而高效。而学生在这种学习过程中兴致盎然,达到了极佳的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