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奖励”
儿子早上背背宋词,上午自学数学实数部分,自认为表现不错(的确也不错),便“死皮赖脸”地要我奖励他。
“奖励什么?你说!”我说道。
“奖励我看一集百家讲坛的《永乐大帝》和一期《军事秘档之便携式武器》。”
了解历史和军事,没什么不好。我慷慨地说:“可以!这也算不上奖励啊!”
“您说的这不算哈!那您就奖励我下午去书店看一下午书!”这家伙“得寸进尺”。呵呵!其实,这也算不上奖励。
“行!成交!”我说。
皆大欢喜。
中午儿子“饱饱”地睡了一觉,快三点了我们才出门。出门才发现,三点的阳光依然很毒。去书店的路上,我们竟出了不少汗。
进了书店,凉气袭来,顿时舒服多了。一进书店,儿子就像鱼儿见到了水,一头扎了进去。他找了本《漫话法国》,一屁股坐在地上就看起来。《漫话美国》、《漫话日本》…..这一系列的书对他很具吸引力呢!
我也去找自己喜欢的书看,朱自清的散文美得让人忘记这酷暑的炎热,毕淑敏的《心灵百合》也让我爱不释卷。站累了,蹲一会。蹲得腿脚麻木了,轻轻地踱一踱。直看得眼睛酸涩。放下书,去找找儿子。这家伙还未挪窝,在那里看得正投入。
赖在书店看书,我心里总有点“窃读”、“蹭读”的忐忑。催儿子走,他头也不抬,挥挥手说:“别捣乱!看自己的书去!这才几点啊?你答应奖励我一下午的!”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在书店继续泡吧!又翻翻沈石溪的动物小说,杨红樱的校园小说。这时,全套的《明朝那些事儿》“哗啦”一下映入眼帘。前五卷我早就有了,第六、七两本问了几个地方人家都是成套地卖。见到此书倍感亲切。
不觉时光飞逝,书店快要关门了。儿子这才意犹未尽地放下书。按照惯例,他可以挑一本书,我付钱。这份权利儿子从不肯轻易放弃。
我告诉他有《明朝那些事儿》六、七,他立即拍板:“买!”我的手里拿着的还有《埃米尔捕盗记》、《宋词百首》,我要多买儿子自然不反对。
这小子变本加厉又拿了两本——《幻想家》和《顽皮仔东东》。我说:“这也太幼稚了吧!”“保持一颗童心!”他满脸堆笑,让我不忍拒绝。
就这样花掉不少银子,只换得儿子的“谢谢老妈!谢谢老妈!”
儿子拎着沉甸甸的书满心欢喜地出了书店,这时才觉得饥肠辘辘。我们干脆就在门口吃碗凉皮。
往家走时,暮色已浓,华灯初上。我说:“儿子,今天奖励你去书店,我的损失不小啊!腰包瘪了,现在还头晕眼花啊!”
“啊~!今天看的真过瘾!”儿子很开心地抒情。
“饱饱地看了一回!”我打趣道。
“老妈,您今晚奖励我睡晚一点吧!”
“啊?!还要奖励啊?干嘛?”
“看书啊!”儿子扬扬手中的书,“这么好看的书,不看的话,怎么睡得着啊?”说着他狡黠地挤挤眼。
如此“奖励”,累并快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