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中考作文 > 中考话题作文 >

遭遇“叫家长”事件作文

2016-10-30 
遭遇“叫家长”事件韩素静7月4日上午,接到儿子的电话。原来,他带手机被老师发现,需要“叫家长”。“叫家长”?这个有

遭遇“叫家长”事件

韩素静

7月4日上午,接到儿子的电话。原来,他带手机被老师发现,需要“叫家长”。

“叫家长”?这个有着特定意义的词语,多少年不用在儿子身上了?似乎上次“叫家长”还是小学因为字体过于潦草而被叫的家长。这次,儿子用手机做什么了,以至于老师让叫家长呢?

在我家,我们都没有视网络或手机为洪水猛兽,网络和手机的出现是时代的进步,是科技的发展,我们不能带着孩子躲在时代的后面。不知是否跟这种开放接纳的态度有关,儿子倒也没有太多的网络依赖,网络,只是他了解世界的一个渠道而已。尽管我家是这样,但,作为一个有着性格爱好迥异的班集体,有一个整体要求也很正常,就比如在儿子班里,班级就规定不能带手机。对于这点,我也很能理解,教室,是学习的场所,作为自控能力较弱的孩子,没有必要让网络随时就在自己身边。现在,儿子拿手机违反了班规,那我就只有被“叫”了过去。

儿子说,当老师让他打电话叫家长时,他最先拨打的是爸爸的电话,尽管爸爸单位距离学校远得多。可惜的是,爸爸正忙,拒绝了他,他只有给我拨打。问他为什么开始时选择距离远的多的爸爸,他说是怕我拒绝。没想到,结果竟然完全相反:爸爸拒绝了,而我则答应了。其实,接到他的电话,我也不高兴,但我更想去看看到底怎么回事,了解一下老师怎么处理这样的事情、怎样对待家长,从这点上来说,这也是一次很难得的机会。

到学校,本能地先到儿子所在的教室前,隔着窗户打探。但打探一番,还是没有发现儿子。问窗户边的小女孩,小女孩张望一番后告诉我:他在老师办公室。

晕,这个地方,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走到老师办公室,看到儿子正中规中距地站在老师面前。我敲门进入,还好,老师的脸色还不太难看,并示意我坐下。当时老师正在给儿子讲道理,讲的是手机容易分散精力,儿子不能考好一次就翘尾巴等。当时,我非常想知道的是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是上课不听讲用手机发短信了?还是上网玩游戏了?后来,看老师的话语停下来,我连忙问发生了什么事,老师解释说:上课时,他发现儿子的精力不集中,一会儿抬头一会儿低头的,于是他故意到外面转一圈,其实是在麻痹儿子,他是去外面观察了。果然,他看到儿子拿出了手机,于是,他一个箭步……

呵呵呵,那一瞬间,我忽然想到一句话:再狡猾的狐狸也斗不过老谋深算的猎手。

老师说完,我便询问儿子。儿子解释说:这两天天阴沉得厉害,他怕下雨时爸爸妈妈不方便跟他联系,所以就带手机来了。上课时,他把手机放在桌子旁边的暖气片上,课堂上,他抬头低头时并不是在看手机,而是开了小差,后来,老师出去了,他好像不自觉地就想拿起放在暖气片上的手机,随手拨拉了一下,这时,老师便看到了……

哦,原来事情是这样的。我莫名地相信儿子不会讲假话,至此,事件的梗概我已明了,在我眼里,这也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所以,我既不附和着老师批评儿子,也不想解释什么为儿子开脱。只是给老师介绍说这部手机很旧,根本联络不上网络,只能接打电话。(关于他还有一部上网的手机的情况,我没有告诉老师)最后,老师询问儿子怎么处理手机,儿子想想,建议交给妈妈保管。老师却提出另外两个建议:一是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把手机砸掉;二是放老师办公室让老师保管,直到高三毕业。

我仍然不语,看着儿子做选择,所有的事情,似乎都和我无关,我也没有什么建议,该让他做选择就让他做选择,他怎么选择我都没意见。想了想,他选择了第二:让老师暂时保管手机。

恩,这个选择我赞成,如果是我,我也会这样选。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砸掉,多没面子啊!

