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们杏坛网研社的庆典,更是我生命中的庆典。
早上七点我和诗云坐火车从新乡到鹤壁,晚上七点我和诗云又从鹤壁重返新乡,连续两天的奔波自然辛苦,但是我们却是如此的快乐和幸福。奔波,只为我们杏坛网研社的第二届公益年会,只为老友新友相聚的惊喜和彼此浅浅的拥抱,只为互相传递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只为瞻彼鹤壁——寻找和发现未知的自己。
庆典—— 我看到了“相同”
8月22-24日这三天里,鹤壁兰苑中学五楼多媒体大厅都是座无虚席。来自鹤壁市不同学校的老师们都在认真聆听我们杏坛网研社的老师带来的精彩汇报。从第一天姬豪杰老师的《问题学生——挑战老班智慧》到第三天管亮云老师的TED演讲《心向大海,春天永在》,我们感动每位老师的拔节生长,我们点赞每位老师成长路上的精彩与出彩。我们团队的每个人都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但我们都一直在追求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的生命姿态。
最让我感动的就是张凤娥老师。未成谋面之前我们就一直合作并负责网研社每月15号的话题研讨,我一直把她当做小妹妹,没想到她却是最大的姐姐。在她的演讲中她多次提到自己是老树逢春,她走上阅读之路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她却是最用心用情的一位大姐,正如她演讲的题目《老树逢春春意浓》。读书,永远不晚!
在这里我遇见到了“相同”的自己。很长时间,我都感叹在阅读的路上我们能一起行走的人不多;很长时间,我总是以“孤芳自赏”来定义我的阅读之路。可是,在这个盛大的庆典上,我才发现在阅读之路上的我一点都不孤单,原来大家早已经行走在阅读的路上,和他们相比,我只是一粒微尘。人生最大的幸福是什么?于我,幸福是能和一群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热爱教育,热爱读书的人一起行走,追求张爱敏老师讲给我们的《过一种诗意栖居的教育生活》。
庆典——我寻到了“大家”
在这三天的庆典中,我都在认真地聆听着“大家们”的讲座,他们是一群放下名利后而又特执着于教育的人。姬豪杰老师给我们讲如何善待并管理好问题学生;郭力众老师教我们用自我信息来和学生学习沟通;张萍老师告诉我们用故事来做教育是多么美;朱春雷老师告诫我们健康是一种责任;吕娟老师用不同的古诗来诠释成长的意义;杨诗云老师的《孩子们,慢慢来》让我们再次感悟教育是慢的艺术;汪重阳老师另辟蹊径诠释了年会的主题,让我们耳目一新;郝海峰老师的《平凡的坚守简单的幸福》正能量满满;高金萍老师用生动的语言再次向我们证明《付出了,收获就不会缺席》;孙永芳老师指导我们《让专业写作引领专业成长》;杨风利老师的《争做坚持读写的代言人》让我们感受到了读写的力量;管亮云老师用自己的读写证明了《心向大海,春天才会永在》。
而在这些优秀的“大家们”中,有一个“大家”备受大家的瞩目和追捧,他就是我们杏坛网研社的社长焦兵书先生。他低调但人却非常亲切和善,虽然我是第一次和他见面,但却感觉他像兄长一样亲切。作为杏坛的社长,他不忘督促我们每个人去学习,他总是欣赏和信任我们每一个人,他会给我们每一个人搭建适合自己的平台……在这样的团队里,有这样一位热爱教育,热衷公益的领头人,我们又怎能不优秀!
我寻到了!这是“家”的感觉,在这个大家庭里的每一个人都是这样的优秀,我倍感幸福和骄傲!和优秀的大家在一起,我感受同行的力量,同行的温暖。路,没有尽头,而我们会一直行走在路上。
庆典——我发现了“自己”
第一次见到闫付庆老师,我发现他的眼睛很清澈,给人一种干净和平和。我拜读过他很多文章,我感动他“放下”后对教育的另一种执着。
最初报名参加年会的时候,我是胆怯的,闫老师却说我是最棒的,并鼓励我大胆挑战自己。当我完成《阅读,人生最美的底色》的汇报时,台下的老师给了我最热烈的掌声,并加我的微信向我积极探讨关于阅读方面的话题。
如果说我以前读的只是书,那么,现在我更多的是读人,读自己。好多年,很多次,我都一直被名利所牵绊,在名利场中逐渐迷失了方向也忘记了初心。而现在,我终于明白和理解了教育的真谛,终于找到了自己要前行的方向,寻找并发现了那个未知的自己。
以后的我必将是快乐的,就如我经常告诉孩子们的那句“我们要学习洒水车,一边工作一边唱歌”;以后的我依然会把阅读进行到底,用阅读为更多的孩子挖一方池塘;以后的我肯定也会坚持写作,用指尖上的键盘敲下我的心灵感悟和教育教学心得;以后的我还会热衷搞课题研究;以后的我会带着孩子们做一朵蒲公英把希望和爱撒播……我不知道以后的我到底如何,但我敢肯定以后的我必定完全不同于现在的我。
三天的公益讲座结束了,听课的老师纷纷给我们点赞和留言,越来越多的同仁加入了我们杏坛网研社,他们愿意和我们一起学习,一起进步,一块成长!这就是年会的意义,这就是庆典的升华!
是的!瞻彼鹤壁——每个人都会寻找和发现未知的自己,并重新审视和定位自己的方向!是的!正如汪重阳老师诗中那句“杏坛今有累累果,鹤壁齐飘丰收香。各显风采展智慧,众人赞叹因成长。”感谢年会,感谢我们生命中的庆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