听他这样选择,老师一边笑着说孩子节俭,一边开抽屉把用纸包裹起来的手机锁了进去。稍停,儿子又提出手机还定有闹钟,他需要把闹钟取消,避免到时候打扰老师。于是,老师又打开抽屉,把手机递给了他。最初,我也以为他再取消闹钟,后来他才告诉我,其实,他一边取消闹钟,一边又在手机上做了手脚,具体什么手脚,现在还暂时不能告诉你。

到这个环节,因手机引发的事件似乎已经处理完毕,于是我便向老师询问儿子平时的表现,老师说:“爱踢球爱运动,自习课爱抬头。”有了第二点,我便知道,在老师眼里,第一点也是错误和不足。之后,老师理所当然地紧呈着缺点进行了一番教育,无非是要抛弃爱好,要以学习为快乐……

整个过程,我只需要听,因为老师没有询问我的意见,我无需说出自己的观点。其实,如果老师询问我对体育运动的看法的话,我会表示赞成,但需要把握好度。据科学测验,脑力劳累之后最好的休息方式是体育运动,但老师没有询问我的意见,我也没有解释。让一个人改变他最初的看法,应该是件很难的事情。所以,我且保留自己的看法而已。

儿子去上课了。我又向老师询问儿子的具体情况,老师也没有说什么不足。我趁机介绍了一下儿子在家里的情况:例如,晚上回家后积极主动地学习啊,爸爸妈妈陪着也一点不反对啊,学习具有计划性和规划性,早早地就把下一轮要学习的资料准备到手了等等。听我说这些,老师也夸奖了儿子几句说:现在比以前踏实多了;比较单纯,犯点错误就非常害怕了等。那一刻,我又很遗憾:这些夸奖的话,为什么不当着儿子的面说?要是当着儿子的面说,受到了老师的肯定和表扬,他也应该很高兴吧?

老师夸奖完毕,我便告辞。出了门,在儿子教室门口站站,儿子看到我,给我摆摆手,示意我离开。我刚走几步,儿子又追了过来,说要送送我。他问我他走后老师说了什么,我说老师夸了他,说他学习踏实了很多,说他正在展示自己的潜力,说他单纯……听我这样说,儿子很吃惊 他说:“我以为我在老师的眼里都是缺点呢!”看起来,做老师的,首先要想到的是孩子的优点,而不仅仅是寻找孩子的缺点。接下来,我又问他,手机放老师那里了,下一步怎么办?他说,爸爸不是有部退休的手机吗,我用就可以了呗。恩,这个方法也行,现在社会里,没有手机,确实是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儿子把我送到大门外,看我上了出租车。其中,当走到车棚处时,儿子还告诉了我和这个地方有关的另外一个秘密,我笑了,他也笑了!有个分享秘密的人,真的很好!我相信,那个秘密,已经不再把他压得学不下习。

总结一下,因为一个手机,我共花去一个小时,面的费12元(这12元钱,儿子最后支付给了我10元,就是这样,为他的事付出的,他理所当然应该支付,他要为自己的行为买单)。关于手机的事,老师既没有询问我对于儿子带手机的看法,也没有征询我对手机处理的态度,也没有询问儿子在家对手机的依赖程度,我去了,和不去一样,原来,我只是老师批评儿子的一个道具,
证明这个事件很重要,家长需要到场。关于手机被没收,儿子已经找好的代替品,我也表示赞同。

现在回想一下我作为一个家长参与整个过程的感受:第一,我支持班级不带手机的规定,但是,对于偶尔带手机的孩子是否就必须叫家长来学校的做法,我认为值得商榷;第二,既然决定叫家长,家长就不能只当听众,老师要征询家长对事情的看法以及对处理意见的看法,以便达成共识;第三,尽管老师恨铁不成钢,但做老师的,眼中既要有孩子的缺点,更要有孩子的优点,并且要多表扬孩子的优点,尤其是在家长面前,让家长有信心,也激发孩子内心的力量——内心的力量是最不可忽视的力量!

敲打这些字的时候,我又在想:对和错的标准是什么?一件事情,该怎么区分对和错呢?当心态开放的时候,是否,结果竟然可以轮回和扭转?

热点排行